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2020-07-06 03:25张学昌
关键词:资源共享

摘 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明确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构建“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框架,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协同推进“两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资源共享;主体合作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0)04-0056-09

收稿日期:2019-01-12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0.04.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10108);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课题(MYJS201930);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英才”培育计划项目(2018XSYC04)

作者简介:张学昌(1989-),男,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文化发展。

引 言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则乡村兴。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乡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目前,乡村理论宣教需优化方式方法,受众面和影响力仍需扩大。古建筑、传统戏曲、传统工艺、家谱、家训等文化遗产需要挖掘保护,“千村一面”破坏了传统文脉;乡村居民文化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偏低,知识普及和文化涵养仍需加强;传统陋习、非法传教等加剧了文化安全风险,造成文化品牌不强和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人才流失严重等,突显出乡村文化发展在思想政治引领、特色文化传承、文化生活水平、文化活化利用、文化人才队伍上的短板。对此,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两种应对策略:一是“内力”驱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优化乡村文化供给方式[1],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农耕文化传承功能,重塑现代文化产业、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等[2],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3],形成以农民为主体[4]、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乡村文化振兴格局;二是“外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构“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5],协调、运用城乡社会治理资源[6],化解城乡文化冲突,以城带乡,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7]。研究者们关注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性,需要“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对“内力”的专门性、系统性研究较多,但对“外力”的研究相对不足,大多只是附带性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如何更好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地推動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选择。

一、文化振兴的框架设计

(一)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性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之策。马克思主义指出,伴随大工业的发展,城乡日益分化和对立,城市不断扩大规模和增强发展能力,乡村的劳动力、资本等发展资源则被城市大量抽取,从而“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8],“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9]。“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10],才能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渐成熟。目前,党和国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11]。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乡关系下城乡发展的新模式,是高层次、全方位、均衡化的发展。一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通过城乡利益互联,超越现代社会转型中城乡利益分化、城市单向抽取乡村发展资源的刻板逻辑,增强城市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乡村发展的动力。二是以共同繁荣为目标,让城乡在有效互动中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在保持城乡特色差异的同时,缩小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三是以全面融合为手段,将以往“发展轨迹城乡分割,发展速度城快乡慢”的局面转变为“发展轨迹城乡相交,发展速度城乡协调”,打破制度、设施、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才、市场、品牌、价值等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障碍,城乡文化发展参与主体各施所长,凝聚合力[12],形成城乡发展“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格局,实现全过程、全方面、互动性融合。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部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文化不过是那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13]。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体现,可以将“恋土重乡”“家庭为本”“尊祖尚孝”“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等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渗透到乡村居民的生活中,帮助他们在满足特定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赋予生活以充实的内在意义,形塑他们协力振兴乡村社会的文化心态和行为模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提供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发展中要协调好城乡文化发展关系,以城带乡,把城市里创造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乡村,“帮助农民上升到城市的水平”[14],逐步弥合城乡之间的文化鸿沟。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破解乡村文化发展问题的可行举措,有利于借城市之力补齐乡村文化发展短板,增强乡村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力和资源支持,提升乡村文化发展的综合能力。二是推动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城乡文化发展的关联性和协调性[15],让城乡文化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兼容性互动模式下协力解决各自面临的深层次发展难题[16]。三是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利抓手,有利于推出乡村文化精品力作,让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同等质量的公共文化资源,让乡村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改善乡村居民精神风貌,壮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振兴的目标原则

