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
摘要:随着中、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学校教学方式尝试用走班制。理论上讲,走班制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做出的选择,本应该在班集体里呈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与理想状态相违背的现象。本文以北京市GY学校为例,小走班出现的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分离的现象做分析,为已经实施小走班或者将要实施小走班的学校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走班生;原生态班级;隔离层;融入
走班制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适应招生考试改革的必然选择。北京市初中学段教学逐步向以“学生为本”的思路靠近,实施中考改革“五选三”,GY学校为适应新中考,在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实施走班。
本文基于新中考改革背景,立足GY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查文献、跟班观察、访谈等一系列措施,具体分析GY学校小走班过程中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之间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一、北京市GY学校的初中小走班情况
中考改革“五选三”并不是随便五科任选三科,而是要求政史地三科中选一到二科、物生(化)之间必须选一科,这样子的组合共有九种组合。
道德与法治 历史 地理 物理④ 物理(生化)⑤
政史地选一门的情况 1.4.5 2.4.5 3.4.5
政史地选两门的情况 1.2.4 1.2.5 1.3.4
1.3.5 2.3.4 2.3.5
北京市GY学校初中一、二年级保持旧式教学方式,初二升初三的暑假进行预选,开学以后重组原来的行政班,把大多数相同选科套餐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保持行政班教学,没有学生走班,此时学生的五门课程均作为通识课教学。
到了初三第二学期,学生最终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学生与家长商量以后签定选科的确认表,时间大概在三月底四月初,此时就根据学生所选科目进行集中教学,所谓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校将确定的选科选择分散的学生集中在(5)班,(1)班是美術特长班没有进行重新分班。这样子初三年级七个行政班中,(1)班和(5)班两个班级进行走班,其余班级保持行政班教学不变。在(1)班和(5)班之间走班的学生人数也是少数,政治学科走到(5)班学习的共有5人,地理学科走到(1)班学习的共有8人,历史学科走到(1)班学习的共有20个,物理、生化学科走到另外的一个学科教室学习。
小走班的好处:
GY学校走班特色就是分班而小走班,必考科目——语数外不走班,政史地理化(生)五科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深刻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因为GY学校走班人数较少,便于班主任老师管理,对于学校来说能够适当的减少管理成本、空间成本。这种走班模式对于一些人数较少,师资力量不强,资源较为缺乏的学校来说可以作为推广的模式。
小走班的坏处:
GY学校的走班时间在升学考试前两个月左右,中考应该算学生一次重要的考试,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怎么提高学习成绩上,反而要求学生开始做出带有未来高中、大学、职业倾向性的选择,这样子的政策安排给学生不免造成了压力,家长也会产生焦虑,任课教师集中教学时间缩短,给学校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工作负担。这样子的走班肯定会阻碍重重,是有违中考改革初衷的。
在最终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之前共有两次分班,在环境心理学认为,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不适应的表现,学生被频繁地换环境,不利于她完整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适应新的班主任、新的班级文化也需要时间,而面对着中考升学压力的学生们,时间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放在他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变成了“适应环境”,但是越想要融入却往往事与愿违,学生们到新的班级上课,课堂上呈低头状,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处于一种课堂边缘状态,与最初选择的理由——喜欢、热爱,并不符合,因为学业成绩没有提高,学生反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就是我要研究的问题。
二、小走班学生进入原生态班级的情况
原生态班级是指原来的行政班级,在这里是指GY学校的初三(1)班和(5)班,这两个班级相较于其他行政班不同,既包括不走班的大部分学生,又包括走班的少数学生,我将接受少数走班学生的班级称为原生态班级。虽然我举(1)班和(5)班,但是一班和五班还是有些不同的,比较起来的话,(1)班更加接近于原生态班级,这个班级是美术特长班,大部分学生在这个班级共同学习了两年半的时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所以下面的描述主要是对于(1)班这个原生态班级为基础的,同时包含了(5)班出现的共性情况。
(一)座位安排:
原生态班级学生的座位按照综合成绩来选择,成绩优秀的先选,这和原来的行政班管理没有什么区别。
在(1)班和(5)班教室最后面有空桌椅,来走班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径直走到教室后面,自己找座位坐下来,对这个座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没有规定,没有做任何安排,所以走班的学生没有固定的位置,根据先到先得的原则,谁先到班,谁就可以自己先选择上课的位置。久而久之,走班学生的位置也就固定下来了。
走出原生态班学生的空座位不管位于教室的什么位置,走班学生都不会去填补,只是让他的位置空着。
分析:座位没有一一对应,很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上课出勤状况不了解;走班生的座位在教室后面,学生又随便坐,这样子学生容易形成不益于学习的小团体,不便于教师管理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但是,重新进行座位的排列,在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又造成课前混乱,不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
(二)课堂互动:
选择走班的学生90%的理由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然而实际教学现场,这些学生的表现都不太理想:有的学生静静地听着老师讲课跟着老师做笔记,这是最好的表现;有的学生低头自学,老师询问问题也不回答;有的学生与其他走班学生聊天;还有的学生干脆趴着睡觉等等。可见,走班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出于多方考虑:一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讲课多于管理,教室活动范围仅仅限于讲台周围;二是教师对于走班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又担心过多关注和提问给走班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所以教师互动范围就集中在前几排学生,也就是原生态班级的学生。可见,任课教师对于走班学生的课堂调动度也不高。
分析:课堂互动是最能够拉动师生“我——你”关系的活动,但是在小走班的实践中,由于教室的场域环境、师生的心理环境使得课堂互动不热烈,那么走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冲淡,又怎么可能带来成绩的提高呢?
