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绍华
(大竹县竹林经营所,四川 大竹 635100)
随着我国环境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林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林业管理科学性、生态性,切实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从事人员工作研究重点。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林业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林业发展进程。基于这种情况,林业管理人员引入生物防治技术,深入研究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现实情况中的应用,争取能长期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影响,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治技术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新型病虫害防治手段,与传统病虫害治理手段相比拥有较强的环保性、安全性与科学性。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在林业治理过程之中,不仅将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还能切实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建设发展基本要求。生物防治技术本质上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消灭害虫,以此来减少药物使用对林木的损害。这样的防治手段不仅能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更能持续发展,节约成本,为林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提供坚实的基础。
以往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大多数是使用化学农药,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虫害,但是会对林木造成一定的损害,且会对土地资源、空气等造成一定的污染,不仅投入成本较大,不能取得预期经济效益,也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害虫天敌来形成天然的林业防护体系,利用更多微生物相互制约关系,创造天然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让林业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能促进林业生态系统平衡循环,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1]。
林业管理人员在选择树种的时候,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且在运输过程之中做好检疫工作。苗木检疫技术就是在苗木选择环节就对其进行病虫害预防措施,加强筛选健硕、无损害的苗木[2];同时,也在运输过程之中加强对其的病虫害检验,防止将有害的苗木带入到林业造成二次病虫害发生几率。在苗木进入林区的时候要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培育,防止“漏网之鱼” 携带的病虫害对其它苗木造成损害。在检疫期间,要做好消毒、防害措施,防止一些不属于本地的微生物带入林区,从而无限繁殖,进一步对林区造成损害。
微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等寄生性微生物来制约病虫害繁殖、生长[3]。以松树为例,松树最常见的病虫害是松材线虫病,这种病害会严重制约松树成长且繁殖能力强,利用化学农药很难在不损伤树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消灭,因此,可以使用白僵菌来抑制此病虫害的繁殖与生长。但是,在使用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时候,林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质检力度,在使用之前,要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估计,防止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会对林木造成另外的损害,形成二次伤害。研究人员要争取最大限度发挥生物防治技术的价值,同时也要减少森林资源的损耗。
除了微生物天敌防治手段之外,害虫还会受到捕食性天敌的威胁,林业管理人员合理利用生物链关系,不仅能有效抑制害虫对林木的损伤,也能促进林区生态系统循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对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就是采用天敌防护法[4]。在实施过程之中,林业人员要全面了解林区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昆虫天敌的引入,如啄木鸟、猫头鹰、周氏啮小蜂等,利用这些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且对林区没有影响的捕食性动物,以此来提升林区树木整体质量。以松树为例,在引入白僵菌的时候,林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针对现实情况,引入花绒寄甲,以此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损伤,还能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完善,保持林业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林业研究人员,要着重研究生物防治技术,逐渐完善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发展之中的应用,同时,也要加大防止由于引入昆虫天敌、微生物等对林业造成二次损伤的潜在威胁,这些都是需要林业研究人员当前和今后需要逐渐完善的研究方向。希望在未来林业发展过程之中,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既能解决病虫害问题,也能切实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