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0-07-09 03:16刘燕洲徐瑗
北方音乐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戏曲文化遗产广西

刘燕洲 徐瑗

【摘要】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融入地方特色和戏曲文化的文化形式,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反映了民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特色,又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是各大城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但是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今这种地方戏曲類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渐趋衰弱,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尽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来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广西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笔者对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中出现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创新与传承的基本路径,希望能够促进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关键词】广西桂中地区;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226-02

【本文著录格式】刘燕洲,徐瑗.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效途径研究——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1):226-227.

引言

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其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愿景,同时也包含了融入每一位中华子民骨血中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实现文化复兴、加强文化自信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因此,对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便成为了当务之急。但是受社会客观环境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过程中与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形成了明显的冲突,这给其创新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本文针对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介

(一)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那些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候也为个人所当做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以及关于地方戏曲的各种知识体系、技能和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广西桂中地区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在这片土地上主要生活着壮族、瑶、苗、侗、仫佬族、毛南、回、京、彝、水等13个民族,秀丽的山川和浓郁的人文历史为地方戏曲文化的繁衍和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西桂中地区是指柳州市和来宾市,这里的戏曲地方特色突出,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桂剧、师公戏、侗戏等地方戏曲已经被收录到自治区级和市级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二、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中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一)消费社会与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冲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相对于新型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的市场就显得非常狭窄。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过程来看,消费社会与非遗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文化理念的冲突。从广西桂中地区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接班人不仅需要纯熟的技能,还需要品行端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寒。从这里可以看出,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的炼成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它需要人们在长时间的苦学勤练中去领悟,直到将这种精神深入到自己的骨血之中。然而,在飞速发展的消费型社会中,各种快餐文化带给人们的瞬时快乐让现代人津津乐道,与此同时,快餐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明显优于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这一冲突影响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传承。

(二)教育理念与传承方式的冲突

通过对广西桂中地区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方式的了解之后发现,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过程中的另一大冲突是教育理念和传承方式的冲突。

其一,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招生方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传承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技能时采用了传统的师徒制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中的人人都是天才、人人都有天赋的教育理念完全不符。

其二,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教学方式不符合现代教学方法。通过对广西桂中地区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员和师傅的访问可知,师傅面对学生常常很严肃,这样的形象不利于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会让一些本身爱好民间传统文化的人在学习时不能够准确地发挥出想象力,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当前的开心、健康学习的理念背道而驰。

其三,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传授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和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比如,曲调是当地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寻找到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口传并记录下来的,现在,这些老人都已去世,只留下影像资料。唱词是用当地土话进行演唱的,曲调内容都比较单一,唱词主要说明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耕种到收获的过程。这样的传授方式有太多的弊端,很难保证代代相传。

(三)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与现有资金的冲突

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中也是如此。然而在当今社会,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与传承方面都受限于资金。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也同样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追求、价值取向都带着更多的功利性,所以在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虽也有所关注,但并不是重点所关注的对象。因此,人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回收快、见效快的项目,在现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便形成了民间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与现有资金的冲突。

三、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探寻

(一)加强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广而告之是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创新与传承的主要途径。当今世界,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这些文化的不了解。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影响也没有走出家族、班组等小团体的约束,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懂得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传统文化之人越来越少,这种小范围的流传自然不能够与当前的快消文化相提并论。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让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被世人皆知,关键在于要加强其文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打好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让更多的人对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内涵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离不开民众的力量,因此,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对广西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宣传,让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得到扩大,为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够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对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资金投入

加强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资金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第一,加强国家政府对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资金投入。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中得出的智慧结晶,其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值得一个国家和民族进行继承和发展的。为此,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文化的研究、创新以及推广等;第二,应该引进社会资金,促进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比如:知名企业可以通过对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利用,构建企业文化形象,举行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形式的产品推介活动,或者以赞助的形式促进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三)完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方式

以广西桂中地区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中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就应该在保留传统传承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传承理念。

第一,可以让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老师傅广收门徒,进行一定范围的教学,让更多对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的民间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并学习这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并将其中的精髓部分传承下去。

第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让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教学之中,把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元素融入到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之中,使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相互融合,培养专业的传承人选,才能够让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能够在历史的淘洗中绽放出更独特的魅力。

四、结语

以广西桂中地区例的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实现我国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体现。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着创新与传承的困境,为此,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需要国家和社会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支持,对其进行教育方式的完善,以促使地方戏曲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詹绍文,吴思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秦腔保护为例[J].大众文艺,2019(22):2-3.

[2]王康锋,李荣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体育科技,2019, 40(5):80,82.

作者简介:刘燕洲(1968—),女,汉族广西柳州,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合唱指挥;徐瑗(1989—),女,汉族,广西鹿寨,助讲,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戏曲文化遗产广西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戏曲从哪里来
Task 3
传统戏曲
Tough Nut to Crack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