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来看,乡村文化振兴应充分借鉴城市文化发展经验和成果,增强乡村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减缓直至消弥城乡文化冲突,更好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不断提升、个性发展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用优秀思想观念引领人、人文精神感召人、道德规范规约人、文化产品滋养人、文化氛围陶冶人,充实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使乡村居民在共享多样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文化素质普遍提升、精神风貌显著改善,使乡村在解决文化振兴难题的过程中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焕发乡村文明的时代新气象。为此,应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民为中心。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化抵制和消解负面文化,提升乡村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切实反映、满足和协调乡村居民的多样文化诉求。(2)依法推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乡村文化振兴问题,政府和公检法机构要带头守法、严格执法、积极普法,各主体依法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共同为乡村文化振兴营造公正合理的法治环境。(3)有效互动。明确各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做到顶层设计合理、领导有力、保障充分、动力强劲、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切实有效,避免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者“唱独角戏”、受益者“冷眼旁观”。(4)智慧管理。建立大数据平台,对各主体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振兴过程的信息数据进行系统挖掘、积累整合、智能分析并合理反馈给各主体,消除各主体间的信息孤岛,提高各主体参与振兴决策的科学性,并促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便捷化、文化振兴管理精细化。

(三)文化振兴的实施框架

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来看,以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见图1),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第一,在城乡文化环节相嵌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使乡村文化的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还需要使乡村文化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既优化乡村文化结构,使之成为兼具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文化精品,又要促进文化生活提质、文化活化利用,将社会效益放到首位,充分实现乡村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紧抓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思想政治引领上,保证乡村文化振兴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在乡村人才培育上,克服乡村文化振兴人才不足的问题,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才动力。鉴于此,可以通过城乡之间强化乡村思想政治指引、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加强乡村文化活化利用、优化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等环节相互嵌入,共促乡村文化振兴。

第二,在城乡文化发展资源共享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城乡文化发展可依赖的资源配置不均是我国城乡文化长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城乡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水平不均,乡村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不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不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不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不高;城乡文化发展的技术水平不均,乡村文化发展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现代科技运用不足;城乡文化发展的资本分布不均,乡村文化发展的资本较为缺乏;城乡文化发展的信息分布不均,乡村获得文化发展信息的能力不足;城乡文化发展的人才分布不均,乡村文化人才大量流失;城乡文化市场的发育水平不均,乡村文化市场发育不全;城乡文化品牌建设的水平不均,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的水平较低;等等。鉴于此,可以在城乡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技术共使、资本共享、信息互通、人才共育、市場共用、品牌共创、价值互鉴等,使城乡充分共享文化发展资源。

第三,在城乡文化发展主体合作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城乡文化发展主体主要由党组织、政府、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社会组织、城乡居民等构成。其一,党组织是城乡文化发展的领导主体,基层党组织是其基层力量。其二,政府是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的行政主体,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抓手,为城乡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和制度供给,服务于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其三,企业是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的市场主体,以活化利用城乡文化资源为主要抓手,为城乡居民提供文化消费品。其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城乡居民是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的主要社会主体,其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连接政府与城乡居民的纽带,既贯彻政府的文化政策,又组织城乡居民自发开展文化发展实践;社会组织是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社会主体,可以调动各领域、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发展;城乡居民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鉴于此,可以推动城乡之间同类型文化发展主体的互动合作,以及不同类型文化发展主体的互动合作,壮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

由于实践条件不同,乡村文化振兴过程各环节中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重点也不同(见图2)。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推动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有序参与。二是传承发展特色文化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价值互鉴、人才共育、技术共使、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合理参与。三是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制度协调、设施均衡、服务均等、人才共育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四是加强文化活化利用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资本共享、市场共用、品牌共创、信息互通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稳妥参与。五是优化文化人才队伍环节,资源共享的重点是人才共育、制度协调、信息互通、技术共使等,做到在党的领导下、企业主导下多元主体合作参与。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为抓手强化乡村思想政治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强和改进乡村宣传思想工作,组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互联互帮、互动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乡村居民思想。(1)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动。建立结对双方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和联动工作机制,双方基层党组织互派干部交流任职,共同优化乡村宣传思想工作方案,传播城乡区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并以加强农民工党建为抓手,结对双方基层党组织共同选拔、培养一批留乡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公益事业的返乡优秀农民工,宣传他们将“乡村振兴梦”与“个人致富梦”相统一的典型经验,引导激励优秀农民工返乡推动文化和社会发展。(2)城乡理论宣传教育活动联办。结对双方基层党组织通过支部连线、党员联谊、党员结对,在乡村干道、公共场所设置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标语、图片、板报等宣传载体,以担担宣传队、乡音小喇叭、户外宣传栏、理论宣传册等形式走田头、进农家持续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城乡党员干部主讲的村民文化讲坛,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和方式增进乡村居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同。(3)城乡宣传思想工作资源联用。建立结对双方基层党组织的理论读物和政策读物共享机制,双方基层党组织合作编写和推广宣传思想工作资料,编演弘扬“三个倡导”的微电影、微视频、地方话歌谣、地方剧。城市基层单位党组织推动各类媒体办好乡村文化振兴专版或栏目,搭建城乡党员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讲述城市故事、参加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感受城市发展变化等,引导乡村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城市优秀经验,更好地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二)以城乡协同推进“两创”为抓手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

