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飒 Li Sa
1“水墨还重要吗?展览现场2014北京798芳草地画廊
2“出柜——一次驱魔仪式”展览现场2014北京798东京画廊
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的问题,是始终不能正视时代发生的巨大的变革。历史的变局——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西方在主动反省自身:2019年8月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27日对法国驻外大使发表外交讲话时提到“西方的霸权正在终结”;2020年1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时说:已不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历史的背景对艺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需要我们转化视角,重新思考未来,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还是没有勇气抬起头来,仍然延用过去数十年来陈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自己、世界和历史。
这是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在面对三重的历史变革(这一观点是我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
第一重,对中国而言,这是三千年之大变革(李鸿章所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化”),从一个延续了三千年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商文明的转变。2006年中国停止对农业收税,经济属性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相应地,中国的文化也会发生深刻的转变;
第二重,对世界而言,这是五百年之大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五百年来第一次从西向东移。目前世界经济前三强是美国、中国、日本,而印度是第五,但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很快将超过德国成为第四。中、日、印都在亚洲,世界经济格局之变化一目了然。这种格局的改变势必对艺术的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重,对人类而言,这是两百万年之大挑战。两百多万年前当第一个人类祖先“露西”出现之后到了今天,由于人工智能、“人类不死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可能将面对终极挑战——从“生物性”向“非生物性”转变。人类有可能消失而转化成一个新的物种(具体观点参考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我认同于这本书的观点)。这一挑战将促使中国艺术家具有更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艺术家站在共同的平台上反思、关注人类的命运与挑战。
我的判断很简单,只有当代艺术才能代表未来。我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当下的国际格局体现为:世界逐渐变得更加不稳定。美国需要新的重要合作者,相对而言中国更具备这种条件。中国无法继续实行过去“韬光养晦”的政策,无法继续再搭便车享受世界秩序相对稳定带来的好处。因为如果不能积极参与到全球秩序的重建中,也无法独善其身。这就意味着中国必然从“地域性”国家向“全球性”国家转变。这一转变将是根本性的,对文化的转变影响深远持久。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无法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中发挥主导性的因素。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仅靠传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今天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当代艺术才能够对今天的文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考和敏锐的应答。传统文化是过去农业社会的文化经验表达方式,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改造,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回答、解决今天的文化问题,这是客观的现实,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改变和调整。
2016年中国的出国人次达到1.2亿,估计大约有1亿人出国,这一趋势仍在增长。根据瑞士信贷银行2014年14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占全世界中产阶级的30%,人数达到了3亿。这3亿的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正是潜在的文化需求。我看过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法国卢浮宫统计过每年进入卢浮宫的各国人数,中国的游客是人数最多的,但你猜中国的游客在卢浮宫平均停留的时间是多少?统计显示为45分钟。卢浮宫的艺术藏品数量之多,世界上屈指可数,在世界上这么重要的艺术博物馆里,中国游客的停留时间相比于其它国家的观众实在少得可怜,这显示中国新的中产阶级尚且缺乏真正的文化需求。说实话,农业社会中,中国人在历史上“穷得太久了”。作为现代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在文化上需要什么。新富之后,只顾满足于物质的需求,还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但一切正在改变。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之后,他们终将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需求上。文化的需求才是一种真正的、持久、发自内在和不可替代的需求。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代证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价值?
尽管当代艺术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文化经验(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经验)还存在相当的距离,难以被理解,但只有当代艺术才有可能代表他们的文化价值,这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无论传统文化有多么好,它们都代表着过去,代表着我们祖先的文化价值和成就,只有当代艺术(尽管他们现在还看不懂)才有可能证明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力和价值观,当代艺术才属于现在和未来!
