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蜡染的符号学释义

2020-07-12 12:14刘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蜡染技艺符号

刘洋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蜡缬,今称蜡染,防染工艺的一种,其与绞缬(扎染)、夹缬(夹染)、灰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传统四大印花技艺。现流行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贵州通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即去蜡,而花纹如绘。”人们将蜂蜡和白蜡加热到一定温度熔化后作为防染剂,以铜制的刀笔蘸之,绘制图案、花纹等民族传统符号于染材之上,再将染材浸入染料中进行染色,由于色剂只能浸染防染剂以外的地方,以此形成各式纹、案,在经过冲洗、脱蜡等工序,最后蜡染作品成型。

在蜡染工艺中,用于防染的蜡可以涂在预先设计勾画好的任何图形、图案上,使得蜡染可以染出各式精美的表达各种意义的传统艺术符号,并形成符号文本,以使表意清晰、主题鲜明,二维平面化甚至以单色染的符号形式使得蜡染作品的民族符号辨识度和表意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符号的形式美感和被解读时给符号接收者所带来的情感愉悦度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蜡染还有一个独具的染纹特点,俗称“冰纹”,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涂于染材上的蜡,冷却之后会出现一定的龟裂,经过染料浸染后,色料会渗入裂缝之中,因而形成自然的、无规则变化的色纹,蜡染的这一特色是其他染缬方式以及机器印染所不能效仿的。也为这一民间艺术符号造型增加了独一无二的美学特性。蜡染的符号造型表现以其本源性的模拟自然物的“意向写实”手法为主。符号语言质朴、单纯、简练、粗犷而充满艺术凝聚力,其符号造型并不受自然形象的众多细节约束,并被简化或直接去除了与其表意无关的部分,而进行了较为直接、大胆的创变和夸张,这种人类自然、淳朴的美学处理手段,所迸发出的真挚情感和生命感悟使符号解读者因受到潜在的心灵触动而产生出各种美学心理效应。蜡染的符号造型图案、纹样丰富、多样,有抽象归纳后的几何形,也有概括模仿后自然形象,这些符号式的表达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解读,来源于对生活习俗的遵照,来源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传说,是故事,更是文化使然。

其实蜡染这种民间艺术符号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在世界范围内也都有出现,而在我国至少在秦汉时期就应该已经掌握了相关制作技艺,西汉的蜡染绢,东汉的蜡染棉布及北朝蜡染毛织物都在新疆的考古中被相继发现,如1959年在我国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东汉时期的蜡染棉布,是我国境内发现的制作时代最早的蜡染品之一,虽是残片,但仍能令人感受到那充满异域风情的主题以及人物、动物图案化的符号造型在艺术表现上的精巧。

唐宋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蜡染这一艺术符号表现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蜡染根据其用色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单色染与复色染,单色染表现为除了染材的底色外作品仅呈现为一种颜色,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甚至更多。沈从文先生在其《谈染缬》一文中针对唐代的蜡染曾经这样写道:“除实物外,在绘画中还有些线索可寻,例如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中有两三位妇女衣,就属于染中的扎或夹,《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也有几个骑马人衣服是蜡缬,不是绵绣。”此外,在1965年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的多色彩幡,幡身第三段所表现的流云、飞鸟、浮禽、花卉等各式符号图案即以蜡染技艺方法表现,另还有一件绛地灵芝花鸟纹蜡缬绢残幡,其绛色绢地蜡染灵芝、花草、飞鸟图案染技精致,窥见唐代蜡染技艺之纯熟、精湛。由于中国的唐代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颇大,作为主要收藏圣武天皇生前喜爱之物的日本奈良正仓院,一直保存着唐代以来中国的各种工艺珍品,其中就有一套由日本留学的和尚从唐朝带回本国的蜡缬屏风。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的蜡染技艺已较为成熟,其所染绘的图案精致细腻、饱满流畅,主题丰富鲜明,或因受传统文化影响多为云气仙山、飞禽瑞兽,符号寓意浪漫吉祥;或因受一定异域文化影响,纹饰符号特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艺术内容近似。

蜡染这种民间技艺,在中原地区自宋代以后逐渐被拔染等其他工艺取代开始走向衰退,而在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直受到民众喜爱,艺术符号形式得以发展、流传,经久不衰,至今在苗族、瑶族、黎族和仡佬族等一些族群中仍世代相传,十分流行。瑶族的“瑶斑布”、溪州的“溪布”、仡佬族的“顺水斑”均极富盛名,也自然成为了该地域部族首领历代进谏中央王朝的贡品。贵州蜡染的纹样绚丽,龙、兽、鸟、虫、花草、几何纹等符号造型为主,以像似符居多,表意淳朴,符号解读多需要其地域文化习俗规约,符号直接意指对象以自然动植物为主,具有正项美感。贵州蜡染常常被喻为一种具有浪漫主义的民间符号艺术,表意生动,直抒情感,如鸟的纹饰符号的使用既是出于对它灵巧、健美之形态的喜爱,也是对它具有自由飞翔能力的羡慕。将鸟作为符号造型予以精美表现,使其意义表达得以更真切、更具效率的被解读。贵州蜡染在符号造型上也喜欢直接将对象拟人化,如人头蝴蝶、人头龙、人头鱼等,使意义表达更为直接。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使用就更是其符号创作与解读的主要依据了,如龙寓意保寨安民,姬宇鸟寓意美丽善良,鱼虾寓意食物丰足,蛙蟾表意五谷收成,老虎寓意威武勇猛,牛吃表意苦耐劳等。还有一些符号为人与自然物的组合,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我们也应知道地域文化不同对符号的使用与解读也会不同:黔东南苗族把蝴蝶纹喻为原始图腾;而贵州纳雍、水城等地的苗族把蝴蝶则是美好的象征。

蜡染符号造型丰富,色调淳朴素雅,艺术风格独特,应用于服装、服饰和地域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当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之上去欣赏与解读这些传统的视觉文化艺术作品时,它的符号的美学意义似乎超乎了其使用性与实用意义,作为一种传统符号艺术,只有在当时代人们对其的解读中,找到文化认同之感,才能将扎染艺术符号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

猜你喜欢
蜡染技艺符号
苗族蜡染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蜡染的纹饰探讨
学符号,比多少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符号的由来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变符号
蜡染手绢寄深情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