围绕延续历史文脉,城乡协同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塑乡村文化生态。(1)协力传承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县(区)乡镇村”文物保护员或信息员三级文物安全保护管理网络,推动乡村文化遗产种类、存量、分布、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等的普查和备案。同时,选派城市中文物保护、文化研究、文艺创作、城市规划、园林养护等方面专家,帮助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案,协作构建乡村文化遗产保存展示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宣传推介体系,普查、修复和保存村志、族谱、家训、地方志,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文化记忆馆、乡村历史文化展览室、乡村文化数字影像馆,通过体验式、探索式、互动式、情境式等展示方式,重现乡情乡愁。(2)合作振兴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建立城乡合作保护和弘扬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常态化机制,在传统节日组织城乡传统手工艺者、文艺工作者、热爱表演的群众等联合举办流动庙会。选派城市中文物保护、建筑等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帮助乡村建立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基地、工艺坊、专业合作社、表演队以及乡愁文化学院、乡愁图书馆、乡村剧团等民俗文化传承载体,发掘、保护和传承文化名村、传统民居、古树名木、传统器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谚语、传统戏剧、曲艺、舞蹈、杂技、传说、优秀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3)共同培育乡村文化精品。在城市建立一批乡村文化产品孵化和创意基地,在乡村建设一批乡村文化创意工作室、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乡村文化小微创意基地,共同培育生命力强、魅力十足、群众满意、市场欢迎的乡村文化精品。组织城市中的作家、艺术家下基层挂职锻炼、采访采风,引导和支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故事为原型创作和传播贴近群众实际的乡村优秀文化作品,鼓励创作的、乡村题材的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新型乡村优秀文化作品。

(三)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为抓手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

升级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举措[17],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从“补齐短板”向“提质增效”跃升。(1)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建设。一体布局和协同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乡村”建设,打造全媒体、多样态、广覆盖的城乡公共文化网络载体集群,共同完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职能;优化村级广播、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设施、阅报栏(屏)的功能布局,建设数字文化广场、农耕文化体验长廊、无线网络等新兴文化设施,构建跨城乡的农家书屋服务网络体系。(2)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提质。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菜单式”“订单式”“自助式”定制模式,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城乡居民自发组建群众文艺队伍,举办城乡文体联赛、公共文化活动;邀请城市文化专家、本地乡土文化人才、大学生志愿者向乡村居民传授文化才艺,打造形式多样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3)城乡共同推进乡村文明涵养。一是在城乡社区创建组织以“家庭为本”“尊祖尚孝”“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主题的各类先进模范宣传和学习活动,共建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乡村文明大讲堂、村民礼仪学校、村民道德讲堂、村民记忆晒坝等。二是城市社区为乡村配备法治辅导员、文明新风督导员,帮助完善乡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家族清明会等组织载体和邻里茶话会、亲子互动、爱卫共建新村等活动载体,组织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开展农技、法律、防骗、防盗、心理、健康保健、合法维权等知识普及。三是乡村借鉴市民公约建设经验完善村规民约,倡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文明婚礼形式,改变乡村陈规陋习。四是严格城乡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对赌博、色情、迷信、邪教等“害己害家”的警示宣傳,共同打击腐朽文化。

