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128]
阿斯塔菲耶夫的《牧童与牧女》以卫国战争为背景,不仅揭示出战争的残酷,还用大量笔墨对女主人公柳霞的形象进行塑造。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柳霞的形象进行立体刻画,分别是用怜悯同情书写而成的受凌辱的形象、对饱受战争摧残的鲍里斯予以救赎的拯救者形象以及战争年代痛失挚爱却倔强坚守的守望者形象。对柳霞形象的书写隐含着阿斯塔菲耶夫对战争、爱情、人性的深度思考,揭示出无情战争对动人情感的毁灭性。
柳霞是一个温柔勤劳、善解人意的女性,但正是这样一位纯洁的女性却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遭受了男女两性间不公正的对待。柳霞刚一登场时,便险些遭受准尉的侮辱与欺凌:
准尉猛地向她转过脸来,眯着眼睛带几分蛮横。柳霞立刻离开座位,准尉冲着她背影嘿嘿一笑,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还想来点别的东西呢!”……穿堂的黑角里一片窸窣声,有个嘶哑的嗓音叫人听了揪心,传过来断断续续的话:“不要这样!你这是干什么!准尉同志!准尉……”
作者在作品中也曾暗示出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柳霞热情地招待自己国家的战士,面对战争的大好局势她也不禁快活起来,在同鲍里斯的交往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与幸福。但即使这样,她的眼神中仍会不经意地涌现出一丝忧伤落寞。那些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他们所经历的感受是难以言喻的。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人暴露出最真实的一面,而这最真实的一面有可能并非人们所习惯看到的那样。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鲍里斯与柳霞确认彼此的心意,实现幸福的结合。但在这种热烈的幸福中,柳霞的第一反应却是哭了起来,仿佛联想到过去的某种苦痛:“我就这样支援了前线。”在死亡与战争的恐怖侵袭之下,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之中,人性之光仿佛也逐渐熄灭。这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沉重枷锁,更隐含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痛,而柳霞也只是这场残酷战争中的万千受害者之一。
“你姗姗而来,应着我的呼唤……”作品第二章“相逢”的章前题词预示了拯救者柳霞的出现。在东正教的圣母像中,最具震撼力的往往是流露出无限忧郁与悲悯的圣母眼睛,可以说作品中柳霞的隐喻原型便是圣母玛利亚。在柳霞第一次出场时,作者便形容其眼睛“忽而昏暗,忽而明亮,似乎是游离在面孔之外独立存在的,流露出无尽的忧伤”,虽然只是对柳霞眼睛的细节描写,却可以看出其形象俨然一副圣母像。她是一位甘于自己承受痛苦,而使别人欢欣的女性,此处点出柳霞与圣母玛利亚眼睛的相似之处,也暗示柳霞就是鲍里斯灵魂中的玛利亚。
俄罗斯东正教认为,“在末日审判中,玛利亚为人类祈求宽恕与原谅,并为人类的罪孽而忧伤”。士兵需要有崇高的情感,需要相信有人在等待自己。而鲍里斯就缺乏这种情感,尽管他是为祖国的解放、为苏联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的。但他缺乏这种被等待的感觉,鲍里斯在潜意识中强烈需要女性给予的热烈而无私的爱。与柳霞的相逢相爱使鲍里斯因战争而坚硬的心逐渐变得温暖,柳霞使鲍里斯意识到自己的深重罪孽与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唤醒了他心底的悲悯。甚至在鲍里斯的弥留之际,他已经听不见音乐声,“面前只看到一团紫色的烟雾。而在烟雾深处,那张有着圣母眼睛的女人飘飘忽忽,直至它慢慢消失”。作者巧妙地将现实与幻觉融合,鲍里斯在柳霞的爱中得到救赎、获得信仰,他也以自我的牺牲寻找到一方能够释放心灵与解脱灵魂的乐土,这也再次印证了柳霞的原型便是“为人类祈求宽恕与原谅”的圣母玛利亚。她唤醒了鲍里斯因战争而沉寂的人性,使其意识到战争的破坏性,柳霞忧郁的眼神、圣母玛利亚的隐喻形象也赋予该角色以宗教色彩。
