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合肥 230001)
十里九连圩排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县城以西,地处长江下游左岸支流得胜河以北,得胜河支流西马支河以东。十里九连圩排区位于得胜河流域,排涝面积21.56km2,涉及的外河有得胜河、西马支流,排区内现状有3 条主要排涝沟渠,即九连圩沟干渠、旱河、龙兴湖排涝渠。
十里九连圩排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低、中部高,根据区域地面高程、排区内排涝渠系分布以及《和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 年)》用地性质、道路规划,将十里九连圩排区分为西区、中区、东区三个片区,各排涝分区面积见表 1。
西区涝水现状主要通过九连圩站抽排入西马支河;在西马支河水位不高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九连圩站自排涵相机自排。东区现状无排涝泵站,涝水通过自排涵入得胜河,当得胜河水位较高时则无法自排。中区现状无排涝泵站、无自排涵,涝水通过旱河直接入得胜河,当得胜河水位较高时则无法自排,且有倒灌的风险,根据调查,2016 年得胜河洪水曾倒灌进入中区。
十里九连圩排区地势最低的是西区,西区地面高程8.2~12.6m;地势最高的是中区,中区地面高程9.6~20.1m;东区地面高程8.5~21.5m。按照地面高程最低的西区8.2m 考虑,若金河口闸闸上水位不高于7.3m,则排区即具有相机自排的可能。根据金河口闸闸上实测水位,分析得:汛期有自排的可能。西马支河入得胜河口现状无控制工程,水位直接受得胜河水位影响。此外,根据十里九连圩排区现状排涝工程多年运行经验,现状自排涵可以相机自排。因此,十里九连圩排区存在向得胜河、西马支河相机自排的可能。
表1 十里九连圩排区各排涝分区面积表
根据《治涝标准》(SL723-2016)、《和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马鞍山市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总体规划(2016~2030 年)》,以及排区排涝现状,确定十里九连圩排区自排标准是10 年一遇最大1d 降雨量1d 平均排除。
十里九连圩排区在非汛期(10月~次年4月)以及汛期得胜河不高的条件下,排区有自排的可能。将非汛期及汛期可以自排的时段,定义为“自排期”。
根据实测金河口闸闸上水位资料,结合地形地势及地面高程,分析得出:十里九连圩排区西区涝水在汛期得胜河水位不高于8.2m(扣除过闸落差0.1m,根据水力坡降推算至金河口闸上时水位为7.3m)及非汛期时有自排的可能;东区涝水在汛期得胜河水位不高于8.9m(扣除过闸落差0.1m,根据水力坡降推算至金河口闸上时水位为8.1m)及非汛期时有自排的可能;中区在汛期得胜河水位不高于9.4m(扣除过闸落差0.1m,根据水力坡降推算至金河口闸上时水位为8.5m)及非汛期时有自排的可能。即西区自排期为非汛期+汛期金河口闸闸上水位≤7.3m 的时段,东区自排期为非汛期+汛期金河口闸闸上水位≤8.1m 的时段,中区自排期为非汛期+汛期金河口闸闸上水位≤8.5m 的时段。
表2 各排涝分区汛期能自排天数统计表(1999~2016 年)
表3 十里九连圩各排涝分区自排模数表
根据统计分析,非汛期3 个排涝分区自排天数几乎无差异,区别主要在于非汛期。汛期各排涝分区能够自排的天数统计见表 2。
(1)非汛期最大1d 降雨量
得胜河流域内无实测雨量站资料,离十里九连圩排区较近的主要有含山、和城2 个雨量站,均具有长日降雨资料。十里九连圩排区距离和城站较近,且和城站资料系列较长,精度可控,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收集到的和城站1959~2016 年的实测日降雨资料,统计各年非汛期最大1 d 降雨量并汇总。
(2)汛期自排时段最大1d 降雨量
得胜河入长江河口建有金河口闸,金河口闸有1999~2016 年实测日均水位。根据自排条件,找出金河口闸闸上水位满足的日期对应的同日和城站日降雨量,汇总后降序排列,找出各年最大1d 和城站的降雨量。
(3)自排期最大1d 降雨量
对比同一年非汛期和汛期最大1d 降雨量,其中较大的值即为该年度自排期最大1d 降雨量。
(4)自排模数分析
根据设计排涝标准,排位第二的值(共计18 年)约相当于10年一遇最大1d降雨量,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得各排涝分区的自排模数,见表 3。
排涝模数对于确定排涝工程布局和规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理确定自排模数可以有效减少泵站开机运行时间,节省运行成本。常用的排涝模数计算方法有经验公式、平均排除法。本文以和县十里九连圩排区为例进行相机自排情况下排涝模数分析,分析了相机自排情况下排涝模数,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圩区地面高程越高,自排期越长,排涝模数相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