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在血细胞去除患者(包括高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由专人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细胞去除患者共计72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6,常规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依从分别为83.33%、97.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帮助血细胞去除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血细胞去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220-02
血细胞去除患者通常都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具有生存期短,治疗费用巨大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身病情后心理上很难接受,因此极易出现应激反应,加上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易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心理状态通常比较消极,生存质量也会明显减低。相关研究显示患者的心理状态与预后呈正相关[1],因此加强血细胞去除患者心理护理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在血细胞去除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专人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细胞去除患者共计72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区间为25岁~78岁,平均年龄(38.6±6.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区间为23岁~76岁,平均年龄(38.8±6.4)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分血细胞去除前、血细胞去除中、血细胞去除后三个阶段,详细护理措施如下:(1)患者在血细胞去除前需对其进行病理知识讲解,回答患者疑问;加强操作室环境的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详细告知患者血细胞去除前需要准备的相关事项以及去除的具体时间。(2)患者在进行血细胞去除时视血管条件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时尽量做到精准穿刺,尽量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及时进行安抚。合理安排患者细胞去除期间的补液速度及抗凝剂的计量,密切监护患者的输液反应,定期更换输液管,做好血管保护措施。(3)患者细胞去除期间及结束后若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补钙,吸氧,监测血压等处理,同时告知患者个人卫生对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和日常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详细护理措施如下:(1)建立心理干预基础,在与患者进行交流前,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例如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经济情况等,从而精准确定交流的重点和方向,耐心倾听患者的意愿,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对患者的疑问极易详细的解答和可能的帮助,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也通过交流侧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自身疾病的看法,以便采取更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患者调负面情绪[2]。(2)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认知,引导患者与既往手术者交流,让其分享如何通过有效的配合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医院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解答血细胞去除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将血细胞去除相关科学知识影印成册,分发给患者,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加全面的了解血细胞去除相关知识。在讲解患者疑问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负面情绪对预后的影响作用,帮助患者纠正悲观认知,树立治疗信心[3]。(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鼓励患者多与外界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其求生的欲望。同時引导患者学会处理自身负面情绪,可以通过气功疗法、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
1.3评价指标
参考乔艳萍[4]等治疗依从性的评估标准,对患者治疗配合程度进行评估。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其主要涉及90个项目,主要包括9个分量表,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分析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 t 检验法、卡方检验法,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CL-90癥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依从分别为83.33%、97.2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血细胞去除患者大多数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生成克隆性异常造血细胞,使得人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并逐渐累及人体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化学、物理、病毒、遗传、其它类型血液病等是导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病因,患者血细胞异常增高后可能会出现栓塞、ARDS、肿瘤溶解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等症状,为了更好的控制病情,一旦确诊,患者尽早行异常血细胞去除术治疗。
高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病情严重,患者病发后不仅需要忍受疾病自身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高额的治疗费用及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忍受各种不良反应,加上该病极高的死亡率,较差的预后效果,患者在心理上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其治疗配合度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个性化心理护理全面考虑了患者了心理情况,从各个范围帮助患者调节心理活动,通过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产生较好的心理印象,使其建立信任感,有助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全面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建立治疗信心,克服疾病和血细胞去除术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会减轻血细胞去除术产生的不适,提高患者对血细胞去除术的耐受能力,帮助患者改善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获得更好的预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宁, 罗红香, 王丽萍, 等.心理干预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1):162.
[2]李蓉蓉, 阐玉英, 马金玲, 等. 急性白血病患儿确诊初期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47-51.
[3]郭丝锦, 黄美玲, 凌瑞, 等. 心理护理对缓解白血病患者心理压力的系统评价[J]. 西部医学, 2016,31(03):133-138.
[4]乔艳萍, 孙江涛. 探讨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4):223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