(三)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思考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学习,另一种是团队学习。在跟班观察的过程中,在(1)班和(5)班都同样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原生态班级学生以团体学习为主,走班的学生是独立自学。走班学生采取个人独立学习,既不参与原生态班级的讨论,同时这些走班生们也不形成小组讨论。在访谈任课老师以后,我们了解到走班生中学生的成绩大部分是靠后的,这是不是说独立学习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分析:走班学生是至始至终的学习方式就是独立自学吗?我想肯定不是。通过访谈学生和老师,我们也确定了答案,这些走班学生们内心是渴望被老师和原生态班级学生关注的,想要与原生态班级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但是,融入不仅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而且还有心理的障碍,忽视周围人的眼光,与老师、原生态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需要时间和媒介,学习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来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措施我会在后文中写到。
(四)作业管理:
GY学校的作业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原生态班级的学习干部集体,另一个是走班的学生集体。原生态班级有完善的干部群:学习委员、课代表、小组长、学科小组长,原有的作业管理秩序井井有條,即使有走班生的存在,该管理系统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走班的学生是一个全新的组合,所以在走班的学生中要选一个负责管理的学生,定为学科小组长,只负责走班学生的作业收发。走班学生的负责人将收起的作业交给原生态班的课代表,最后课代表将所有人的作业交给任课老师。
科任老师有一个微信群,选择该科目和该老师的学生加入进来。这个群就被用来通知作业和布置学生课前的任务。
分析:
GY学校整个年级的作业管理系统是很完善合理的,原有生态班级和走班学生各自管理各自,然后又要求走班管理小系统听从原生态班级的系统。
微信布置作业的确是用到了新的社交手段,但是熟悉微信使用的人都知道,一个微信群常常会导致重要信息的忽视或故意忽视,而法不责众,使得老师的课后管理得不到保障,同时布置的课前预习准备活动也常被忽视,使得新的教学不容易进行下去。
(五)心理状态:
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都是从走班的外部状况而言的,但是很多本质却来自心理,所以第五方面围绕走班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阐释。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初中的学生个性很独立,但是面对老师和家长的安排还是比较听从的,虽然访谈中了解到,走班学生也会抱怨比起原来的行政班自己的归属感弱化了,而且课间要奔波在楼上楼下,上一节课的拖沓影响下一节课的到位等等,但是学生还是很开心自己能够走班,去到新的班级学习。
原生态班级的学生面对走班的学生既没有热情欢迎,也没有消极反对,是一种不温不火的应对态度。走班学生处于矛盾状态,他们既想要加入新的班级,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但又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在新的班级里唯唯诺诺,不能表现真实的内心需求。
任课教师考虑走班的学生会比较敏感,所以教学过程中较少与走班生交流,尽量不去触碰他们;班主任教师保证走班学生的出勤,关于班级文化一律与走班学生无关。
分析:最终是走班生矛盾的心理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率低和心理不健康,当然还有学校的责任:座位安排、分班早晚等等。
三、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的隔离层
通过分析走班学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班级现场暴露出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隔离的断层。这种隔离层是很明显的,在这一部分将分析隔离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空间隔离
学生座位的安排方面:原生态班级学生座位按照成绩划分,长期稳定,学生前后左右熟悉,已经自己建构了一个相对安全区域,这个安全区域一般是比较排斥新成员的进入的。走班学生的位置在教室空间的最后一排,既没有班主任的特殊安排,又没有科任老师的细心照顾,加之原生态班级团体的整体性,使得空间距离产生了。
教室的布置方面:教室墙壁或者陈列的安排体现一个班级的集体文化,在走班制实施以来,原生态班级没有对这个走班小群体关注,突出地表现在班级板报和墙壁布置均没有变化,陈列的均是原生态班级学生的风采、原班级的荣誉奖章等等,试想一下,走班学生走到这个班级,然而这个班级一点都没有自己活动的影子,那种失落感肯定很强烈,没有集体归属感。
课堂环境方面:这个方面涉及到德育与智育的矛盾。走班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学自己喜欢的,喜欢的同时也要有成绩的提高,由于GY学校走班比较晚,走班学段比较特殊——初三年级,所以课堂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提分,帮助学生找做题技巧,加之走班,学生上课前五分钟基本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教学时间一再被压缩,最后导致走班学生处于压抑状态,既走不进老师,也走不进同学。
班级距离方面:班级与班级之间本来就距离较大,各个班级学生平时也很少接触,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远。
2.时间隔离
课间时间方面:课间时间十分钟,学生要做的事情——上厕所、打水、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工具(仅仅考虑个人需要)等,与时间比起来还是很紧张。而走班学生除了这些事情外,还增加了走到上课班级的位置移动,所以十分钟能否按时到上课教室是很大的问题——上一节课要准时下课,学生得要做好自己事情的安排等。所以在课间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本是没有过多交流的。
课上时间方面:课堂时间四十五分钟,初三学生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学习,所以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几乎没有,所以也就难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在校时间方面:在校的时间,除了上课的时间安排外,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很有限,进校走班期间,初三学生即将进行体育考试,学生在课间操时间又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整个在校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在校时间也阻隔了学生的交流。
抛开这些所有被安排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应该已经很疲惫,哪还有欲望或者兴趣去了解新加入的学生或主动认识原生态班级的学生呢?
