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化分析的拉萨市慢行交通探析

2020-07-10 04:42杨博识古俊杰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

杨博识?古俊杰

摘 要 在慢行交通模式日益發展的同时,我们以拉萨市为例将高原地域与慢行交通相联系,结合拉萨市的实际交通问题,探索人本化分析方法下的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适用方法。对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规划及可行性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慢行交通;人本化分析;规划建设

引言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具有高海拔和民族区域特点,具有城区街道不平整性等历史特点,随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城区交通情况愈发拥堵。当下,慢行交通在交通背景下发展迅速,经实地应用与考察,可将慢行交通发展作为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方法。

1人本化分析

基于人本化的交通管理的出发点是在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而人本化管理更是一种积极体现“以人为本”的处理交通问题的方法。结合拉萨的藏族文化环境和高原居民的出行习惯,引导市民出行,高原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形成是城市发展中健康、生态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城区空间布局、交通结构、设施布置和资源配置的人性化回归[1]。

2拉萨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

拉萨市位于高海拔地区,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与大部分地区有很大差异,故慢行交通模式在拉萨没有得到较高的关注和研究。拉萨市现有慢行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自行车道,但现有专用慢行道路少、机非混行路段物理隔离设施缺少等状况。

2.1 安全性差

拉萨市现可用慢行交通道少,在现规划的慢行区域道路存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乱停现象,商人占道,共享单车、机动车的乱停放和临街商店的违规占用慢行道路等情况。以实地为例,在城关区神力广场等路段缺少设置人车分行的必要设施, 易造成人车混行导致人群慢行出行安全性差[2]。在拉萨火车站附近柳梧新区,由于新建道路多, 部分新建道路不适宜慢行交通模式,且部分可规划的道路段单向慢行道路宽度不一,这在交通密度较大的交叉路口,人员密集的地区交通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堆龙德庆区,部分路段也存在人行道与机非车道的隔离措施设置不足,通常用的绿化隔离带、护栏隔离带也略显不足。整体现状慢行交通安全性较低。

2.2 便利性差

在柳梧新区、堆龙德庆区等地的慢行道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慢行出行方式可选性低。在部分城区,历史性的城市布局导致的慢行交通出行不便利,如南北窄短,东西狭长城区空间布局特点突出了城区使用率与慢行交通路网覆盖不适应的问题[3]。此外,部分住宅区通向各干线道路的可行性低,便利性差。且慢行出行工具与快速交通工具与公共交通等快速交通工具相悖,接驳度较差、不变换乘出行。整体现状慢行交通便利性较差。

3慢行交通模式影响分析

3.1 连接度高

连续性能提高在机非混行路段下慢行交通运行效率,若在城区中步行道、自行车道出现隔断或损坏等将导致慢行交通运行效率低下。在密度较为集中的地区可实现慢行交通与其他交通运行方式的协调对接,从而实现慢行交通模式的一体化连接。

3.2 协调性好

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在提高,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文化上,出行是人们的生活文化。

现今交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和发展,这为交通出行问题带来的更大的挑战,而且人们出行更重视高效率的出行和对交通方便舒适的更高体验。伴随慢行交通模式日益发展,慢行交通规划模式运用势在必行[4]。慢行交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提高人们的出行规划的协调性具有积极作用。

3.3 出行可行性高

规划成功的慢行交通模式可节省出行时间,更好的交通出行压力,而安全率低的慢行交通会降低机动交通的安全出行效率。在安全问题上,安全是为了降低事故率,是慢行交通模式中的核心因素。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出行效率是符合城市道路发展需要,改善城市交通系统应该解决的问题。

4基于人本化分析的拉萨慢行交通规划探析

从现实角度而言,在拉萨市城区进行可行性好的慢行交通规划的本质上是需要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与出行效率。前文已列出拉萨的慢行交通出行现状,最凸显的就是安全性差和便利性差。由此可见在拉萨实现可行性较好的慢行交通规划任重道远。

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1)道路分区,软性分流

想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还应从提高慢行道路的利用率着手。在城区内设置慢行道的有效同行宽度是提高慢行道出行效率的有效措施,前文已列举拉萨市部分城区存在路段单向慢行道路宽度不一的问题。若实现慢行道的有效同行宽度,则便于指引人们在慢行道上高效出行[5]。此外,还可以在慢行道路中加入适当比例的人非共板道路进行道路分区。从而在非机动车道和行人慢行道设置软性缓冲区域,如可铺设具有适当厚度、不影响非机动车正常行驶的半圆柱石、窄条石等样式的路障进行软性分流。从而达到提高慢行交通道安全性与慢行道路利用率。

(2)加强交通管理,鼓励慢行出行方式

慢行道路的主体是步行道与自行车道,提高慢行道路利用效率的目的是为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对于前文已提到的道路存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乱停现象,商人占道现象,应该加强交通管理,保证慢行交通区域的有效运行。同时相关部门可发动行政力量,避免交通流密度较大的重点路段被违规占用和引导共享单车在合理位置加设停靠点。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鼓励人们慢性出行。

5结束语

城市慢行道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日渐显著,以人本化分析的慢行交通模式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特有的道路风貌和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和设计。面对出行效率并不高效的今天,除了机动化交通外,应加大对慢行交通的重视。努力发展、改善慢行交通,尽力发挥其可达性强的优势并努力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对接互补, 慢行交通模式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晓燕.慢行交通的可适性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5.

[2] 李鲜华.交通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3] 姜超.基于人本化分析的北京慢行空间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6.

[4] 徐杰.人本化交通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5] 曹国华.世界一流的高原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实践——以拉萨市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2018:2119-2134.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
独立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相关问题探析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与策略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校园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大型民用机场配电网规划浅析
大中型民用机场供配电现状浅析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