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IL-17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转归中的诊断价值

2020-07-07 06:15郑梓坤谢舒颖陈为铠郑拮兰黄娴婉
华夏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周血肺结核淋巴细胞

郑梓坤,谢舒颖,陈为铠,郑拮兰,黄娴婉

(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四科,广东 汕头 515073)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结核杆菌为一种放线菌目类型的耐酸致病菌,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可进入潜伏期,在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刺激下,结核杆菌可进一步侵袭患者肺部等全身多个器官,进而引起低热、咯血、午后盗汗等临床特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流理论认为结核病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而淋巴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在结核免疫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关于各种免疫细胞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回顾性研究越来越多[1-2],CD3+记忆 T淋巴细胞、CD4+细胞及相关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泌的IL-17细胞因子,被认为参与了机体炎性疾病的发生,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深入探讨肺结核患者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对于结核病的预防和诊治有着重要意义[4]。本研究为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3+细胞、CD4+细胞亚群与IL-17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本院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均签署纳入研究知情同意书。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3.40±14.62)岁;平均患病时间为(8.03±6.94)个月。对照组男 24例,女16 例;平均年龄( 40.20±12.34 岁)。两组血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基础指标

与实验组比较,*P<0.05

1.2 标本采集

于清晨采集静脉血 5 ml置于 EDTA-Na2抗凝管中,立即轻摇混匀,6 h内处理并行流式细胞学分析。另取3 ml静脉血,将其立即离心(3 000 r/min)后取上清液,放于-20 ℃的冷库保存待测,后期用ELISA法检测各组炎性因子水平。

1.3 监测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T 细胞亚群中CD3+记忆 T淋巴细胞、CD4+细胞、IL-17的水平。治疗组进行痰结核杆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D3+、CD4+、IL-17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在治疗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D3+、CD4+、IL-17水平变化

2.2 实验组痰结核杆菌检测结果

治疗6个月后有46例患者痰结核杆菌转阴(转归组),14例患者痰结核杆菌未转阴(未转归组)。转归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未转归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个月后,转归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显著高于未转归组(P<0.05)。 详见表3。

表3 转归组与未转归组的水平变化

2.3 CD3+、CD4+、IL-17水平与结核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行相关性分析可发现实验组患者CD3+、CD4+、IL-17是否达到真正均值与其预后有相关性(P<0.05)。

3 讨论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存在并寄生于感染宿主器官的肉芽肿巨噬细胞中。结核病的发病过程伴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慢性持续的刺激,使机体表现为一系列的炎性因子介导的持续特异性免疫应答。而相关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人体受到结核菌感染后,淋巴细胞的致敏性以及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结核杆菌经过被吞噬、处理、加工后,机体又可以进一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 淋巴细胞,让其致敏,进而刺激细胞产生相关免疫因子[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在治疗前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相对正常健康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初期的免疫T细胞水平、相关免疫IL-17指标低下,而经过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处于激活状态,进而抑制结核杆菌的感染。然而,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激活状态下,机体免疫T细胞对感染灶杀伤作用存在着双向性。在一定条件下,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可抑制感染灶进一步发生发展,而过度的应急反应则会造成周围组织的过度损伤。因此,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影响着肺结核患者的预后[7-8]。

人体内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依照其功能和表面标记可大致分为4个亚型: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杀伤性T细胞(Tc)、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其中CD3+为T细胞表面的共同标记,而CD4+则为Th细胞特定标记,CD4+T细胞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46例患者痰结核杆菌转阴(转归组),14例患者痰结核杆菌未转阴(未转归组)。转归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未转归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个月后,转归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IL-17水平明显高于未转归组(P<0.05)。实验组患者CD3+、CD4+、IL-17是否达正常均值与其预后有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机体内CD3+总T淋巴细胞的升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有效杀灭机体内结核杆菌。其中细胞亚群CD4+、IL-17细胞因子的升高可影响患者的预后[9-10]。

CD3+、CD4+、IL-17免疫指标在肺结核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动态变化可以有效地显示患者免疫功能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判断和了解肺结核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评估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11]。但进一步的细胞免疫分型、激活效应机制等尚未十分明确,值得临床、基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外周血肺结核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