(四)以城乡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加强乡村文化活化利用

“城乡互动的起点是产业互动,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18]发挥城市文化产业对乡村文化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1)共创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依托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建构具有独特性、历史性、发展性的城乡特色文化空间, 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景观、民风民俗、农耕文明、生态环境等乡土资源,深度挖掘和诠释乡村文化的历史样态、现实内涵和时代魅力,让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标识化,易于读取,便于传播。加强跨区域、跨界合作,打造和推广具有乡土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公共品牌,增强乡村文化资源的市场吸引力。(2)协力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相关制度较为健全、设施较为齐全、技术较为成熟、资本较为充足、信息较为丰富、人才较为优质、市场较为健全、品牌较为突出等优势,促进城乡文化产业资源共享、要素互补、合理分工,健全“文化+创意+旅游”的乡村文化产业集群,打破妨碍城乡文化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障碍,健全城乡文化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稳妥推进城乡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相互开放,完善城乡文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发展乡村龙头文化企业和覆盖城乡的文化连锁企业,鼓励城市中的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向乡村转移,创新乡村文教、文体、文商融合发展模式,增强乡村文化企业适应城乡文化市场发展的能力。(3)共同推动乡村文化“走出去”。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完善“互联网+特色文化产品”营销模式,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质城乡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加大城乡特色文化宣传、研发、推介、销售等方面的区域、国际合作,跨区域、跨国共建“友好城乡共同体”,提升乡村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以城乡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优化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19]应促进城乡共育共享人才,改变乡村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着力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人才留不住、育不精、用不好等问题。(1)配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夯实专兼职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用工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乡村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共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灵活设置相关专业,为乡村文化振兴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二是建立城乡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分级和专业技术职务体系,健全城乡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评估、激励和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建档持证”的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提升乡村文化传承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选拔、培养、回引、使用好进城务工发展的乡村文化人才,采取城市基层党组织摸排、驻外党组织推荐、优秀农民工引荐、乡村文化人才推荐等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回引一批回乡意愿强、文化素养高的返乡农民工,引导和帮助他们在返乡创业发展的同时自觉加入到振兴乡村文化的工作中,充实乡村文化人才队伍。(2)培育弘扬新乡贤文化。从德高望重的老人、心系故土的有识之士、农村优秀基层干部、基层服务人员、乡村教师、道德模范、经济能人、身边好人中选树威望高、口碑好的文化乡贤、文化能人,建立城乡文化乡贤、文化能人交流机制[20],组织他们赴城市培训学习文化政策、文化工作知识,到城乡社区、传习中心、道德讲堂等传播乡村文化振兴故事,发挥他们在乡村社会治理、文化治理中的“安全阀”“润滑剂”“助推器”功能。(3)鼓励城乡社会力量参与。组建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培育面向乡村服务的文化类社会组织,组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下辖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赴乡村开展文化类志愿服务,鼓励文化企业、本地乡土人才、慈善人士、返乡大学生等赴乡村开展文化类志愿服务,鼓励吸引城市文化名人作为“新村民”驻村创办文化创意工作室,鼓励城市企业、社会组织为乡村文化工作提供办公用房、演出场地、器材设备等支持,建立高效、透明的乡村文化捐赠渠道并开展城乡“户与户”的结对,推进乡村每一户培养一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培育文化振兴示范户和引领者,增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力量。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保障

