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超 孟令雷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房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房屋建筑整体的质量和美观都有很大的影响效果,因此,在进行浇筑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技术规范,为房建建筑工程的浇筑效果负责。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1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使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起到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它取材简便且易于运输的优势,使得它在房屋建筑行业受到极大的欢迎,对于推动城市化建设和建筑行业转型具有关键意义。但是混凝土在施工中也容易出现裂缝、破损等情况,因此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解析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三大技术
1.全面分层的浇筑方式,这种浇筑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为常见和效果最佳。常规操作就是在第一层灌注完成后进行第二层的灌注操作,操作核心和重点在于最先灌注的水泥还未凝固,借此来实施连续性浇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浇筑过程要从短边向着长边操作,这种操作模式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水平施工缝,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这种浇筑方式的适用对象一般为面积不大但厚度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2.斜面分层的浇筑方式,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同样占据主流地位。这种浇筑方式相对适用于面积和厚度都非常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特别是倾斜角在30°内且施工结构长度超过3倍的情况下。其所需注意事项是: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施工时,一定要分成若干层进行浇筑,一定注意每一层都要不完全浇筑到头,此后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时,再回头去对上一层进行浇筑,形成“阶梯式”的浇筑层次,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3.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分段分层式浇筑方式的特点鲜明且被广泛应用。这种浇筑方式一般适用范围为: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量较少,并且结构物厚度不大、但结构物长度、面积较大的施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在第一层的第一段末端开始混凝土浇筑操作,等待混凝土初步凝固,再开始第二次的浇筑作业操作,然后依次的进行浇筑施工。值得一提的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在建筑层数较高的楼层中并不适用。这种浇筑方式的优点是节省混凝土在建筑过程中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 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的情况。在对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实际浇筑高度应当控制在3m以内,所采用的下料浇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较常见。以竖向结构作为施工对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将混凝土水泥砂浆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100mm之间,以实际浇筑高度为依据,适当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过合理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可靠。在振捣混凝土拌合物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变形或者移动情况,则必须要及时调整,确认修好后方可继续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针对柱子与墙体连接部位的梁板,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需要先对柱子和墙壁进行浇筑,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在浇筑梁板,这就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导致裂缝出现。梁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保持同步,结合梁的实际高度来进行分析,若梁的高度在1m以上,则可以单独浇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可靠。
3.2 对施工模板的安装控制
在大部分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都会先进行模板施工,以便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具体位置和具体用量,因此,模板的安装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基础。首先,在钢筋绑扎阶段,施工人员要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封闭性,不能留有空隙,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外流。同时钢筋之间的距离要依据模板的长度把控好,尽量保证钢筋与模板的合理配置,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其次,要注意施工轴线位置,使其正好处于模板正中心,确保混凝土浇筑位置的正确性,这时影响房建建筑美观的重要因素。再次,对模板的标高进行控制。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标高,选择合适的模板进行安装,确保模板标高与施工标高的一致性,方便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好浇筑高度,同时可以在房屋主梁上焊一些钢筋头,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标记,确保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墙标高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用高压水泵对模板进行清洗,避免模板之间的缝隙影响到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另外,在进行一些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留出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柱子最好最梁底设置施工缝,板则需要选在1/3处留下施工缝,并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将施工缝的混凝土凿去,并将周边清理干净。
3.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的情况。在对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实际浇筑高度应当控制在3m以内,所采用的下料浇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较常见。以竖向结构作为施工对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将混凝土水泥砂浆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100mm之间,以实际浇筑高度为依据,适当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过合理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澆筑施工质量可靠。在振捣混凝土拌合物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变形或者移动情况,则必须要及时调整,确认修好后方可继续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针对柱子与墙体连接部位的梁板,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需要先对柱子和墙壁进行浇筑,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在浇筑梁板,这就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导致裂缝出现。
3.4 混凝土养护技术
养护手段是在上述技术手段实施完之后着手进行了一项过程,它的实施对于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效果具有关键意义。因此要确保养护及时全面,对于塑性达到标准的混凝土,要确保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内实施养护,具体措施是向混凝土表面洒水。而对于塑性低的混凝土,要采取喷雾喷水的手段进行养护。以上两种情况都要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为了降低混凝土开裂概率,相关技术人员还要采取草帘或麻片覆盖的方法进行进一步保障。
4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墙体是房建建筑的主要承重点,是保障房屋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在每个环节都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并对混凝土浇筑中常见的问题做好预防和质量控制措施,杜绝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和材料问题,从而保证房建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9(06):154~155.
[2] 刘建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刍议[J].四川水泥,2019(03):113.
[3] 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53+155.
[4] 张汶乾.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