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坤[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由全国特级教师、教育部小学语文教材参编者罗才军领衔编选的《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于2018年11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莫言文学作品的中小学生读本,也是第一本当代先锋文学作家作品的中小学生读本。该读本的编选和出版,对做好莫言作品以及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的教学传承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是当代文学史上最具创新性探索和审美现代性价值的文学流派之一,其不仅对我国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海外也有广泛影响。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获世界文坛认同的标志,也是跨入世界经典文学行列的标志。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虽有广义、狭义之分,但主要指1985到1989年的先锋文学。目前学界共识性的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格非、莫言、苏童、王安忆和残雪等。历经三十余载岁月汰洗,部分昔日先锋文学作品已化为当代文学经典,一些先锋作家已成为当代经典作家。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虽然在国内外学界有较大影响,但因其极端的形式探索、超验的叙事内容和深奥的哲学意蕴远离了大众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大众读者疏远了先锋文学。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初期就被纳入大学文学专业教学范围,但与中小学生的距离一直较为遥远,这对其经典化传承极为不利。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是以“小学语文教师的眼光和教材编写者的思维”编选的学生读本,读本选文符合中小学生的接受特点,形式丰富多样,注重读写互动,有利于学生感知经典、亲近经典和学习经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写作能力。该读本对于莫言作品以及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走近中小学生,做好当代先锋文学的经典化教育传承有重要启迪意义。
莫言获诺奖后,许多人探讨其作品的中小学教育传承问题。“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莫言的部分作品也被纳入了中小学教材,如《卖白菜》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16年版)。但因其许多作品有“露骨”描写而被普遍认为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莫言部分作品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与诸多因素有关,不能因其部分作品中有“露骨”描写就一律排斥或“封杀”。像《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中也有“露骨”描写,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此类经典作品。《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编选者在充分考虑当前文化语境和学生接受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编选,选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之所以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首先,是选文贴近儿童生活。莫言作品的选材异常丰富,该读本根据中小学生的接受特点重点选用能引起儿童阅读兴趣的文章。选文有反映莫言童年生活的,便于学生了解莫言童年的苦难与乐趣;有写梦境奇遇、民俗美食、动物史诗和亲情眷恋的,这些叙事话题能引起中小学生的普遍兴趣;有介绍阅读往事和旅行见闻的,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还有记录有关写作问题的演讲,能为学生揭示文学创作奥秘。
其次,选文富有儿童情趣。莫言有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选用的大多是表现其在苦难生活中保持乐观精神的文章,有助于当前的孩子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活苦难问题。因大部分选文与儿童生活有关或用儿童视角叙述,能引起学生的普遍共鸣。像《忘不了吃》《吃得潇洒》和《五个饽饽》对于儿童“贪吃”的描绘,会让学生们在阅读时对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狗的冤枉》深入到狗的心灵世界,《猫事荟萃》将现实和民间传说融为一体,还有《我和羊》和《马语》等有关动物叙事的选文,都新颖有趣。《奇梦》《夜渔》《金鲤》和《奇遇》等有关梦境的文章,能引领孩子们认识梦境叙事的神奇,领会梦境式文学想象的魅力。
再次,选文通俗易懂。莫言作品和其他当代先锋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大都具有陌生化特点,中小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感到内容难以把握和语言难以理解,选文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简短的篇选、节选,还有经过梳理和选用的精短语段。文体以散文为主,还有部分短篇小说,以及中篇和长篇小说节选,等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些文章和语段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也形象生动,学生很容易接受。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语言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无形中也拉近了莫言作品与中小学生的距离。先锋文学往往具有晦涩难解的特点,但以莫言为代表的许多当代先锋文学作家也创作过一些先锋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小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把这些先锋性和通俗性兼具的作品介绍给中小学生,有利于孩子们从小就初步认识当代先锋文学作品、感知当代先锋文学经典,有利于当代先锋文学的经典化教育传承。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著名先锋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指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是“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面向”,也应该是当代文学编选出版的一个重要面向。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属于严肃的纯文学,其以往的编选形式大多呆板乏味,很难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这对其经典化发展极为不利。特别因其内容的超验性和形式的先锋性,而被许多人认为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如何使严肃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作品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中小学生,也是编选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形式丰富多样。形式在此既指文体形式,也指选文编排形式和阅读活动形式。《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文体形式丰富,编排形式多样,网络阅读活动形式灵活,这有助于中小学生亲近莫言作品,并对其形成初步而全面的印象。
首先,文体形式多种多样。选本的主体是八个单元三十二篇文章,包括十篇小说、十八篇散文、四篇演讲稿,文体种类丰富。小说文体除了短篇小说外,还有中篇和长篇小说节选,如《奇梦》选自中篇小说《梦境与杂种》,《雪集》选自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多种文体形式能帮助学生对莫言作品形成较全面的认知。因中篇和长篇小说受篇幅局限,用节选的方式选取精彩语段,也能让学生对莫言中长篇小说有初步感知,有利于学生的后续阅读。