(一)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

决策机制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构建其他相关机制的基础。乡村文化振兴决策应结合城乡文化资源保有现状,以乡村居民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为导向,以乡村为主,充分利用城市的决策资源,提升决策水平。(1)合理扩大决策主体范围。在充分发挥现有决策主体的基础上,将乡村企业、乡村社会组织、乡村居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纳入决策主体范围,拓宽基层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基层参与决策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尤其使乡村居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决策,构建和完善乡村文化振兴决策“自下而上”的纵向模式。同时,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城市企业、城市社会组织、城市居民与乡村相关决策主体的合作,组织有决策能力、经验的城市文化发展主体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构建和完善乡村文化振兴决策“以城助乡”的横向模式。(2)城乡协作完善决策过程。组织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意见征集等,健全乡村文化振兴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邀请城市中的党政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为乡村文化振兴出谋划策。同时,完善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专家咨询论证程序,组织城市中相关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对乡村文化振兴决策进行专业论证,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3)加强城乡决策信息共享。在决策信息参考资源上,挖掘城市中相关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的文化建设相关决策资料、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组织城市中相关党政机关和文化类企业、社会组织等挖掘文化产品研发、销售及消费的资料,建立乡村文化振兴决策参考资料库。在决策信息传达渠道上,建立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信息公示平台、城乡交流平台,使相关决策信息实现即时化、高效化传播。

(二)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

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实际条件和阶段特点,动态地把公共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人才资源等向乡村优先配置,并有序地把城市文化发展资源输送到乡村[21],将城市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效。(1)乡村公共文化投入动态调整。细化乡村公共文化投入责任,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加大对乡村文艺展演、文化節等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加大对经营性文化服务活动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并结合城市近郊、城市远郊、民族地区等乡村在文化振兴上的特点,动态地确定乡村公共文化投入的力度,优先加大对城市远郊、民族地区等文化振兴条件薄弱乡村的公共文化投入。在保障城市近郊乡村居民基本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个性化文化服务,逐步合理地缩小城市近郊乡村的公共文化投入比例,精准支持乡村公共文化建设。(2)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动态支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法律咨询平台以及信用管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稳妥推动城市文化产业资源向乡村流动;加强对城市文化产业资源尤其是资本向乡村流动的监管,防止城乡文化产业出现同质化和城市文化产业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单向侵蚀。(3)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动态交流。建立城乡文化协同创新创意中心、城乡公共文化工作研习中心、城乡文化产业人才培育中心等城乡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城乡文化专干、文体骨干、文化传承人、文化志愿者等专兼职文化人才的动态交流机制,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到乡村挂职、兼职或者全职工作,自觉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智力、技术等支持者,并不断扩大文化乡贤、文化能人、返乡优秀农民工到城市学习文化发展经验的比例,增强他们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本领。

(三)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

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加强城乡文化发展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增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活力。(1)分类开展城乡文化发展主体间的互动合作。一是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合作。城市基层单位党组织促进优质党建资源向乡村延伸,乡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借鉴城市党建资源提升内生发展质量,协力强化乡村思想政治引领。二是深化城乡基层政府的府际合作,共享工作资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决策,健全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支持体系、项目支持体系、资金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等,协力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数量、品种、结构和质量,以及支持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志愿类服务、乡村基层群众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三是强化城乡文化类企业的经济合作。城市文化类企业出资金、管理和实施营销等,乡村文化类企业出文化资源和技艺,协力打造和经营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共同构建和完善乡村特色文化产品供应链,激活和发展乡村文化市场。四是推进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合作,共同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活动。五是拓展城乡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服务合作,共享公益性文化服务资源和经验,帮助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或团体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六是优化城乡居民的文化参与合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相互推介各自所在区域的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互鉴,消除固有偏见,共同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贡献力量。(2)增强各城乡文化发展主体合作的协同性,探索建立乡村文化振兴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文化振兴城乡工作者联盟等组织平台,调节各城乡文化发展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投入量,优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合力。

