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桢 杭州之江经济信息研究院
2018年,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9.5亿元,增长率为9.5%,连续两年超过GDP和三产增速,对GDP增长贡献达到44.7%。
1.以政策指导为手段,理清智能制造发展路径。2016年,深圳出台《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划定27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明确了深圳城市用地向工业倾斜的信号。2017年,印发《深圳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致力于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的新型载体。
2.以“龙头引千企”为抓手,优化产业链结构。据统计, 截至2018年,深圳已拥有中小企业196.7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6%,2018年创造的GDP约为11583亿元,占全市GDP的47.8%。“中心企业”的大企业发挥了规模集聚效应,并引领技术创新,“外围企业”的中小企业依托灵活特性,满足了市场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积累,深圳已基本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集硬件领域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于一体,“中心企业”与“外围企业”耦合共生的产业合作架构, 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运营效率,使得深圳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充满活力。
3.以自主创新为引领,预防制造业“产业空心化”。2018年,深圳研发经费的投入量已经占到GDP比重的4.2%,基本与以色列相当,且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达到1.96万件,在国内大中城市中连续十五年摘得桂冠。按照规划,到2020年,深圳新一批8个新兴产业集聚区预计总投资超1800亿元,产业规模超千亿目标的集聚区3个,超百亿目标2个,为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领区提供了强大支撑。
2019年,苏州GDP达9548.27亿元,排名江苏省第一位,领先第二的南京将近2800亿,发达的制造业体系支撑有力——第二产业占苏州经济总量比重近半,2013至年至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6年保持3万亿元以上,2018年苏州工业产值高达3.57万亿。
1.加强“制度保障”,为制造业“强基固魂”。近年来,苏州《关于实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四大行动计划的决定》等十多个政策文件,端出了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州又结合地方特色,系统性的制定“3+1”政策文件,打出了经济形势欠好大背景下助燃苏州发展引擎的重量级政策“组合拳”,紧扣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世界前沿科技,着眼于全球顶尖人才,分别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2.打造“政社企”推广模式,“苏州制造”变身“苏州智造”。即政府主要通过政策的发布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设,社会组织主要在服务方面优化支撑,企业则致力于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政社企合力以更加高的效能,全面推动产品向高端供给迈进。此外,苏州提出了“诊断免费、技改补贴、示范奖励、申报优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每年为超过300家的企业提供智能车间的免费诊断服务,全面深化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的“十百千万”工程,计划到2020年,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0家,全方位打造10大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夺“微笑曲线”两端。目前,苏州已形成数10个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平台和32个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重点聚焦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和集成应用。苏州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2.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武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快速实现了“换道超车”,2019年GDP达16223.21亿元,全国排名第八位。
1.依托城市科教基因,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截至2018年武汉拥有高校88所,居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人数位居全球第一,科教实力雄厚。在此基础上,武汉市通过一系列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科学、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包括“黄鹤英才计划”“海外人才回归计划”“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计划”等。构建多层孵化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已建成数百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具有孵化功能的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社区,为产业升级、规模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构建产业迭代体系,再造产业流程。构建了“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机更新的产业迭代体系,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一批龙头项目,超前布局一批前沿领域。推动创新型企业集聚共生产业流程由单一环节向全流程转变,从单一生产环节改造向设计、管理、营销、服务全流程再造转变,推动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将深化技术改造与要素整合相结合,从单个企业、单个项目的改造,向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转变,推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3.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产融对接新平台。通过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政策》等文件,从改进审批流程、推动集约用地、加大财政支持等方面,鼓励企业增加技改投资。推进产融对接,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题对接会”打造成为帮扶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将技改对接专题活动延伸到园区、企业,打造技改服务的武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