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敬干
在我看来,就目前的艺术市场来说,可谓充满了让人心惊肉跳的“易术”之术。何为“易术”?事实上,“易术”古已有之,即易容之术。易者变也,容者面容。顾名思义,易容:就是改变容貌的一种技术(当然也是艺术),是指经过一些化装或者带皮质的面具来改变面貌,再利用特定的药物改变其声音,将一个人从表面上变成另外一个人。事实上,古代的易容之术,走到今天已谈不上是什么稀奇事,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在现今大医院里设有的整形外科,就如同古之易容之术。医院里的整形暂且不说,单来说说在我们的另一行业里,即书画艺术方面的易容家、易术家、移术家、伪装家。
书画易术家的灵感,想必是从医院的整容外科那里得到的启发吧!在艺术品的伪装上、易容上,他们改头换面、移花接木的本事,已经是艺术品伪装成功率中,最见效益、最为普通、最好糊弄的一件事;易术之术,尤其在书画易术界,那是屡建奇功的一项外科技术。这么说吧,你要哪个朝代那是小儿科的事。易术的手法,易容的成活率。基本可以定點、定位到某个人的某个时期,无论宋元,不论明清。并且能做到来料加工,点菜式接单。
当医生在给一个人易容之前,大致需要以下的步骤:
一是倒出这个人的一个阴模;二是在阴模上翻出人脸真实石膏像;三是用塑性泥修正石膏;四是最终模型;五是吹塑做出面具;六是抛光、上色进一步加工。
当易术家对一件作品易容之前,大致也要做以下的步骤:
一是对近期市场上比较热门艺术家的作品一幅;二是直接对这幅画找高人高仿;三是某某社复印、再做旧;四是找到类似这幅画进行改款;五是伪专家题跋、真亲属讲解漂泊;六是出书宣传提前埋雷、为最后上拍做准备。这几项是书画易术家、易容家对艺术品整形前常规的,也是惯用的手法。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书画拍卖会,尤其是一些小型拍卖会上,经常看到似曾相识的东西,就是这个原因了。像洁之“四王”的工时敏、王鉴、王學,王原祁,拍卖行里永远是拍不完的。因为他们四位的作品无论是构图、布局、置景,在易术家的眼里是非常省心的一件事;他东挪西搬,拆敏补畢,不是个别的研究家、学者,你根本看不出来究竟是工时敏?还是王晕?春拍刚在北方相对过,秋拍它就流动到南方拍场;大拍它不当配角,小拍它是当然主角。于是,我们见过改制的齐白石,易容过的程十发,异术过的李可染,异化了的启功等等,那是遍地开花。总之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名家作品,一半来自这些易术家之手。他们异军突起,声东击西,用移术(南雁北飞:南方画家的作品往北送;北雁南飞:即北方画家的作品往南送。当然这里头也是要技术的,所以也叫移术)在易术世界里出入平安,长驱直入,无所顾忌。
事实上,艺术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阵痛期,抑或是疫情之后更需要挤掉泡沫?看到有些不怎么样的作品,都能在拍卖会上创造纪录,而拍卖行也乐此不疲地为这些没谱的记录呐喊时,买家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需要解除这种对当下艺术、收藏市场的将信将疑。拍卖市场的二十多年里,大家都目睹过这个市场经历的资产价值飙升后,不可遏制以及痛苦地回落。而综观现在的艺术市场,越来越呈现的现象,有着洁晰而令人担忧的疑似性。
对于艺术市场里的易术现象,目前还没有一针见效的办法,因为各大拍行都在忙着争上位,争第一、争奇品、博眼球等事务。也正是在这样无序状态的情况下,才让易术、易容家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现在好在有些拍行已经觉醒,源流有序加上学术高度成为他们对拍品的进阶追求。而更多艺术爱好者、藏家、收藏机构已经在资讯大潮中擦亮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