美国300年的艺术史(包括英属殖民地时期)分为两部分,变化极为明显,以二战为分水岭。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的政治中心(联合国所在地)和经济中心(纽约是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美国的文化自觉意识空前高涨。随后出现了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这个流派的艺术家波洛克、罗斯科、德库宁、托姆布雷等,既继承了欧洲抽象艺术的传统(思辨、理性的特征),又独具美国自身文化的特性:恢弘、大气、自由、野性,一举奠定了美国艺术在世界的地位,并将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移到了纽约。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各国最重要的艺术潮流,比如日本的“物派”(正好出现在1968年日本经济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德国的“新表现主义”,都出现在二战后各国经济最好的时候,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或增长,文化自觉的意识也变得更为明显。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性的规律。
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逐渐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国际的平台上获得机遇和认可。不过整体上中国当代艺术仍然面对一些问题,并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而调整。中国当代艺术有可能出现的七个转变: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与西方/现代“相遇”,像世界上其他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相遇一样,农业文明与现代工商文明的碰撞,力量对比悬殊。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国由被动碰撞、发生“破碎”,逐步转向主动面对和把握“现代转变”,这是一个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融入世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上“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并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的羸弱,以及西方文化是中国主要学习的对象,面对这个“老师”和过去的“强势者”,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自卑心理。客观地说,因为中国在数十年前还不太发达,数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这一特征,形成了一种“仰视西方”的角度。这一状况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但这一视角——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以及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在由“仰视”转向“平视”。中国的艺术家将更为“自信”,更理性地面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更多地参与全球文化问题的讨论,但不会再继续仰视西方。文化上建立的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真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是不会在自卑心理下产生的。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最初的发展,展览、收藏,重要的机会有很多是西方提供的,客观上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存在一种“满足他者目光”的倾向,也就是说,艺术家创作时会不自觉地考虑画什么东西才会好卖,做什么样的艺术老外(主要的收藏者)才会喜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身对当代艺术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需求,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中国的艺术家也会从满足他人的目光转向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在未来,更具探索意识和有独立文化认知的作品会有更多的机遇。
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是从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各种理论的翻译开始的。以至于曾经各种翻译过来的西方艺术理论的名词铺天盖地,套用在各种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上,却缺乏对中国真实现状的认真分析。翻译过来的西方当代艺术的理论是对西方当代艺术研究的结果,对应的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状况。换句话说,翻译过来的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与中国的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由于缺乏对中国真正文化问题的认真分析,这种嫁接过来的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间存在并不完全的对应,导致缺乏有效的反思和指导作用。而随着环境的改变,中国当代艺术也将会从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照搬,转向面对自身真正的文化问题与需求,有的放矢、主动思考、重新寻找问题与建构。
我在2013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终结之后,我们是谁?》一书中判断过,中国当代艺术正在从此前30年的整体特征“意识形态的冲突”转向“文化身份的诉求”,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五百年来第一次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以及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改变所造成的。中国正在从刚改革开放之后的状态,与世界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埋头发展经济,不理外界事物,韬光养晦,逐渐发展到今天日益融入世界。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中国更积极的融入世界的态度,导致过去曾经存在的与西方对抗性因素越来越小。在文化上,寻找和建构自我,寻找自身的文化身份,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变得更为重要。正像美国思想家亨廷顿所说,“我们是谁?”——文化身份——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文化身份的诉求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文化好不好?好!传统文化有价值么?当然有!传统文化很重要,但传统无法证明我们在今天的价值和重要性。当我们一次一次把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拿到国外去展览,我们向世界证明的是古人的创造力和文化价值,同样,世界对此形成的尊重是给予古人的,而不是给予我们的。只有从当代文化的角度,用全球化的艺术语言/当代艺术的语言表达对当下问题的认知,以及重新对传统进行阐释,才可能在世界的平台上逐渐把握主动,建构新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缺少一次自己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本质上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恰恰相反,在西方文艺复兴是对此前延续了一千年的中世纪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而是创造一种适应当下需求的新的文化。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阶层也需要实现文化经验的转变,不能只会欣赏能看得懂的传统艺术和写实绘画,而对看不懂的现当代艺术排斥和拒绝,需要更多地主动去了解。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代艺术才代表未来,证明我们的文化价值和存在。
以当下全球知名的艺术家为例,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的“气球狗”作品颜色亮丽,非常好看。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卡通”形态的作品也有比较趣,吸引年轻人的喜欢,这些作品也可以在国际甚至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卖到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但这些作品看起来只是一些放大的“玩具”,就像杰夫·昆斯自己所说:这些艺术不需要敬意。是的,在金融资本的运作下它们一样可以卖得很贵。但一种“不需要敬意”的作品也许有趣,可以对我们产生持续的影响么?换句话说,这种不需要敬意的“玩具”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么?与二战后美国发展起来的恢弘、壮阔、野性、奔腾、深沉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相比,今天的美国艺术家逐渐在失去那种文化上的自信,尽管在金融资本的帮助下今天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越来越贵,但缺失的文化自信却是无法掩饰的,这一点在作品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
中国当代艺术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也呈现出娱乐化和碎片化的特征。身处全球消费社会,对娱乐化的需求也很难拒绝。但应该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匮乏:逻辑、结构、力量、深度。就像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的题目:尽情娱乐之前,应先建立结构。缺失这一结构,中国当代艺术无法持续深入地推进。
2012年9月,哲学家甘阳和艺术史家朱青生发生了一次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激烈争辩,影响很大。无论谁对谁错,这次激辩确实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缺乏问题意识。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实现了对西方当代艺术各种形式的借鉴,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和丰富,西方各种时髦的当代艺术形态我们都有,然而似乎仍然缺少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在模仿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但一直没有机会认真地问自己:在文化上,我们“信”什么?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我们要去向哪里?
而当代艺术的核心,“人性的扩张”也需要通过对“真”的认知来实现。“回到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对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转变为现代工商金融社会,越来越在世界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篇文章根据作者在2017年写的文章《静水深流 ——历史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当代艺术可能的七个转变》而改写,至今看观点并未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