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加工

2020-07-12 07:21赵娟娟
科技视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书脊盖章编目

赵娟娟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 衡阳 421005)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后文简称图书馆)纸质图书加工是指图书馆采购的纸质图书在上架前所必需的一些处理操作。 包括盖章、贴条形码、编目数据录入和验收、打印索书号、贴索书号(书标)、贴索书号(书标)保护膜、贴磁条或芯片、转换芯片(标签)数据等步骤。这些工作对图书馆来说都不陌生,但由于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做指导,各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重复作业中仍有各种问题出现。

1 纸质图书加工常见问题和对策

1.1 图书盖章

图书盖章是标明图书所有权的直接方式,是从外观层面快速区分图书馆藏书和其他图书的显著标记。图书馆藏书章常见字样为 “** 学校图书馆藏书”;颜色多为红色,少数为蓝色;单册书盖章数量不一,少则一个,多则三个;印章形状更是多样,常见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盖章的位置有书名页、尾页和书口等。图书拆包验收无误后,即可进行盖章。 此步骤可排在任意次序。 盖章常见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是清晰度、美观度。 为确保印迹清晰、美观,选用的印章刻痕要分明,章体要结实不漏油,印油也要符合质量标准。 例如,现在很多图书馆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选用光敏印章,盖出的印迹清晰不变形,即盖即干。 但这种印章只能添加光敏印油,还要注意正确的添加方法,否则会损坏印章。另外,盖章时应注意握章的方向,确保印章字体正面朝上。

二是超薄图书书口盖章的操作。 书口位置特殊,书口章因其显著性和易保留性被广为采用。超薄图书书口窄,盖章操作难度大。可用两种方法解决:将多本图书叠放后,在书口一次盖章,或者将书稍微弯曲以扩大书口侧面宽度,然后再盖章。

1.2 粘贴条形码

条形码是图书馆每本藏书独一无二的号码,也是图书借还实现自动化管理、 智慧化管理的重要数据。目前多数图书馆每册图书粘贴两个同号条形码。第一个多粘贴在题名页, 也有的粘贴在第一页或书脊,第二个作为备用条形码,粘贴在书内某个固定页码。 由于目前条形码技术成熟,市面购买的条形码材质相对可靠,贴在书内的条形码表面可不使用保护膜。 少数图书馆自行打印的条形码和粘贴在书脊的条形码,则需加贴保护膜。

条形码粘贴最常见的问题是同书异号和异书同号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粘贴时同时取下一对同号条形码,完成一本书的粘贴后,再取下一对同号条形码粘贴。另一个问题是加工时条形码破损问题。 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条形码破损,多数图书馆会放弃这个号码,而用新号码替代。 某些图书馆追求馆藏图书条形码的连贯性,这时则须发挥备用条形码的作用,同时在撕毁条形码处手工标注条形码号码,以备后期更换。

1.3 图书编目

图书编目是纸质图书加工的核心步骤。编目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关系到图书检索、 图书数据统计、丢失图书赔偿等一系列事项。随着信息共享的进一步实现、编目外包日趋成熟,在实际的编目过程中,原始编目量已大幅减少。 在共享已有Marc 数据比较便捷的情况下,编目数据出现错误的概率已大大降低。

这时图书编目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交叉学科图书的归类。交叉学科图书的归类要依据图书馆服务的读者专业以及馆内布局来确定。对于不符合日常管理要求的图书分类,须重新选择分类号而生成索书号。某些酒店英语类的图书,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时,既属于F类,又属于H 类,编目系统数据通常默认选择第一个分类号F,但在实际管理中,某些高校习惯将这种书放在H 类方便集中管理和日常借阅。

二是索书号中分类号长度控制。 按照《中图法》,有些图书的分类号长度较长,如一些分类号中包含7个以上的数字,加上辅助符号,使用非常不方便。这时应根据实际管理需要缩减分类级数,缩短索书号中分类号长度。

三是上下册图书和丛书的编目。上下册图书包括同ISBN 的上下册图书和不同ISBN 的上下册图书。结合管理上的利弊, 同ISBN 的上下册图书适合按同种书编目,在自动生成的索取号后加“:1”“:2”的类似方法区分。 不同ISBN 的上下册图书可视作完全不同的图书,自动生成的索取号后不再加“:1”“:2”等区分。 丛书通常有相同的ISBN,但每本书的内容相似却不一定相关,有些丛书甚至包括多个学科大类,因此丛书的编目适宜按不同种的图书独立编目,在编目数据上,相同字段的相同数据,则可以共享。

