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被称为“手球之乡”,现如今安徽省高校手球运动队在全国各地高校中的发展也越来越居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相关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逐步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于命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寻安徽省高校手球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安徽省高校 高校手球运动 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01-0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安徽省现具有三所高校拥有招收高水平手球运动员的资格,分别是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本文就这三所高校手球队展开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
二、讨论
(一)安徽省高校手球队教练员执教水平
经过调查走访中得知安徽省高校手球队的教练员都拥有着较高的大学生手球训练执教能力,在理论基础上也有着坚实的学识基础,在比赛场上更是拥有极强的临场战术指导能力。
(二)安徽省高校手球队教练员的现状
安徽省三所高校,男女队一共六支运动队,教练员共有4人,年龄大部分在45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9岁,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手球队教练员都偏年轻化。为今后安徽省高校手球的发展和普及注入了新鲜血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实地考察得知,安徽省高校手球队教练员都具有较长时间的运动经历,基本都经历过系统专业的手球训练。这种高强度、高水准、高系统的运动训练经历对于在高校中的执教能力具有提高和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安徽省高校手球队的运动员现状
三所高校在校手球运动员训练态度积极认真,特别是大一的运动员对于新的训练生活、新的教练、新的训练体系具有很强的期待性,所以训练的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对于大二大三的师哥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心理,在大学手球训练教学比赛中可以很好的相互练习、相互锻炼、双方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安徽省高校手球队训练条件现状
开展手球专业性训练必须要求拥有专业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设施,应对天气变化原因必须要有室内手球馆才能维持每天必备的训练。并且,也要拥有较好的手球和训练障碍设施来进行系统的训练。经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徽师范大学拥有标准的室内手球场,但是在一楼会在下雨天受到一些回潮影响,会使场地变得较为湿滑,影响运动员训练时变相和起跳动作的衔接。合肥工业大学的手球场地则是位于体育馆的二楼,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合肥师范学院招收手球特长生起步较晚,没有良好的手球训练场地供运动员训练,手球课则是会排在篮球队训练后在篮球场进行训练,训练场地较为紧张。安徽师范大学还拥有专门的健身房和田径场供运动员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三所高校高水平手球运动队都具有良好的训练场地和设施,质量都很良好,这也为高校运动队日常高强度手球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条件。
(五)安徽省比赛对于安徽省高校手球队的制约因素
如今安徽高校手球的比赛除了一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手球比赛和四年一届的安徽省运动会其他没有任何常规比赛举办。现今,一年一次的安徽省常规比赛也取消,这大大减少了安徽省高校手球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锻炼吸取经验的机会,这也同时制约了安徽省手球的普及和發展,对于未来的安徽手球发展只能起到制约作用。比赛较少,各个学校自然会减少高水平手球运动员的录取量,这对中国手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结论
(一)手球比赛举办较少
安徽省内高校手球的比赛除了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可以参加,其余没有任何比赛开展,这对安徽省手球的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应该增加安徽省内大大小小的常规比赛供高校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也可以推动安徽省手球的发展。
(二)缺乏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高校
安徽省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学校还是少之又少,应该多加大手球的宣传力度来让越来越多的高校招收手球高水平运动员,从而增加安徽省高校手球运动队的发展。
(三)学校缺乏手球发展经费
安徽省高校手球运动队主要的经费是由学校进行拨款,对于运动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现今三所高校的经费不足,出现了经费短缺、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拨款的现象,对于高校手球发展影响巨大。
(四)教练和运动员心理方面的影响
高校教练员所承受的比赛任务和比赛责任较重,运动员备受日常学习和毕业的影响,训练质量相对较低。
(五)学校对手球重视程度较低
目前学校对于手球还不够重视,应该多打比赛,大力宣传普及手球。
参考文献:
[1]郭礼,李征.普通高校开展手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126-129.
[2]李典.第 20 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中国女队攻防表现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93-96.
作者简介:
祁霞(1976—),女,安徽定远人,大学本科学历,任职于合肥市青少年体育学校,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手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