洪建萍,吴文治,程 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公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点缀城市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座雕塑的建成都是一段故事,都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外滩作为中西方文化荟萃的聚集地,对探索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历史和变迁、塑造上海城市形象、传播中西方文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充斥着太多绚丽多彩的故事。但早在上海开埠前,上海并未像现在如此繁华。上海设县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到了明代中叶,上海因背靠长江、东海,交通便利,形成海运频繁之势,由此也带来县城商业的日趋兴盛。市面一大,人气即旺,渐渐地,这里的街道开始铺上了碎石子,以方便路人来往行走,商店规模也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一个滨海城市。上海也凭借“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成为重要的港口。港口附近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滩涂,由于纤夫常年在滩涂附近营生,所以在滩涂上留下印迹,而这印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成了“纤道”。在流经上海最大的河流——黄浦江上,时常有舢板游动的身影。芦苇、纤夫的身影、纤道、黄浦江上游动的舢板便形成了上海开埠前的滩涂景观(如图1所示)。
图1 开埠前的外滩景观
自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这座城市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了外商趋之若鹜的一块宝地。起初,外商想在上海城内寻找房屋驻足,但当地居民不愿将房屋买卖,于是外商转眼投向黄浦江滩涂,也正是因为这一目光的转变,使得黄浦江滩涂的形象逐渐转变为“外滩”(今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各国在此设立租界(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等),外商们在这里建造异国风格的建筑,这一举措为外滩带来了康白拉都式、复古主义、新古典主义、仿复古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这些西式风格的建筑不同于传统的中式建筑,使得近代时期的上海外滩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雕塑历来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当时展现各个国家风格的一种途径,成为了缅怀外国人士的一种信仰物。口岸、船只、河流、建筑和雕塑等因素构成了近代上海外滩街景。
外滩虽属于上海,但是两者却隔着一道城墙,起初这道城墙是为抵御倭寇建造,而后又因要与外滩连接而拆除。城墙拆除后,上海又借由外滩之势迅速发展。由于外滩有许多外资机构驻扎,这些外资机构不仅开展对中国的贸易,同时也开展对世界的贸易,使得上海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但也因此使彼时的外滩呈现出殖民主义色彩。正是因为上海具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外来者更加看中这个城市,首先占夺的地方便是外滩。外滩在经历了小刀会起义、太平军叛乱、“一·二八”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许多建筑物和雕塑受到了损坏。直至新中国成立,才开始修复工作。虽然,外滩现如今呈现的多是异国风采的建筑,但却为上海这座城市提供了历史佐证。也正是因为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外滩因此被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外滩从“荒野芦滩”转变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不仅仅是外貌的改变,同时也是上海外滩建筑、雕塑、文化的历史变迁(如图2所示)。
目前,对于上海外滩雕塑的研究著作主要有张海平、刘兴山的《上海外滩公共雕塑发展》和刘兴山的《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前者主要是对上海外滩雕塑发展的一个梳理,将外滩雕塑的发展分为两个繁荣时期:1861-1943年为第一个繁荣时期,1992-2008年为第二个繁荣时期;而后者是对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做了具体的研究,并且将外滩雕塑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843-1941年为第一个时期,1943-1992年为第二个时期,1993-2008年为第三个时期。
本文主要研究外滩公共雕塑的变迁和上海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外滩雕塑历史的挖掘,将外滩雕塑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861-1940年为第一个时期,1941-1991年为第二个时期,1992年至今为第三个时期。所研究的外滩地段从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根据文献整理,按照雕塑建造的时间顺序将雕塑罗列在表1中。
表1 上海外滩公共雕塑名录
