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里没有偏见

2020-07-06 16:51李邑兰
新华月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童书抗疫绘本

李邑兰

一批抗疫题材童书正在进行一场全球漂流。其中有11本中国童书,它们被志愿者翻译成近20种语言,分享到生命树童书网,经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被推广到全球81个国家,供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免费阅读。

这是2020年4月2日启动的公益项目“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新冠疫情之下,成人世界充斥着怀疑、歧视甚至敌对,而这些童书展现了一个纯真的世界。

项目发起人张明舟曾是一名外交官,2018年当选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成了童书世界的“公共外交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1953年成立于瑞士苏黎世,是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非营利机构,它建立在反思“二战”的基础上,宗旨是通过高品质儿童读物促进国际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童书评奖“国际安徒生奖”,就是该联盟的下设奖项。

项目是张明舟2020年2月29日发起的。当时,不少国家已经出现严重疫情,张明舟往常每月的海外出差行程因此取消。他先是给武汉少儿图书馆寄了一千个口罩,又觉得这只是杯水车薪。

两段网络视频触动了他。一段视频中,小男孩急着想出去玩,妈妈说不行,外面有病毒。小男孩闹着说,我就要和病毒玩。另一段视频的主角是个小姑娘,她拽着妈妈的衣角,死活不让妈妈出门,说你要出去就感染病毒,全家人跟着完蛋,说的时候吓得脸都变色了。看完视频,张明舟苦笑:“一个孩子是真无知,另外一个是真恐惧。”

张明舟也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朋友转来的邮件,其中针对新冠疫情,有许多对中国的误读,张明舟觉得“不公平”。“如果能够做点什么工作,让大家相互了解,也许能够减少这种误会。”张明舟告诉记者。

“看了中国童书,无端的指责会变少”

2020年2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了一本少儿科普童书《新型冠状病毒走啦!》,张明舟得知这本书反响不错,好几个国家来买版权。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中国编辑学会少儿读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期刊协会“少儿报刊阅读季”组委会联合起来,准备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有爱,就有希望”抗疫童书出版及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这些都启发了张明舟,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起倡议,邀请童书出版社、作家、插画创作者把他们创作的关于新冠疫情的童书捐出来,同时向翻译家发出倡议,由他们来免费翻译这些童书,让各国孩子受益。

倡议发起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本来他预计,能征集十本书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下来了六十本书,报名参加翻译的更是达到四百多人。

张明舟迅速召集专家组,由国家少儿图书馆馆长王志庚担任组长,五位业界、学界资深专家一起,从60本童书中选出11本推向海外。“这是一次国际传播,要有好的故事性和艺术性。”谈到筛选标准,张明舟说。

2020年4月2日,11本中国抗疫题材童书在生命树童书网正式上线,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罗杰·米罗免费为网站设计了海报。此后,张明舟陆续收到了来自加拿大、斯里兰卡、美国、日本、伊朗、巴基斯坦、马耳他等国的积极反馈,世界最大的专业童书展博洛尼亚童书展的负责人专程给他打电话,希望将这些中国童书放到书展上介绍。巴基斯坦正义党宣传部长爱哈麦德·瓦希德还自告奋勇,当起了“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海外推广组的组长。不仅如此,瓦希德还组织本国志愿者,把这些童书翻译成巴基斯坦官方语言乌尔都语。

不断有国外的抗疫题材童书加入进来。张明舟介绍,志愿者们刚翻译完成一本来自伊朗的童书,叫《哈娜,我的英雄》。哈娜是一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她的叔叔特别好,从外地回到家中,请家里孩子一块儿吃东西,说有个神秘的“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地球了,大家要洗手、与人保持距离,哈娜照叔叔说的做了,但是别人都不把病毒当回事,陆续染上了新冠肺炎,只有哈娜没染病,叔叔称赞她是个小英雄。

还有一本来自塞浦路斯的童书《谁偷走了我的王冠》,以病毒为第一人称,给孩子们普及防疫知识:“我”就是新冠病毒,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以为没人能制服“我”。人类出手了,把“我”的王冠偷走了……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特别是孩子,没有受到太多文化、宗教的塑造,纯真的人感受力会更强。”张明舟说,“外国孩子看中国童书,就会对中国有一个美好的愿景,进而对中国文化各方面产生兴趣。这样的人多了,我想无端的谩骂、指责就会变少。”

