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陈忠源
【摘 要】5G时代已经来临,它便利了人民生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它也存在基站成本高、分布地区有局限性和只能用直视传输的方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例如减少基站数量来降低成本、在部分地区先试先行再逐步推广等措施。上述建议对5G技术的发展有着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5G技术;直视运输;基站;普遍覆盖;合理规划
就近几年,全球通信技术方面越来越趋向于移动化、宽带化和智能化。通过传统工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智能手機流量增多,新型信息消费将会以一种新方式促进经济发展。5G技术的到来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对当前5G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5G技术的优点
(一)安全性
5G安全性高主要是因为设备之间高强度的互联性,信息交流的快速性,能够又快又准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就相当于一位应急救援人员一样,在出现状况时就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施救,解除危机,所以在安全性能这方面有很大的保障。
(二)便利性
5G技术应用在交通导航方面,不仅可以让驾驶员看出是哪条路堵塞,还可以指出具体的堵塞车道。在农业生活方面,可以让飞行器在半空中实时拍摄到稻田里的具体画面,更好指导农业生产,进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让消防员更快地找到在发生火灾地区的着火点等。也可以让观众看到更精彩炫丽的画面,体验更刺激的娱乐游戏。与此同时,5G技术还可以让我们体验更酷的生活娱乐,例如VR眼镜、智能手表和耳机等等。
(三)推动性
2019年6月6日这一天5G牌照的发行标志着中国开启了5G时代。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5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带动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远距离家居掌控,无人驾驶汽车企业等行业。它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供上万个工作职位。又因为5G技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所以在它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通信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等。
二、5G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高
根据相关资料,理想状态下一个5G基站的网络覆盖半径约300米,面积约为282600m2。目前网络覆盖每平方米,所需要4G基站成本约12元,而5G基站的成本约4G基站约1.2倍,也就是约14.4元,因此一个5G基站大约花40万元。中国移动公司2019年将至少建设5万个的5G基站,其成本约200亿元。
对用户来说,首先使用5G技术将使自己的手机流量大幅增大,流量资费也将会随之大幅提高。其次,目前市场上支持5G技术的手机价格偏高,例如最近华为5G手机上市,一部手机6348元起,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差不多属于奢侈品了,不会轻易的购买使用。
(二)应用区域有限
对于一线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对5G技术接受度较高,他们也希望能够在满足基本生活水平的前提上追求高层次的生活。但是对于二线城市居民来说,接受度一般,更何况那些三线城市或是贫困地区,更不用说遥远的山区了。
(三)传输难题尚未解决
目前5G最大的缺点是只能直视传输,传输的过程中不允许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由表1可知5G的网速可达10Gb/s,如果遇到障碍时变为4G传输,网速约为100Mbps/s,网速下降的非常快(相对于5G时的网速)。
三、5G技术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提高材料元件集成度,消除独立占地杆塔基站
通过从材料元件出发,最大程度上提高元件集成度,这样便可以降低功耗和相关成本。在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前提下,消减独立占地杆塔基站,在中心城市尽量少建立基站。也可以通过加强5G应用顶层设计,统筹各类应用协调推进,规划5G技术应用与网络协同推进路线图,建立协调机制和跨行业、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研究与改革元件上的技术问题,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节约成本。
(二)资源集约、共建共享,合理规划布局5G移动基站
建议基站使用“多杆合一”模式的来设置,逐步实现5G移动网络的普遍覆盖率。也可以结合道路建设,实施多功能智能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利用“多功能杆”加密设置5G基站,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覆盖率。
(三)加强宣传引导
建议充分利用报纸、广告、互联网等,广泛宣传5G技术建设的必要性,开展有关5G技术的知识科普活动,以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让更多人了解5G,让他们积极参与到5G应用创新的体验之中去,营造一种5G通信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还可以通过构建5G应用创新推进机制,营造5G应用生态体系。
虽然目前5G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每个技术的发展应用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相信在5G技术的发展道路上,上述问题会逐渐被解决。5G技术的应用区域也将会由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逐步发展到农村及边远山区中。
参考文献:
[1]李平,何海浪.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风,2019(04):62.
[2]彭彦青.浅析5G终端业务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J].通讯世界,2019,26(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