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宁霞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天堂镇畜牧兽医站,贵州 印江 555203)
在养殖鸡群中,鸡球虫病最为常见,它属于一种原虫性疾病,主要以4~6 周龄的雏鸡作为宿主,会长期寄生于雏鸡肠道系统的黏膜细胞中。球虫病在鸡群中扩散较快,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染,形成大规模染病状况,严重阻碍林下养鸡规模化养殖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结果,患球虫病后鸡致死率将高达80%以上,因此它是危害林下养鸡经济效益的最大病害隐患。
印江县属于贫困县,近年来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专门开展了大规模林下生态养鸡工作,为全县脱贫致富发展开辟新道路。目前印江县国土面积为6.7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34 亩,林地面积2992.5 亩。近年来,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印江县依托自身地理优势,自2016 年开始投资130 万元专门成立了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业务,将其真正作为产业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印江县林下养鸡已经与当地畜禽养殖散户形成联动主线,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多要素内容,始终坚持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全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谋划“2+N”产业布局,这些都为印江县农业畜禽产业发展增添亮点,也让群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1]。
2019 年5 月,印江县某鸡场林下饲养土鸡1500 羽,由于连续降雨,5 天后有50 日龄雏鸡开始发病,主要观察到表现症状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大量排稀便(严重症状病鸡排血便)。进入第2、3天连续有病鸡死亡,5天后死亡雏鸡数量达到300羽。结合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诊断其为鸡球虫病。
根据养殖户描述,患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头部蜷缩、肌肉颤抖且闭目昏睡,外部羽毛相当粗乱。日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呈现逐渐消瘦状况,有稀便和血便排出,且双翅严重下垂,鸡冠与可视黏膜呈现苍白、贫血状况,不出5 日后倒地死亡。
对该养殖户的5 羽病危鸡以及5 羽病死鸡进行剖检对比分析,发现其病变部位均为肠道。它们的盲肠都呈现明显的肿大状态(相当于正常盲肠的5 倍之多)。肠腔部分则充满了凝固的暗红色血块,其盲肠上皮部位明显变厚,甚至出现严重糜烂问题,而小肠终中断则有扩张、增厚甚至是坏死的情况。上述描述说明病危鸡与病死鸡在病理症状表现方面一致。
在实验室对养殖户所提供的病死鸡进行球虫病实验检查。首先配置饱和盐水配合100mL 清水置于烧杯之中,在煮沸以后缓慢加入40g 食盐不停搅拌,当食盐不在溶解后冷却液体形成饱和盐水。
亦或者可采用虫卵检查方法,专门取新鲜鸡粪便50g,划分成10 份分别置于10 个烧杯之中,再加入功40mL 水配合玻璃棒进行轻轻均匀搅拌,再利用尼龙网进行过滤,最终提取10mL 滤液放入到试管中,在3000r/min 转速的离心器中转10分钟左右,最后采用胶头滴管取上清液,并加入饱和盐水适量混匀。专门取1 滴已混匀上清液放置于载玻片之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可发现椭圆形球虫卵囊。如果继续利用涂片检查,可发现球虫卵囊中的裂殖体与裂殖子。
根据上述诊断可以了解到,该养殖户的林下养殖土鸡所患病诊断确诊为鸡球虫病[2]。
印江县当地养殖户针对林下养鸡球虫病的治疗方法首先为科学合理处理病死鸡,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患病鸡集中堆积发酵,全面杀死球虫卵囊。
其次对患病鸡进行严格隔离、治疗,首次用药为在200kg水中加入100g 的磺胺类甲氧嘧啶钠,为患病鸡服用。然后每天在400kg 水中再加入100g 的磺胺类甲氧嘧啶钠,每天喂服两次,连续用7 天可以见到疗效。等待鸡群完全恢复食欲以后,在饲料选择添加适量维生素A 与维生素K3,这两种维生素可起到保护黏膜的良好作用。
再次针对养殖场中还未表现出症状的鸡群要进行及时转移,并将它们的鸡舍清理干净,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状态,在经过严格彻底消毒后,在鸡饲料中保证每千克加入球虫净大约70mg 左右进行预防,连续使用7 天。在该过程中,要强化饲养管理,密切关注鸡群状态变化,并做好粪便处理,确保鸡舍绝对干燥、清洁。
另外,选择晴朗且太阳日晒较强的时间对鸡场全场进行彻底消毒,包含对饲具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再暴晒晾干。同时注意保证鸡场饲料、饮水不被污染。
如果能遵照上述几点做法可保证5 天后鸡群症状基本趋于好转变化,患病鸡食欲基本恢复正常,5 天后可保证没有死亡病例[3]。
印江县在林下养鸡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患球虫病病危鸡与病死鸡,且在长期的球虫病应对过程中发现该疾病是会在一年四季发生的,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春夏季节,其发病率大约会上升40%左右。因此基于该情况必须强化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保证鸡粪便清理到位,且要及时消灭虫卵。同时在治病过程中要合理做好药物预防,保证用药用量准确,避免长期使用同类药导致患病鸡产生抗药性。基于上述要点,还需要对林下养鸡球虫病进行深度研究,研发其疫苗技术,强化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有效预防球虫病的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