如何让孩子理解眼前的一切

2020年大年初一,武汉因新冠疫情“封城”的第二天,身居武汉的童书作者陈颖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创作一本关于疫情的童书,用孩子的视角记录这座城市的遭遇,于是有了《等爸爸回家》。这是“全球抗疫童书全球互译共读”入选的11本中国童书之一。

故事两天写完,八位插画师接力画了17天插画。主人公“我”是一个爱吃棉花糖的小男孩,爱笑的爸爸是忙碌的医生。平常,只要桌上出现一支棉花糖,“我”就知道爸爸回来了。快过年了,爸爸早早答应要陪“我”一起留在家过年。不过,他接到一通电话后,匆匆收拾行李离开了家。妈妈告诉“我”爸爸离开的理由——“我们的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病毒”,这是一场跟病毒的战斗,那些被病毒入侵的人,需要勇敢的医生、护士,这其中,就有“我”的爸爸。

《等爸爸回家》像儿童版的封城日记。“当时大部分武汉人可能都在一种信息风暴的状态下,情绪也在一個风暴的状态下。”陈颖梳理了两个多月以来看到、听到的故事。他的同学中,就有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还有人经历了父母双双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悲剧。

可是怎么让学龄前的孩子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陈颖和同事们觉得,讲故事是最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家庭、亲情的牵绊,能最直接地带来孩子情绪、心情的变化。“因为他可以带入,会感同身受,至少会从某个侧面、某个情感开始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在家隔离的日子,陈颖不停创作童书绘本。写完《等爸爸回家》,他和同事们又推出了姊妹篇《妈妈的秘密》。故事背景放在战疫后期,方舱医院建立起来的时候。护士妈妈要去前线了,她叮嘱女儿,一定要瞒着外婆。外婆老了,有点犯糊涂,有时候会把外孙女当成自己女儿小时候。

妈妈跟家里通过一次电话,说只要樱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小女孩天天盼着樱花开。有一天,武汉下了大雪,当晚外婆就坐在小姑娘的床前给她唱儿歌,迷糊中,小女孩以为妈妈回来了,她是听着妈妈的歌声入睡的。鹅毛大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清早,窗外家门前的那棵树上挂满了雪,看上去就像开满了樱花,童书的最后一页写道:“武大的樱花全开了,那就是希望。”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不久后,陈颖和同事们走访了三十多个医护人员家庭,给他们送去了《等爸爸回家》和《妈妈的秘密》,也邀请这些家庭录制视频,互相对家人表白。他发现,三十多个家庭的故事都非常相像,大部分奔赴一线的人,最初都是瞒着家人的。后来在相互的表达里,守在后方的家人才表达了对前方家人的担忧,此前只能不断祈祷他们平安。

作为童书作者,陈颖希望这样的童书能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种子里最好有奉献、感恩,还有勇气和爱。”

“一棵树一棵树地拥抱”

比起陈颖的作品,童书作者兼插画师高婧笔下的“边城”生活,就显得平静许多。高婧生活在广西防城港,是南海边的一个小城市,从她家阳台望出去就可以看到海,和她后来在童书里描绘的一样。

以往春节,高婧通常回山东老家过年。与很多在外漂泊的人一样,她回老家也忙于走亲戚、和老友聚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2020年春节,她和丈夫、三岁的孩子、双方父母,一家七口全待在广西家中,朝夕相处了三个多月,这是“多少年来没有感受到的幸福时刻”。高婧在家画了几本书,和爸妈研究烤面包、磨咖啡,还学会了做几道泰国菜。

疫情初期,因为家里人比较多,三岁的孩子有这么多人陪着一起玩,并不觉得孤单。随着疫情发展,孩子脑中的问号越来越多。他常常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问妈妈:“我可以下去滑滑梯了吗……”高婧决定以儿子为原型,用绘本的方式解答他的困惑,于是有了《不一样的春节》。

故事是在晚上小孩睡着后写的,凌晨写完。之后,高婧用了两天时间画完所有的绘本插图。它围绕小主人公“为什么不能出去玩”的疑问,描述了2020年中国人在新冠肺炎病毒突袭下非同寻常的春节景象。高婧同样用孩子的视角,先讲到外面有人生病了,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病,再开始介绍病毒。她表示,绘本前面几张灰暗调子的图画,除了表现病毒的可怕,也渲染了人们不知所措的茫然状态和内心的灰暗。回到家里的场景,她改用明亮的色彩,这也是故事主人公感受到温暖的地方。绘本中,空无一人的海滩和小主人公与小伙伴田田一起挖沙子的图前后呼应,高婧想表达一种期待。“其实画的都是日常的场景,但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就显得格外令人珍惜。”