(四)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

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表达能力,畅通乡村居民文化表达渠道,引导和激励乡村居民增强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参与者、成果共享者和持续推动者。(1)建立和健全乡村居民文化表达能力的提升机制。利用城市中的教育培训资源,对乡村实施定点教育帮扶、文化帮扶,帮助乡村居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起文化权益意识。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手段,让乡村居民便捷地获取乡村文化振兴信息,激发乡村居民对于优秀、特色乡村文化的内在渴望,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品味,自觉纠正以往的不关心乡村文化发展、认同封建文化等错误观念和沉迷赌博、迷信、邪教等错误行为,增强文化需要表达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增强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针对性和各类乡村文化服务的可及性。(2)畅通乡村居民文化诉求的表达机制。在城乡社区针对留乡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进城上学的学生等不同乡村居民群体,设置意见箱、征集热线、网站专栏、专门APP等特定的乡村文化诉求表达渠道,并组织乡村文化振兴坝坝会、村头问政会,设定领导干部接待日,开展覆盖全体乡村居民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动态测评,督促相关城乡文化发展主体正确作为。(3)完善乡村居民共建共享乡村文化振兴成果的机制。借鉴城市居民参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创新多种文化服务方式[22],建立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激励制度,探索将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状况纳入其信用体系,依靠财政补贴、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扩大乡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降低乡村居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成本,调动起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城乡相关部门协作加强对侵害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现象的取缔和打击,为乡村居民有效享有乡村文化振兴成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

整合城乡文化安全管理资源,构建和完善乡村文化安全协同防范机制,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文化领域牢牢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1)增强城乡文化发展主体的乡村文化安全意识。城乡共同开展乡村文化安全知识教育和主题活动,将乡村文化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城乡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乡村文化安全形势与政策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现实案例教育,引导城乡文化发展主体深刻认识乡村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在实践中增强维护乡村文化安全的本领,自觉揭露、抵制各种负面文化向乡村渗透、蔓延。(2)城乡协同预警乡村文化安全风险。一是城乡协同推进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监测。对城乡之间传播的文化、乡村内部产生的文化现象进行动态监测,甄别存在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文化现象及其相关人群,全面把握乡村文化的状况。二是城乡协同推进乡村文化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确定乡村文化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层级,通过“评估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定级”四个阶段,对城市流入乡村的文化和乡村内部产生的文化现象进行风险定级,评估乡村文化的安全环境以及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等,研判乡村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三是城乡协同推进乡村文化安全风险反馈。建立城乡一体的乡村文化安全风险反馈平台,及时将乡村文化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反馈给相关党组织和政府,帮助他们作出管控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具体决策,并且反馈给其他城乡文化发展主体,帮助他们识别和自觉抵制带来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现象。(3)城乡协同管控乡村文化安全风险。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管控,需要城乡共同发力。一方面,建立统一的乡村文化安全风险政府管控机制,加强城乡政府在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管控上的府际合作,协同开展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管控决策、管控协调和危机处置等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社会管控机制,加强各类城市文化发展主体在管控乡村文化安全风险上的合作,增进他们对乡村优秀文化价值、道德传统、交往方式的信任和认同[23],优化配置管控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的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社会管控网。

参考文献:

[1] 徐勇.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J].东南学术,2018(5):132-137.

[2]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9(12):15-20.

[3] 汪圣,田秀娟.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基层文化机构参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9(12):43-48.

[4] 赵梦宸.以农民为主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J].人民论坛,2019(11):68-69.

[5] 范玉刚.乡村文化复兴与乡土文明价值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5-13.

[6] 陈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现代化乡村治理新体系研究[J].宁夏社會科学,2018(6):12-16.

[7] 方坤,秦红增.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内在理路与行动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41-4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

[12] 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9(2):35-42.

[13]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1.

[14]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7.

[15] 唐惠敏.乡村振兴战略三维向度论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10-17.

[16] 张学昌.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基于文化间性的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19(1):88-95.

[17] 张晖.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6):105-112.

[18] 王伟光,魏后凯,张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62.

[19] 谢环驰.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N].人民日报,2018-06-15(01).

[20] 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30-36.

[21] 陈旭佳.效果均等标准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11):55-63.

[22] 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

[23] 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66.

Abstract: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n the new era.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mbodies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 of Marxism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From this perspective,on the basis of the goal and principle of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with high quality,we can build the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of“Process Embedding,Resource Sharing and Subject Cooperatio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and promote the “two creations”,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alents through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arty Building education and shar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an all-round and whole process,with the coop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the dynamic incl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the multipl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the common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ural residents,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the security risks of rural culture a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resource sharing;subject cooperation

(责任编辑:张洁)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浅谈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档案管理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