与柳霞的相逢,重回上帝怀抱,使得鲍里斯对于因信仰缺失而造成的全人类的悲剧——战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扼杀人性、充满罪恶与杀戮的战场中,柳霞用自己的爱使鲍里斯的理性得以回归,认清战争只会导致世界面临末世命运,而爱才是使人类能够被彻底拯救的归途,是绝处逢生的希望之光。柳霞用自己动人的爱对鲍里斯进行救赎与慰藉,彰显出“女性——拯救者”这一文化符号。虽然她并未能够拯救鲍里斯的生命,却带来了灵魂的重生与复苏的希望。柳霞承担着鲍里斯拯救者的角色,她淳朴深刻的爱是对鲍里斯灵魂的救赎,也为战争中的人民指引向前的道路。
阿斯塔菲耶夫战争题材的作品充满对人性的刻画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将真正相爱的情侣比作“牧童与牧女”,文中的鲍里斯与柳霞实质上便是第三对牧童与牧女。“牧女”柳霞的感情是纯粹而坚定的,二人的爱情既有一见倾心的甜蜜,又有对日后相逢的憧憬。虽然她与鲍里斯仅享受了短暂的欢愉,但二者的灵魂却在纷飞的战火中无限贴近,这也使柳霞认定了鲍里斯便是此生挚爱。即使战争最终使二人生死相隔,但饱经苦痛的、身材羸弱的柳霞仍能“迎着草原上呼啸的寒风”,步履艰难地走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中,只为倔强地与心爱的人再度重逢,只为坚定地履行当初许下的承诺,哪怕能做的也仅仅是贴近坟头,轻轻地说一句“我找了你好久啊”。在柳霞的身上可以看到万千失去爱人、但仍然不放弃寻找的苏联妇女的形象。
这样一个遭遇战火侵袭、遭遇军官蹂躏、内心疲惫痛苦的妇女,带着不灭的希望穿过“一片未曾开垦的、人迹罕至的荒原”,最终找到了鲍里斯。战争使人变得冷酷,摧毁人类家园,更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但是战争并不能摆布一切、支配所有人。虽然它迫使年轻人分离,但它无法影响柳霞和鲍里斯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柳霞与鲍里斯之间的爱情是如此坚定,哪怕死亡也无法阻隔两颗心的交融,即便战争也无法摧毁这种情感。阿斯塔菲耶夫曾指出:“《牧童和牧女》是一部与我个人经历毫无关系的书,我想通过它说明,在现代的男女之间,也像过去千百年的男女之间一样,存在着动人的、单纯而永恒的爱情。”至此,作者将柳霞个人的悲剧上升至战争带来的全人类的悲剧。柳霞是残酷战争中大部分失去爱人却选择坚定守候的女性缩影,即使死亡也无法将相爱的二人真正分离,即使战争也无法将女性心中的坚定信念摧毁,她们都是残酷战争中倔强坚定的守望者。
《牧童与牧女》塑造了柳霞丰富的角色形象,即残酷战争的受害者、不幸灵魂的拯救者与倔强坚定的守望者。阿斯塔菲耶夫通过对女主人公柳霞的形象塑造,展现出被破坏、被摧残的人类命运,反映出作者区别于传统的战争观。战争使人类命运陷入绝境,将人生存的悲惨境遇演绎到极致,唯有爱使战争中的人性之光得以闪耀,在人的心中总有一隅是为爱而存在的。这是阿斯塔菲耶夫为柳霞这一形象赋予的独特内涵,也是作者饱含忧患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内心中最悲凉的呐喊。
①②④ 〔俄〕阿斯塔菲耶夫:《牧童与牧女》,白春仁、王忠琪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第39页,第184页。
③ 王泽宇:《文化视野下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小说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⑤ 张淑明:《末世与救赎——阿斯塔菲耶夫〈牧童和牧女〉新解》,《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1期,第60页。
⑥ 余一中:《阿斯塔菲耶夫访谈录》,《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第3期,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