1.4 打印索书号

索书号又称索取号, 一般用分类号+著者字顺或用分类号+图书编目次序号 (图书进入馆藏时间的先后所取用的顺序号码)构成。分类号在第一行,著者字顺或编目次序号位于第二行。一个索书号代表一种图书。 索书号的打印在图书编目完成之后。 通常由专用的针式打印机打印。个别高校图书馆出于使用年限的考虑,仍采用人工方式手写索书号,本文不赘述。

打印索书号,较难操作的是排版问题,这个跟图书馆使用的管理系统相关。 之前普及度比较高的ILAS 系统,索书号打印的排版操作简单易行。 而后逐步推广的Interlib 系统中, 索书号打印的参数设置则不好掌握。因此,索书号打印初期,打印人员须配合打印机和打印纸多次试验, 以确定最合适的打印参数,并及时保存参数设置中的各指标值。 在试验时,为节约纸张,可采用反面打印。

同时,随着针式打印机的使用,进纸速度、打印精度等都会发生变化, 除了做好针式打印机的维护外,有时还须定期调整索书号打印参数。 另外,为了保障打印质量,一次不宜下过多数量的打印命令。

1.5 粘贴索书号(书标)

打印好的索书号也称图书书标。书标数量有的为每册书一张,有的为每册书两张。 争议较多的是粘贴位置。 为方便排架和借阅,大多图书馆会在书脊贴书标。有的选择贴在书脊顶端,这样方便操作,但由于不同的图书高度不一,排架后并不美观;有的粘贴在书脊下半部固定高度,排架后相对美观,但粘贴时需要用尺子测量,增加了工作量;有些粘贴在书脊底端,既方便操作,排架又整洁美观,缺点是可能覆盖了书脊上的部分出版社信息。 但整体比较,不管贴在书脊的哪个位置,都可能覆盖部分图书信息,将书标粘贴在书脊底端是目前最优的方案。

1.6 粘贴索书号(书标)保护膜

书标保护膜的作用是保护书标,减少书标在图书使用中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粘贴基本要求是覆盖住书标的四周,表面平整。材料选择包括两类,一是宽版的透明胶带,另一种是专用的书标保护膜。 宽版透明胶带价格实惠,粘贴时可自由控制长度,缺点是对于新手来说,使用效率低。实际上,专用的保护膜也是透明胶带的升级款,但因为单张保护膜增加了圆角设计,易于撕拉,在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广为普及。

1.7 粘贴磁条或芯片(标签)

图书磁条是伴随图书馆开架借阅后防盗的需要进入图书加工流程的, 包括钴基磁条和铁基磁条两种。 图书馆大多选用灵敏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钴基复合磁条,规格包括12 cm 的和16 cm 的,后者使用更多。磁条可粘贴在书中任意页,基本要求是隐蔽、牢固,不凸出图书两端。对于超大超厚图书,建议粘贴两根以上的磁条。

近年来,随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非常薄小的芯片可以嵌入黏性标贴中,标贴非常容易地固定在书本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放弃磁条,改用RFID 电子芯片(标签)。也有的图书馆将两者同时使用。高品质及大容量的芯片数据存储空间可以将每一本书的信息存储在里面,配合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借还、图书盘点、图书防盗、馆藏信息统计等功能。 常用芯片分为高频和超高频两种,大多图书馆选用前者。大小多为边长5 cm 的正方形。每册书粘贴一张芯片,可粘贴在底页或书内固定页码,粘贴时注意一次成型,平整美观,避免重复撕扯和褶皱。

1.8 图书芯片(标签)转换

使用RFID 图书芯片(标签)后,图书加工增加了标签转换步骤。转换时使用专门的转换设备,配合标签管理系统和扫码枪实现,通常包括标签识别、图书条形码读入等。此步骤的正确操作,一是扫码系统正常开启和设备正确连接,二是转换台一次只放一本书,三是减少周围磁场的干扰。对于标签不能识别的图书,需要调整转换方式后重新扫入,或者重新粘贴标签后扫入。某些图书的纸张和印刷技术本身对芯片有屏蔽作用,这类图书不能实现芯片转换,须特殊管理。

2 结语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但“藏、借、阅”作为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和立身之本,这一点不会改变。 做好纸质图书的加工仍然是图书馆的常规要求和长期要求,也是广大采编工作者立足职业实践,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课题。

猜你喜欢
书脊盖章编目
“盖章”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抱紧我
能装订书脊的订书机
能对书脊装订的订书机
一种翻页盖章装置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