3.老师阻隔
班主任方面:班主任的性格影响一个班级的性格,在跟班学生班级里我发现班主任是一个干练的八零后女老师,她对于班级的管理是较严格的,原生态班级学生对该班主任都是敬而远之的。这样子的名声传到走班学生那里,走班学生们则更加胆怯了,怀着这样子的心理状态进班学习,每个走班生“保证不要出错就好”的想法不仅影响学生交流,连成绩都无法保证。
科任老师方面:通过与一些科任老师访谈,我了解到大部分老师对于走班教学方式较支持,但是由于GY学校走班过于迟,较多的老师将工作重心放在升学率上,无暇顾及走班学生发展状态。
教师理念方面: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得不到落实。教师的权威大于教师的威信,师生关系并没有呈现一种“你——我”关系,对于走班学生出现的一些不适应,老师没有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只是找“走班学生敏感而不应触碰”这样的理由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学生也没有找老师帮忙解决问题的习惯,所以走班学生的走班问题就被逃避了。
(二)内部原因:
環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情绪和自我感觉的影响,个人空间的领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我认为走班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个环境心理学上所说的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一个群体。
走班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环境,面对着很多适应性难题——教室环境、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会对这个新环境产生除了好奇以外的别的感情,在这里应该恐惧较多,顾虑较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将自己真实的表现遮挡起来。观察这些走班的学生,他们就像带着厚厚躯壳,一有不小心,他们就会钻到自己的保护壳里。
进入新环境,想象中的情景与现实的差距有很大的不同。我在访谈走班学生中发现,学生其实有一颗与人交友的心,在走班之前幻想自己会有很多新朋友,但是真正开始走班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心理落差很大,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上课低头、不参与课堂、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等。
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交融到一起是需要时间、活动的,但是对于升学的学生来说,内心的目标是成绩,与其他学生建立友谊或者进行沟通交流已经不在他的规划内,所以走班生对于能否融入班级、扩大朋友圈不感冒,行动上就不主动。
小结: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学生产生隔离层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但是走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小额数的走班是对走班的一种尝试,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所以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是很正常的。通过分析造成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学生的隔离状况的原因,对于小走班的改进能够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四、形成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议
1.座位调整
走班学生的座位应重新进行安排。原生态班级学生的座位在一个学期内基本处于不动的状态,新成员的加入,应该重新进行座位安排。既有行政班的座位表,也有走班的座位表。起初,可以尝试在班级的中间一列位置安排为走班生的位置,剩余列为原生态班级学生的自由安排;熟悉一段时间以后,采取“钓鱼游戏”的方式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将座位编码,放入不透明的纸箱内,然后学生随机抽取号码牌,这样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座位,在课间十分钟学生完成自己的座位变动。通过“钓鱼游戏”能够为走班学生提供主动融入班级的机会,适当地减少座位隔离状态。
2.自我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让学生自己成为管理者,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走班制对学生最大的要求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小数额的走班学生必须规划好自己一天的安排,时刻清楚自己第几节课到哪个教室上课,完全改变了以前行政班级学生被动等待老师走进教室上课,有的甚至哪个老师什么时候进来才清楚自己要上什么课。在让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也要明确要求学生做好自己的管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们要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使得学生逐步养成管理自己的习惯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3.结对子学习
为了使得走班学生能够较快地加入原生态班集体的学习活动中,我认为可以将走班的学生与原生态班级学生结对子,两个人一对合作学习。走班学生的数额较少的情况下,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可以在原生态班级里选择合适的学生与走班学生一一结对子,当然两个学生的搭配要具有科学性。可以在学习上都是名利前茅的,这是一种相似性组合,还可以考虑互补性,学习优秀的学生搭配后劲生。总之,搭配组合的学生一定是互相向好的。
当然,这样子的搭配组合并不是固定的,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再重新组合,人数也不一定必须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但是要保证组合中要有一个走班的学生。
4.加入小组
原生态班级的小组已经很固定,而且学生合作起来也很熟悉,所以没有必要打乱原生态班级的小组组合。那么可以让走班的学生被分到不同的小组内学习。组长组织新旧成员讨论和交流,提高新组员的参与度。如果可以的话,尝试让走班的学生在加入的组中担任学科小组长或者一些其他工作,这样子走班学生在小组中必须发挥作用,让他的参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走班学生加入哪个班级可以最初由科任老师安排,也可以走班学生自己来选择或者原生态班级学生来选择新成员。小组成员也不应该是固定,可以在一段时间后适当地做些调整和改变。