从表1可以看出:1943年以前的外滩公共雕塑大多是以国外雕塑为主,除了少数装饰雕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外,人物纪念像雕塑、纪念碑雕塑均带有西方文化气息;1992年以后,外滩公共雕塑所表现的主题、造型趋于多样化,并且传播的是国内城市文化形象。由此可见,外滩公共雕塑的变迁和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公共雕塑的变迁,使上海这座城市的形象更富有历史色彩。
上海开埠以后,洋人在外滩设立租界,建造了风格多样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给外滩的公共空间带来了崭新的面貌。1861-1943年期间的雕塑风格和这些建筑风格相呼应。这一时期的雕塑可以分为人物纪念像雕塑、建筑性雕塑和纪念碑雕塑。
纪念碑雕塑有《红石纪念碑》、《常胜纪念碑》、《马嘉里纪念碑》、《伊尔底斯纪念碑》(如图3所示)、《欧战纪念碑》(如图4所示)。《红石纪念碑》是第一座坐落于外滩的西方雕塑,是英国人为了纪念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中国官兵擒杀的英国人而建立的雕塑。《常胜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攻打太平军而牺牲的外籍军官而建立的雕塑。《马嘉里纪念碑》是上海的英国侨民为了纪念马嘉里而建立的雕塑。《伊尔底斯纪念碑》是德国人为纪念在中国黄海遇难的德国皇家海军而建立的雕塑。《欧战纪念碑》是英国人为纪念在欧战中从上海出发所牺牲的战士而建立的雕塑。
图3 伊尔底斯纪念碑
图4 欧战纪念碑
人物纪念像雕塑有《卜罗德铜像》、《巴夏礼铜像》(如图5所示)、《赫德铜像》(如图6所示)。《卜罗德铜像》是第一座坐落于外滩的西方人物纪念像雕塑,依旧是西方为纪念他国的人物而建立的雕塑。
图5 巴夏礼铜像
图6 赫德铜像
建筑性雕塑中除了中国银行的貔貅两座以及孔子周游列国浮雕一块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外,大部分的建筑性雕塑都带有西方文化特色。这一时期呈现的雕塑风格之所以带有西方殖民主义色彩,是因为在当时外滩成为了西方各国的租界,彼时的外滩公共雕塑所代表的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西方殖民者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他们作为胜利者的印记(如图7所示)。
图7 上海全景图1926年6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上海,上海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挑战,建筑和雕塑也受到了大面积的破坏。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的上海逐渐收回租界。因为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使得当时的政策不再关注于建筑和雕塑风格的转变,而是将重心放在了经济和政治修复。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惠及到上海,上海才再一次受到了关注。当时的上海人口密集度较高,东西方文化交融由于要带领周边其他城市发展,所以在1941年至1991年期间,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发展缓慢。
因上海城市经济导向需求,外滩空间1992年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改造。这次改造对外滩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从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步道、水岸对外滩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以提高外滩的防洪功能为主体,对外滩的堤岸做了整体提升,包括水岸高度的提升、绿化带的分割、道路功能的定位、休闲区域的划分等。这是出于城市功能的需要,因为外滩历史中有过多次河水漫延的经历。为了城市防洪的功能性需求,此次改造对堤岸设计了水箱加固和水岸提升的设计处理,以保证外滩空间的防洪安全。这次改造完全打破了外滩空间的审美关注视角,与以往地势平坦的展示空间相比,水岸的地势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雕塑的欣赏角度产生了阻碍,无法在江面上对雕塑造型进行直观地、全面地观赏,进而使观看视线被转移到外滩内侧的步道和休闲空间广场一带。
这一时期的雕塑主要有《浦江曲》、《浦江颂》、《顽强》、《上海儿女》、《陈毅像》、《浦江之光》、《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斗争风云浮雕》、《浦江潮》、《风·帆》和《外滩金融铜牛》等,如图8所示。这一时期的外滩公共雕塑不再具有西方文化气息,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我国的革命精神、上海城市形象和文化。
图8 上海外滩早期部分雕塑位置图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资源,城市形象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表现。公共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形象的标志。又因其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与所在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起到了美化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和创造城市公共环境的作用。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变迁也正是在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从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上海城市形象的演变。