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中)

2020-07-06 16:40刘绍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5期
关键词:种子教学模式课堂

刘绍文

作为一所边远农村小学,从化区良口镇第二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观念较落后,教学手法较单一,教学资源较为稀缺,教学力量偏弱,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乏有效监管和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存在一定差距。

2017年,学校成为广东省教育厅以信息化推动义务教育改革的从化区第一所实验学校。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授叶惠文教授“三环四得”教学改革基础上,广东省教厅基础教育信息研究院的林君芬博士提出“爱种子”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互联网+”“爱种子”教学平台,以创新思维创新教学新模式,把基于平台模式的省名师团队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效共享,通过学案设计和小组共同学习等手段,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了农村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一)“爱种子”创新模式目标与内涵

1.开创“三创新、实现两目标、紧抓一核心”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与教资源设计与体系创;新教育供给侧服务体系创新。

两目标:一是“互联网+”教育思想建构新模式、新应用和新业态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与优质发展。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会学习、合作学习、协同学习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塑造新型学校。

学与教资源为核心:用“互联网+”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创新建构学习与教学课程资源和教学演绎资源的新体系,解放学与教的生产力,提升效率和效能。

2.内涵:“I-SEED”的“三环四得流程”(见图1)

采访中,健谈的李醒彬对“竹文化”引领下的“爱种子”教学有着独到的感悟。他说,竹子高节,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茂,坚贞、刚毅、挺拔、清幽。竹子虚心,挺拔向上、高耸入云。在他看来,教育的归宿,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回归到教育教学上,就是做“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教研”。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有个性、有特点的“竹子”。

(二)“爱种子”教学模式的实践

第一阶段: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從我校的英语科开始,落实由华南师范大学叶惠文教授提出的“三环四得”教学改革新模式。着重解决教师的平台使用的问题。在完成学校的教学平台和校园网络配备的基础上,利用互动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三个环节,从而“学得”和“习得”知识,通过自我反思,师生、生生互评,从而在评中得到知识(“评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主导、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完成“教得”的过程。

广东省教厅王创副厅长、朱超华副厅长、陈健副巡视员、方树生处长、赵琦副处长等多次到学校调研指导,对学与教的信息化融合给予充分肯定。实验从我校的英语科开始推广到从化区4所农村小学的语数英三大科目。2017年12月28日,省教厅王创副厅长、朱超华副厅长亲自为我校颁发广东省教育厅以信息技术推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学校的牌匾。

第二阶段:2018年9月至现在,落实由省教厅基础教育信息研究院的林君芬博士结合叶惠文教授提出的“三环四得”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的“爱种子”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学校由4所增加到24所,基于学习分析的掌握式教学模式(“爱种子”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交互技术,运用教与学大数据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情、学情的精准反馈,发现问题,借助适应性教学和诗配性资源优化教学策略,使绝大多数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每环学习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学生反馈数据信息,获取学生困惑与问题,教师逐环主导、指导与施教,形成知识螺旋式递进,逐层深化能力。我校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组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带领下,依据学科特色不断完善了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三大板块,依次构成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2019年9月18日,我校作为六个主会场之一承办了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国家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同志、广东省教育厅基信处副处长赵琦同志等领导到我校观摩了“爱种子”的课堂教学,并对这一教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会向全国推广。参会的还有广东省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潮州等市的教育局领导及从化区温泉镇、良口镇、吕田镇各学校骨干老师共约160多人。《广东教学报》对我校省现场会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实施“爱种子”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学校有3个省级、1个市级和11个区级课题立项,我们教师6篇论文在《广东教育报》上发表,1篇在《第四届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上案例集》收录,1篇发表于《校园英语》,论文和案例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有53篇。同时我校作为省“爱种子”模式的代表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做经验介绍,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教师是一颗思想的种子,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爱种子”教学模式研究中,李醒彬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致力于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学习共同体。

1.不一样的教师

李醒彬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深谙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却从不“纸上谈兵”,因为,再好的理论和经验也得经受实践的检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他潜心思考:如何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协同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理念,逐步内化为教学行为。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悄然发生转变。

转变教学思维: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驱动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与协同学习,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数据指导教学;二是信息化深度融入学科教学;三是跨学科教学;四是教与研融合教学;五是“爱种子”模式重塑新型教师:以教师为主导,研究精准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与方法。

通过课堂收集的大数据,研究并开展用数据指导教学,使教师提高基于反馈数据指导教学的能力,开展精准指导学习,让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开展合作互动、协同学习、探究学习,腾出时间研究教学,关注学生,关注个性化,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因校制宜,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利用微信平台、QQ、电子邮件以及钉钉网络学习平台,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解疑、争辩、评价,共同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同时组建年级备课群,提高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水平。

在“爱种子”平台上备课,学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点点用”“改改用”“创创用”三个层次教学。“点点用”就是直接使用平台提供的导学案进行教学;“改改用”是教师根据平台提供的备课模板,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改动与完善;“创创用”则是最高层次的备课,需要在深刻理解模式要求的基础上,对各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设计。教师们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让课堂内容实现不断的“升级换代”。

