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航图
(建平县气象局,辽宁 建平 122400)
一直以来,我国都明确的提出了要加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信息技术的提升,也促进了我国从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物联网技术是农业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联网技术有着广泛的运用,对农业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分析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运用具有着重要意义,提出对应的方案,为构建物联网和发展设施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谓的物联网属于信息传感设备,将红外感应器和全球定位系统巧妙地联系起来,按照之前约定的协议,巧妙的将物品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早期,物联网就已经在实际的生活中有运用,1990 年的可乐售卖机就运用了这项技术,现今,物联网开始大范围的运用在不同行业,在定位、跟踪以及导航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效用,实现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相关的会议中,明确的提出,要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物联网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了物联网的重点区域,包括智能物流、交通和电网等,希望能够借此更进一步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设施农业在大棚蔬菜的生长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某个层面上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含量,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其中引入农业气象物联网技术。
蔬菜大棚的农业气象物联网系统的构建,需要监测设施大棚中的空气、土壤温湿度、酸碱值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降水肥一体化的灌溉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对区域内的气象信息进行采集,严格的按照观测之后的数据制定完善的蔬菜种植方案,对此,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要对整个场区布置红外远程高清摄像机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借助云台控制功能对整个场区进行监控。采取无线局域网和视频压缩等技术全方位的覆盖,这样的安装较为简单,维护起来更加的方便。
系统主要是借助五险传感器,对农作物温室里土壤温湿度、光照等,进行采集,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分析的结果,开启或是关闭设备。同时,还要在温室环境里安置监控设备,对视频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借助最新的无线传感网、无线局域网等,实现大范围的覆盖,系统优势明显,安装简单,维护难度低等,用户直接使用电脑或者是手机就能及时跟近现场的情况。
对计算机、检测仪和温室环境检测仪的运行、控制和报警参数进行修改和存储,包括设备内部时钟、存储间隔等进行调整,确定温室里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分析相关的数据,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对生长环境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要对室外的气象环境加强检测,对设施农业的生产加强指导。气象环境监测参数具体包括了土壤温度、风速和封箱等,可以及时的跟进实时的气象参数,比如说,在了解了整个温室的风向之后,就可以巧妙的利用智能技术对温室开天窗的方向进行控制;出现雨雪天气之后,及时的关闭天窗等,要对温室的灌溉功能加以完善,要为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好的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智慧气象的提出,需要完善相应的技术装备,对设备的成本进行控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比较好,但是物联网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工艺水平比较落后,物联网的投入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农民的思想陈旧,不愿意耗费过多的精力在物联网的建设中,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一直都是处于较低水平。
农业气象物联网在蔬菜大棚中的运用,一部分资金是来自于国家和政府的拨款,建成后影响相对较大。很多地区对这个项目较为关注,专门设置了资金对进行物联网改造的农户进行补贴。但是农业物联网完成建设滞后,为了能够促进系统稳定和高效的运转,需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这样过程中,如果产品存在有问题,物联网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不能及时维修,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失,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因为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造成了设备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这个项目是由气象部门牵头的,多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农业气象物联网属于交叉性的学科,过程中需要几个部门之间紧密的配合,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技术水平。
农业气象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运用,大棚蔬菜的种植也开始从传统种植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但是过程中可能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气象物联网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未来有关部门要对这项工作加以关注,要形成健全的商业模式,更好的促进农业气象物联网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