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音乐家譚盾的《武汉十二锣》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首演,令欧洲观众落泪。当时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盼疫情早日平息,带着《武汉十二锣》回家。
4月12日,在武汉解除封城的第5天,谭盾实现了他的心愿,《武汉十二锣》回家了,但没人想到是用这样的方式。这是一场真正的“云上交响”。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法国、韩国、挪威、德国、以色列十国的艺术家,于武汉、上海、纽约三地,通过5G技术在线联袂演奏。
“十二锣”上“云端”
演出一开始,乐手在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敲响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传递2400年前的声音。钟敲了整整12下。谭盾说,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以12为一循环,12响代表着祈福美好,共振生命。
编钟声渐远,谭盾走上指挥台。在这个位于上海的实景环形舞台上,只有“十二锣”中的六面锣,另外六面在“云”端,透过舞台上的屏幕呈现。纽约和上海的锣,遥相呼应。接着,谭盾“云指挥”位于纽约的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家,古老的中国旋律从琴弦上流淌出来。
谭盾曾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进行楚文化研究和展示,对湖北的古乐、古文化很有感情。在纽约飞往布鲁塞尔的飞机上,他不休不眠,创作了《武汉十二锣》。
作为中国民间特色打击乐器,铜锣是最早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中国乐器之一。谭盾说:“锣声是中华民族的声音,可以是辉煌灿烂的,也可以是抚慰心灵的。我觉得,《武汉十二锣》在演出时,能让欧洲观众落泪,能引起世界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锣声包含着心灵的感悟、精神的安慰、信仰的支撑,它唤起了人们对武汉的牵挂。”
“我的观众在社交网络”
谭盾的微博几乎每日更新,他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更新频率也颇为频繁。拥抱社交网络的前提是,“我的观众都在社交网络上”。
“虚拟世界太伟大了,我发现那其实就是未来。”他有很多在网络上的计划,比如“下一步我要成立网络交响乐团,手机打开,大家可以互动,可以排练,可以切磋”。
谭盾大胆设想,拥抱创新,借助于此,他想要呼吁的是古老的传统。他想利用社交网络,呼吁人们保护水源、不要随地吐痰、尊重传统、尊重信仰。“我可以说有些中国的传统现在完全死了,你要激活,一定要激活,不要在仓库里摆着。”
说来有意思,谭盾保持年轻的秘诀也与古老的传统有关,五年来,他的早餐都是“老三色”,一碗黑木耳、一碗蛋白、一碗西红柿。“我在秦始皇的幕僚李斯的日志里看到,秦始皇认为黑白红是老三色,这三种颜色是不用染的,黑土、白土、红土……它跟生命有关。”
音乐界的马可·波罗
尽管谭盾很早就成名,早在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他利用湖北编钟创作的《天·地·人》就已经拿到了当年的格莱美音乐奖。但这位古典音乐家仍然是借由更大众的艺术形式——电影才被广泛知晓,他为李安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卧虎藏龙》创作了电影配乐,并最终获得了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同时,《卧虎藏龙》里的多首乐曲获得了第44届格莱美奖的四项提名,美国媒体这样评价谭盾的作品:“轻而易举地将古典音乐与亚洲的感染力结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谭盾如此地看重东方元素,与他的旅美经历不无关系。他承认他并不想成为既不是东方作曲家,也不是西方作曲家那样的音乐人。他的野心在于更想成为一个打破所有边界的天下作曲家。
谭盾将自己比作马可·波罗,这和他曾经酝酿15年的歌剧作品同名,在创作《马可·波罗》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世界不只要看中国形式上的东西,更对中国的哲学、中国精神感兴趣。这部写意歌剧要把昆曲与西方歌剧艺术融合起来,他说:“我们如今做东西方戏剧的结合,在为歌剧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是希望吸引世界的目光,让西方人也来关注东方的戏剧魅力,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传承吧。”
(综合《解放日报》《经济观察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