2.不一样的学生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他的学养、品德、人格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言行。李醒彬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者的最高境界,并为此不懈追求。他引领教师思维、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带动学生思维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践行“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学习、协同学习转变。整个过程学生都在一种自觉的、同伴互助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变得更主动、更积极,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模式形成常态,学困生也变得阳光自信了,同学之间互学、互评,在小组同学的相互帮助下,共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

因生制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按照“1+2+1”原则(每个小组安排一位尖子生,一位学困生),重视小老师(尖子生)队伍的培养,让小老师具体负责小组内学困生的辅导,检查小组内同学完成自主学习单的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小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课堂中,由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们进行“T”字型小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再由小组长统筹答案,利用每个学生都配备的应答器或“平板电脑”上传到平台上,老师能够实时了解到学生对课堂的掌握情况,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良和课堂辅导。

在“爱种子”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个体学习,“爱种子”模式强调学习共同体;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主要是教师教,“爱种子”模式课堂主要“兵教兵”;传统教学模式依靠教师经验教学,“爱种子”模式依靠的是大数据指导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利用测试检测,“爱种子”模式主要利用课堂检测。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听讲、阅读、视听和演示是被动学习的方式,而讨论、实践和传授他人是主动学习,显而易见,在“爱种子”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开展主动学习活动。

一是学习兴趣增加。名师团队设计的学与教资源不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而且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组的共同学习和共同展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二是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帮互助学习能力明显提升,涌现出良好的“兵教兵”现象。有助于培养班级积极向上、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氛围。

3.不一样的教研

李醒彬说,生命因奋斗而精彩,思想因交流而丰富,信念因磨砺而坚韧。他以“爱种子”教育思想为内核,建立教研新模式,教与研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三环四得”教学模式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叶惠文教授提出的课程改革新模式,叶惠文教授到我校对教师们进行理论培训共十多次。主要培训内容有:现代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模式、“三环四得”教学模式基本理论与方法培训、“互联网+”教育相关理论与方法、“三环四得”教学模式的机理、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的学与教的指导建议等。

在边学边教的过程,叶教授实行蹲点指导,随时关注实验教师的课堂实践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让教师们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使教师们尽快适应课改新模式。

省教厅基信处林君芬博士是“爱种子”教学模式落地的设计者及名师资源团队的组织者,我校多次邀请她到校对教师们进行学科模式落地课堂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爱种子”模式与学科教学、“爱种子”模式学与教应用、“爱种子”各环节学与教过程的教师作用、“爱种子”各环节学与教过程的学生学习作用。

建构基于“爱种子”教学模式教研学习共同体,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形成了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机制,促使种子示范校带动种子实验校,名师团队指导区域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带动核心种子教师团队,核心种子教师团队影响级科教师,通过培训讲座、集备磨课、优课展示、研讨沙龙等方式,研究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研,实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

语文学科注重教骨干师的培训,让“爱种子”理念深入心中。采取外请专家培训、校内培训相结合。以名师引领,搭建教学平台;积极开展区内外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参加各级教学技能比赛,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开展异地送教活动和异地讲座活动,分享“我与‘爱种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爱种子”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一部分学生的性格也得到了改善,原来不想学、不愿开口、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平臺资源的吸引下,也开始跟着平台大声地跟读,认真观看微课。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帮互助学习能力明显提升,涌现出良好的“兵教兵”现象。

数学学科以“互联网+”“互动探究”课堂教学为阵地,探索“可视化”“趣味化”和“整合化”相结合的数学课堂,用充满动画、趣味、情节、互动的微课教学,代替教师讲解,使课堂教学充盈了生活、趣味气息,洋溢着浓厚的师生情谊。“教育就是迷恋”“主动成就互动”“为课堂提速”、主动学习和互动探究成为数学课堂的独特风景,小组展示和多元化评价让思维可视化,数据收集和分析给数学教师提供灵魂和大脑,是每个阶段的教学改进和课堂辅导的根据。尊重成长是对数学的独特理解,清新灵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迷恋数学课堂。

英语学科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驱动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与协同学习,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整个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主动、合作和协同学习,在每个学与教环节,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分析反馈问题,把学生在学得、习得、教得和评得过程的困惑、应用和理解等问题充分暴露给教师,让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问题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把每个学生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问题全面、完整记录下来,形成个性化学习评价,给教师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开展因人施教,更好地关注后进生和学困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教改带来的深刻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爱种子”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师生变得与以往“不一样”了:学生更加自信、乐学;教师更加专业、善教;课堂更加生动、高效;学校更加有品格、有质量。

春华秋实,竹子历经风雨的洗礼,发芽破土,茁壮拔节,蔚然成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来,“爱种子”教学实验探究的师生,播种理念,收获思想;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汗水,收获希望。作为实验的第一颗种子,良口二小的教改经验得到广东省教育厅、项目组的极大关注。

2020年1月20日上午,“爱种子”模式两个试点区——广州市从化区和清远市清城区的骨干教师们,在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叶惠文教授的带领下,在以“竹文化”为校园文化的良口二小,总结“爱种子”项目2019年推广应用情况,谋划新年计划,并作为广东省农村学校的代表,推广“爱种子”模式研究过程的工作规范和成果。

猜你喜欢
种子教学模式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欢乐的课堂
桃种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可怜的种子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