除了三十二篇主体文章外,在每个单元的主体文章后,还有276段从莫言作品中摘抄的精彩语段。一至八单元摘抄的精彩语段数量分别为32段、55段、22段、32段、36段、12段、41段、46段,这些语段几乎涉及莫言的所有作品。精彩语段大多出自莫言小说。他的许多小说因内容或形式的先锋性制约,以及选文篇幅的局限等原因不宜选用,但其却是莫言作品的主体,代表了其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精选精彩小说语段,让学生对莫言的许多作品都能形成初步感知。
其次,编排形式丰富多彩。全书共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皆有简短前言,前言主要对单元内容做简要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选文预先有初步了解。全书主要由三十二篇选文组成,每篇选文前都有“导读提示”,引导学生理解选文;选文后皆有“名师赏析”,能帮助学生在阅读选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另外,选文都有旁注,以帮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和参与写作实践。
再次,设置网上读书会活动,把线下阅读和线上分享结合起来。在读本扉页提供了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参加“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网上读书会活动,与作家或语文名师互动。扫描二维码加入网上读书会的分享活动形式新颖。如可以参加“莫言作品长短评”活动,即分享一句、一段或一篇有关莫言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参与“莫言句段模仿秀”,分享模仿莫言语言风格的自创短文或语言片段;可以参与“莫言悦读才艺秀”,用多种才艺朗读、表演或评说作品,并以短视频或抖音的形式分享;还有“为莫言作品画插图”活动,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为莫言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设计插图,等等。丰富多彩的网上读书会活动形式,使原本面孔严肃的当代先锋文学也可以给学生带来生动活泼的阅读体验,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亲近当代先锋文学经典有重要帮助。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与一般的文学经典学生读本不同,其不仅重视阅读指导,而且极为重视写法指导,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揣摩、互动和仿写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其“不仅是一个读本,同时也是一个读写训练本”。读本编写体例注重以读助写、读写互动,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以更好地做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化传承。
一是注重以读助写。读本从阅读入手,通过精心设计助读系统,来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每篇文章前皆有“导读提示”,其不仅指导阅读,也指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写作技巧和奥妙。如《大风》的“导读提示”在指出文中有许多精彩传神的景物描写后,提示学生可以探究作品中的人物心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的;《石磨》的“导读提示”提出要特别关注作者对“珠子”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奇梦》的“导读提示”提出在读的过程中,要试着揣摩作者对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法,等等,都体现了以读助写的编选意图。每篇文章都有旁注,旁注在一般的文学读物中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但在该选本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每篇文章后都有“名师赏析”,有利于学生对选文的深入理解,“名师赏析”不只停留在阅读赏析层面上,还有大量的写作点拨。如《大风》的“名师赏析”在具体分析了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后,指出“你能把这样的细节写出来,你的小说就闪闪发光了”,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写的细节与莫言作品进行比较,思考怎样才能写得更生动、准确、充分。
二是注重读写互动。读本在编选时,还非常重视读写结合、读写互动。这主要表现在每篇文章都有旁注,旁注主要是对精彩语句的点评,有理解性点评,也有练笔提示。如《过去的年》在评点了“我”盼望过年的心情后,启发学生回想和写写自己盼过年的心情,在评点小说中大年夜点燃蜡烛照亮堂轴画上的古人带来的神秘感时,提示学生写一写神秘的过年仪式;再如《奇遇》在点评文中写的走夜路的恐惧感时,引导学生也写一写自己走夜路的情景。另外,《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注重读写互动还体现在扉页上有扫描二维码参与网上读书会活动,网上读书会活动既鼓励学生利用短视频或抖音分享个人用多种才艺朗读、表演和评说莫言作品,还要求分享莫言作品读后感,以及分享模仿莫言语言风格的自创短文或片段。读写互动调动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在读写分享活动中自觉地传承文学经典。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在受众意识的强化、编选形式的多样化和体例的读写融合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想象作品的阅读和训练不够。莫言的许多作品具有丰富而奇特的想象,选本虽然设置了“梦境奇遇”一章来展现莫言作品的奇诡想象,但总体来看能展现其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还是偏少。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训练应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在想象作品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中感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经典魅力,这是莫言作品的最大特色,也应该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二是叙事创新的阅读和训练缺乏。当代先锋文学经典的最大贡献是叙事形式创新,莫言作品的叙事视角创新成就巨大,但目前中小学生的叙事形式创新训练严重缺乏。莫言作品叙事视角的探索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善用儿童叙事视角、复合型叙事视角和多元化叙事视角等方面,可以精选莫言作品中具有叙事创新的作品,设为独立单元,让学生充分领会叙事视角变换的游戏性和创新性,这一点也是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长期忽视的问题。三是语言鉴赏和训练不足。语言是文学本体,富有个性化的原创性语言是经典作品的重要标志,莫言作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狂欢化色彩的原创性经典语言。选本虽然也以旁注的形式对莫言作品中的部分精彩语言进行了品味和赏析,但语言训练不够系统。
当然,选本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对莫言作品及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教育传承的启示意义重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经典作家作品。虽然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在学界和创作界影响巨大,其遗产已成为“我们文学血液的一部分”,但目前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化教育还局限于大学文学专业学生,与中小学生的距离甚为遥远。《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的编选和出版,将启迪更多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作家作品学生读物面世,让更多的当代先锋文学作家作品走进中小学生视野,进一步促进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化教育传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