从第一座《红石纪念碑》雕塑到《外滩金融铜牛》雕塑,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变迁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县城走向“魔都”的过程。早期的外滩公共雕塑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其风格与当时矗立在外滩的万国建筑相得益彰,成为了外滩独特的一道风景,也给彼时的上海穿上了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外衣。也正是因为外滩的发展迅速,引来了他人的垂涎,继而发生了“一·二八”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事件。战争给上海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使得部分建筑物、雕塑均受到了损害,以至于1940年前的外滩公共雕塑很少保留下来。这时期的上海已不再呈现出光鲜亮丽的形象。自1992年外滩的大改造,使得外滩所呈现的公共空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这时期的公共雕塑形式多样化,不再代表西方文化特色,而是传播中国的革命精神和宣传上海城市文化形象。上海外滩公共雕塑从代表西方文化特色到传播中国城市文化特色的转变,以及展现主题的多样化,都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形象重新塑造的过程。
从“天使”到“公牛”指的是雕塑造型、主体和类型之间的转变。雕塑造型从人物转向动物,其背后的意义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天使”是指《欧战纪念碑》,是当时外滩规模最大的纪念碑。其以花岗石作为基础和基座,纪念碑的基座上是带有双翅的胜利女神铜像,有两个小天使分别在胜利女神铜像左右。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带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外滩金融铜牛》是由雕塑设计大师莫迪卡设计的,铜牛是活力的象征,虽然是由外国人设计,但表达的是外滩金融文化。外滩公共雕塑从“天使”到“公牛”,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不同时期的雕塑在主题和类型上各有春秋,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荟萃,也表现了上海由发展至繁荣的景象。在第一个时期(1861-1940年),上海外滩处于萌芽阶段,因那时的政治原因,外国列强均想在这块地方留下自己国家的印记。外国人首先从建筑着手,将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上海,使得外滩呈现了中西风格交融的景象。紧接着便是雕塑,由于这时期的上海外滩大多是外国人占有主导权,因而公共雕塑大多是宣扬外国文化、纪念外国英勇事迹。第二个时期(1941-1991年),由于战争使得上海这座城市的建筑和雕塑受到了损坏,因而外滩的公共空间处于恢复和缓慢发展阶段。第三个时期(1992年-至今),这时期的外滩恰逢改革开放,外滩空间发生了大改造,这促进了外滩雕塑在主题和类型上的转变,外滩雕塑的表达内容也逐渐反映上海文化气息。此时的外滩雕塑按照主题分为宣传革命精神、弘扬上海文化二大类。从“天使”到“公牛”,这不仅仅是外滩雕塑造型上的转变,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形象上的改变。外滩公共雕塑见证了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更迭,同时也代表了其背后权力的更迭。
在1861年至1940年期间建成的雕塑,大部分由外国亲手创造,且是从国外运到上海,外国人如此大费周章地把雕塑运到上海,既是纪念他们所牺牲的将士们,又想在上海这块土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证明外滩曾是他们的土地。从这一时期的公共雕塑所传播的文化可以看出,那时外滩公共空间的权力都外国人的手里在,并传播他国文化。随着租界的不断扩大,上海外滩形象带有浓郁的殖民主义色彩。外国人在宣传他们文化的同时,也在造型上区别各国之间的文化。例如,《伊尔蒂斯纪念碑》的形状是断裂的桅杆,并且将德国军旗和花环作为纪念碑的装饰物,这是属于德国的纪念碑,也隐喻了当时的上海政治环境。因为外滩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国列强均拿捏着上海的经济命脉,控制外滩的贸易发展和港口运输。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外滩才逐渐被收复回来,虽然外滩仍然呈现万国建筑群体,但它不再是他国宣扬权力象征的风景线。外滩公共空间也逐渐迎来它的春天,一座座带有东方文化特色的雕塑分别坐落于外滩各处。例如,《浦江潮》、《上海女儿》、《顽强》等一系列公共雕塑,都在宣扬着中国的红色革命精神和上海城市文化形象。外滩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变革,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从荒野芦滩转变为公共租界,从公共租界转变为上海外滩,每一阶段的外滩都在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形象的变化。
外滩公共雕塑经历了从“天使”到“公牛”近百年来的变迁,对上海开埠以后城市形象的重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滩建筑群、黄浦江、雕塑构成了外滩公共空间景观,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虽然早期的外滩公共雕塑并没能够保留下来,但是却留下了早期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成为了外滩的经典事迹。通过对外滩公共雕塑变迁的梳理,让我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而了解外滩公共雕塑的变迁,对了解上海城市的政治背景、经济因素和文化特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