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奕世 张贺 董秀月
北京农商银行扎根于京郊,与乡村同生共长,被村民们誉为“大山里的金融使者”。
如何发挥党建优势,引导“首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更好地为乡村和农民服务?2016年起,北京农商银行党委引导205个党支部整合优势资源,突破网点、部门局限,探索出一条“共学、共建、共赢、共享”的党建工作新路径,引领经营发展。
智力支农“进村入户”
2019年11月,初冬的京郊已经有些清冷。怀柔区郭家坞村的互联网教室里,却气氛热烈。一场由北京农商银行结对共建支部——总行机关信息科技部党支部和怀柔雁栖支行党支部联合开展的“支持第一书记 助力京郊农村奔小康”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教室里,共建支部的党员们安装好首批捐赠的20台电脑后,手把手地教村民用网络注册信息、领取惠农补贴。“这次活动策划得特别有意义。”信息科技部的一名党员说,“在总行机关工作,接触基层少,很难了解村民的所想所需。结对共建后,不仅和支行互动多了,也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
党员口中“有意义的活动”,缘起于郭家坞村“第一书记”刘艳平。刘艳平原是怀柔雁栖支行党支部的一名党员,挂职怀柔区郭家坞期间,她深深感到,因为“信息梗阻”,很多村民不能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共建,为难题找到了解决契机。借助共建活动和双方党支部的专业资源优势,总行机关信息科技部党支部和怀柔雁栖支行党支部的两名支部书记找到了党日活动着力点,打通惠农的“最后一公里”。信息科技部党支部利用党员技术优势,提供科技信息支持;雁栖支行党支部则利用地缘、人脉优势,让智力支农活动成果“进村入户”。如今,两个支部与郭家坞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形成智力支农的长效机制。
“清收攻坚”利在双赢
“农信社时期形成的表外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大,对村镇集体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有很大制约。”总行机关风险管理部党支部书记滕兆见谈及工作难点,提出“希望通过结对共建,在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互动中化解历史难题”。
在党委支持下,风险管理部党支部以“结对共建”的形式,组建起跨网点、跨条线、跨部门的50个党员清收攻坚小组,要求成员带头树形象、啃“硬骨头”,全力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房山支行党员清收攻坚小组所在的房山支行机关第三党支部和长阳地区支行党支部,通过慰问走访低保户的方式与某村党支部共建,灵活运用现有政策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该村长达19年的不良贷款问题。村委会决定,将3.9亿元拆迁资金发放工作交给北京农商银行办理。
活动开展以来,北京农商银行党员清收攻坚小组清理了涉及8个乡镇、10个村的历史遗留债务,让渡利息近1.37亿元,一定程度恢复了乡镇村的再融资能力。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在促使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的同时,也强化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在行内搭起协同共赢的桥梁。
结对帮扶富村富民
延庆区珍珠泉乡庙梁村地处深山,耕地面積少,80%以上低收入农户是老人。2018年,北京农商银行启动对延庆区庙梁村的“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工作。总行机关普惠金融部党支部牵头制定了以党建帮扶为引领,产业帮扶为依托,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方案,与庙梁村党支部进行共建,倾力帮助该村打造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普惠金融部党支部以庙梁村龙头企业“村村牛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着力点,发挥业务资源优势,邀请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农产品选种、产品初加工等重点环节;邀请北京市农业职业学院分析农产品特色和营养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销量;在银行各网点搭建特卖展台等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村龙头企业创收渠道。
2018年,“村村牛”实现扭亏为盈。“今年我一共拿了21000多块钱,这是我头一次挣这么多!”拿到增收分红的村民崔大姐嘴角掩不住笑意。如今,庙梁村已提前实现了100%“脱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