5.教室的布置
教师的陈列和摆设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原生态班级已经久而久之形成了自身的班级文化和班级性格。对于走班学生来说,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实际是能否适应班级文化的问题。班级环境是一个共同的场所,由班级中的每一个人组成,新加入的成员也有权利去参与班级建设,只有在班级建设中学生才有情感的共鸣。
可以在黑板报设计一期“欢迎新同学”,在教室的公共场所安排有走班学生的柜子等,在教室的布置中较多地体现走班学生身影,为走班学生营造一种温馨的班级氛围。
6.交流活动
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的学生借助活动,互相能够更快速的了解彼此。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开展关于“走班学生”的系列主题班会,要求学生自己去组织开展。这样子,原生态班级的班干部团体就会主动带领原生态班级学生走进走班学生;还可以开展一些小游戏——认识新同学、新旧同学互相介绍、小组比赛等,为走班学生进入班集体提供平台。
开展活动确实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没有活动,每个学生就像一座孤岛,尤其是走班的学生,他们本着对一个科目的热爱走入一个班级,可能因为这个热爱未来会成为行界的大家,但是现实的冷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心情,所以班主任和教师集体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环境,营造温馨的氛围。
7.心理辅导
走班学生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会变得敏感而脆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应该对走班的学生多进行心理辅导,多留心走班学生的课堂表现状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交谈,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留下“有人帮助自己”的印象。
学校应该安排全校学生的心理课程,辅导学生悦纳走班的教学方式。
学校可以增设校园心理健康驿站的机构,心理方面的社团或者校本课程,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8.评价机制
实行走班制,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随之改变,至少得有两个方面的评价——原班级的评价和走班班级的评价。没有走班的科目的评价归于原班级,而走班的科目应该由走入的班级来评价。在这部分想建议一些走班科目的评价方式。
走班的科目评价应该包括:科任老师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和走班学生的自我评价。科任老师对于选本科目的学生应该多加留意,针对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走班学生加入的小组,小组成员应该对走班学生的贡献和参与给出评定;走班学生应该对自己更加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给自己一定的评价。最后走班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结果由这三部分构成。
走班制开始实行,学校的評价机制就不应该是传统的方式了,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评价,只有这样子的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走班制是一个新鲜事物,最初实施走班制的学校都是处在时代的变革前沿,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走班学生与原生态班级的分离状态究其根本原因——心理问题,所以要想真正解决融入性的问题,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
实施走班的模式有很多种:全员流动模式、层次固定模式、双向对流模式、两次分层模式、捆绑分层模式、组合交叉模式等,GY学校的小走班教学模式,我认为和组合交叉模式是比较相似的,是两个班级组合培养相同兴趣的学生,对于未来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尝试走班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是基于对于GY学校一周多的调研活动中观察到的问题而展开的,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于该校的一些深层次内容挖掘不够,作为第一次参与观察研究活动,没有经验而出现思考问题深度不够,造成论文的不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明竞.分层走班制实施中学生流动性的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24-26.
[2]郭华.“走班制”:从“班”到“个人”[J].内蒙古教育,2018(15):34-36.
[3]蒋程婧. 初中阶段分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杨小斌,杨静,赵玉双,周逸清.选课走班制下的中学生师生关系和师生沟通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8(03):32-36+39.
[5]王霞.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走班制[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41-43.
[6]史薇,李鸽,邹玉洁.行走的灵魂:走班制度下的学生主体[J].上海教育科研,2017(11):40-45.
[7]安哲锋,张烨桐.北京市中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9(08):48.
[8]杨清.北京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推进走班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8(01):63-68.
[9]李霞霏.破解走班难题,优化学生管理[J].教育科学论坛,2017(14):56-58.
[10]张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11]任桂斐.散养的艺术:走班制下自主管理建设机制的创新[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