绘本中窗外的海景、门口的海滩和跨海大桥、楼上的护士长阿姨是高婧身边真实存在的。最初的绘本里爸爸没有出场,后来根据出版社的建议,高婧加入了爸爸作为志愿者的情节。故事里的爸爸告诉孩子,口罩不够用了,要留给更需要的人。真实生活中,高婧的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年初一就加班加入到抗疫工作中去了,做志愿者的其实是高婧,她在社区里负责给进出社区的人量体温。

配文的插画改了好几版,在最终的版本里,高婧画笔下,这些更需要口罩的人,是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执勤的警察。医院治病救人的场景,是她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画面里,医生正在紧张救治一位成年病人,一旁的病人妈妈已经年老孱弱,她依然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高婧最近应出版社邀请,在给一本小朋友的抗疫诗集画绘本。小朋友的诗都很纯真,也非常直接,比如一位8岁孩子写的《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去圆明园,把东西南北逛个底朝天,再一座山一座山地奔跑,一棵树一棵树地拥抱,一棵芽一棵芽地问好。”

“疫情让人回归家庭”

当五岁小男孩小坡用直尺量过自己的家后,发现家里其实很大——竟然有九千毫米这么长,有五千毫米这么宽!因为父母感染新冠肺炎住院,小坡和九岁的姐姐被隔离在家,每日由社区阿姨给他们送来饭菜,放到家门口。姐弟俩把自己想象得如同蚂蚁一样小,在“辽阔”的家里,为了取到门口的饭菜,他们要进行一场冒险旅行。

他们穿过积木城堡,走过遗忘乐园——那其实是家里落灰的沙发背部。在那里,小坡找到了妈妈的发夹。“妈妈味儿”,小坡和姐姐都使劲儿闻了闻。他们已经和妈妈分开十天了,这个味儿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闻了又闻,很怕自己遗忘掉。

这个细节让张明舟红了眼眶。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妈妈好不容易蒸了一锅馒头,他总要悄悄地一个个掐去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趁妈妈不注意,再放回锅里。这些淘气的细节,随着年岁增长,散发出动人的活力。

终于,姐弟俩“旅行”到阳台上,他们发现去年冬天种下的波斯菊种子已经发芽了。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了。因为妈妈离开的时候曾经说过,他们会和春天一起回来。

这是童书《九千毫米的旅行》里的故事,作者张晓玲,生活在南京,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童书作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坡和姐姐的故事,就是以她的两个孩子为原型创作的。这是“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公益项目中最受欢迎的童书之一。

那段时间,张晓玲居住的小区每个家庭都领到一张出入证,社区规定,每个家庭每天只能出去一次,一次只许一人出去采购东西。哪儿也去不了的日子,张晓玲的两个孩子每天就在家里玩过家家。他们把家想象成一个冒险王国,坐在楼梯上,他们就想象坐在高铁上一前一后飞驰;把小积木搭起来,他们就说这个是城堡,进行各种角色扮演。创作童书时,张晓玲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孩子们这些过家家记录下来。

张晓玲曾经每天看到各种坏消息,最让她难过的,是因为这场疫情,很多家庭破裂了,或者从此不那么圆满。她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糅进了绘本故事里。“我最终想表达的就是回家,这次疫情让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回归了家庭,更加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她告诉记者。

家里的两个孩子是张晓玲的第一读者。但她笑称,“他们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她常常会给孩子们编各种各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姐弟俩,这只是她编的众多故事中的一个。

《九千毫米的旅行》其实是一个有些悲伤的故事,小坡和姐姐给爸爸打电话时,听得到爸爸的咳嗽和沙哑的声音,爸爸的病情并不明朗。

但小坡和姐姐依然樂观。张晓玲在绘本后记里写道:“无论日子如何困顿,空间如何逼仄,都困不住孩子的想象力和涌动的生命力。”

(摘自5月28日《南方周末》。作者为该报记者)

猜你喜欢
童书抗疫绘本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绘本
绘本
绘本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童书与童年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