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华社摄影部 鲁鹏
5月10日,中铁电气化局工程人员在郑州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工地施工。目前,郑州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加紧建设,工程进入电气化施工阶段,计划2020 年底建成通车。(新华社记者 朱祥/摄)
报道工程建设类的新闻照片,大多体现写实风格,要么彰显工程设施的造型与气势,要么表现施工人员的艰辛与风采,在画面语言风格上容易落入“套路化”。这张郑州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施工现场的照片,却与以往的画风颇有不同,本应是喧嚣热闹的劳动场面,却释放出一种极具形式感和画面感的抽象审美趣味,令人耳目一新。
画面里上下区域的大面积暗部阴影,铺垫出简洁凝练的气氛。一条对角线走向的高光条带,由远及近剪裁出明暗反差,使整个画面布局既巧妙均衡,又富有动感。施工人员红黄蓝三色的着装,点缀了跳动的色彩和自然的活力。而人物的位置,也恰好安置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高光区域里的轨道设施,排列整齐,富有节奏,仿佛延伸出一条通往光明前程的阳光大道。工人脚下的路越走越亮、越走越宽,也使整个构图充满象征意义。
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其实,文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工地也好,工人也罢,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本是具象的自然风物,而这张别具一格的照片通过对比和反差等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升华出超越现实的抽象意境。通过光影布局、元素构成、形态秩序、色彩质感等摄影语言的选择和安排,让画面在形式上展现特定的美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情绪冲击,艺术化地表达了画面主题内容,外化出独特的美学意蕴,完成从信息传播价值到艺术审美价值的增值与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