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福安
“遵路识斯真”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对于阅读理解的“韵式”表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有本可循的,只有立足文本,顺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胸中的意境,才能悟透文中的原意。本文把“遵路识斯真”与“读题如读文”联结成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作文题目的材料、情境、任务等的理解,也是一种阅读理解。
文本的阅读理解以获得文意为第一目标,而写作材料的阅读理解以得出题意为第一目标,“得意”之后,再围绕题意及要求写出一篇文章。二者虽有目标差异,却在阅读思维方式上有着相通性。因此,笔者试图把二者建立关联,以阅读观照写作,以写作回眸阅读;尝试打通文本阅读与材料作文审题,由此仿拟文本阅读理解常用的“文眼、文脉、语境”等概念而得出“题眼、题脉、题境”三个概念。
文眼是比喻说法,题眼也是。文眼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题眼则是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目的材料、情境、任务的内涵、命题人命题意图的词语或句子。题眼是考生解读作文命题题意的关键所在,也是关联作文题目各种要素的核心,作文题目写作的可能性“尽在阿堵中”。题眼并不是作文题目中局部凸显的某个词语,而是存在于题目内在逻辑、思路框架这一整体之中。如果题眼脱离材料整体,有可能给材料的阅读理解带来偏差。
凡“文”皆有脉络,而作文题目给人的印象则不尽然。比如一些作文题以材料排列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形态呈现,那么它的脉络何在?不过,那些以材料1、材料2、材料3等非连续形态呈现的作文题目,如果其材料问毫无关联性,或者说命题人预设的关联性不能引发考生认同,那么,这样的作文题就很难具有可写性,失去了写作价值和测评意义。因此,虽说作文命题可能以非“文”方式呈现,但正如高考试题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或者说是跨文本阅读具有潜在关联性一样,一道具有可读性、可写性的作文题目也必须具备内在的连贯性,即必须有“题脉”。题脉是材料作文题目或显或隐的逻辑关联体现。文章以文脉连缀成篇,作文题目也靠题脉形成连贯完整的整体。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情境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作文题目也是言语实践活动的范畴,题境和语境一样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道作文题目,不管是以语言还是非语言为呈现形式,都营造了特殊的“上下文”;同样,作文题目以引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和体悟自身为目的,也必然具备与题意相关的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从语境的显隐性来看,狭义的语境存在于文本之中,具有相对显性的特征;而存在于交际背景和条件的广义语境,则往往是隐性的存在,需要读者去主动关联。要想完成作文题目,需要考生主动关联当下的时代背景,使隐性的题境具体化。
不同的作文题,其“题意”隐或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倾向于“降低审题难度”,回归写作考查的本义,这对写作教学而言有良性引导之功。即便如此,符合题意仍是作文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指标,而考生考场作文写偏跑题的仍大有人在。正是基于这种现状,笔者有意把题眼、题脉、题境三个仿拟概念渗透于材料作文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以此为抓手,有意引导学生把对作文材料的阅读理解与文本的阅读理解统一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题眼,以命题人的“命意”助力写作“立意”的形成
题眼有显有隐,所以要着意去抓。显则凸显之,隐则明确之。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写作导引语里有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它就是题眼,需要考生在复杂情境中,始终把它当作写作思維的聚合点,引导自己心无旁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题眼比较隐蔽、难以寻觅。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那么这篇演讲为什么要“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为什么要向大家提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分析到此,我们会发现此题的全部奥妙就隐藏在“复兴中学”的“复兴”二字,正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提出这个倡议,才作这个演讲。因此,该作文题的题眼深藏于命题人虚拟的“复兴中学”的校名之中,这除了增添情境的真实感,还把这篇演讲稿的时代意义和写作价值隐含其中。考试实际也证明,只有少数考生能够敏感地捕捉到题目里“复兴中学”的题眼所在,把“复兴”二字的含义在文章中作出充分的阐发,而在题眼观照下,考生写出的文章基本都是上乘佳作。可以说,正是“复兴”二字所具有的召唤力量,让捕捉到这个题眼的考生,能在一种积极的应对状态下,充分地体现自己的思考,并表现出考生原本就有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思想品德素养。因此,在阅读理解作文题目要素时,如果考生对题眼的认知能够与命题人同步,形成与命题人的精神共振,对题意的理解也就能更深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所仿拟的三个概念中,题眼是核心。需要进一步详析。下面举一个笔者命题的例子,以笔者自己的体验来印证题眼对于一道作文题的重要性。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任务与要求略)
在这道作文题目里,“答卷人”一词是被笔者作为题眼来设置的。“答卷人”一词位于作文材料的第三段,这是整个材料意义拓展与深化的段落。“答卷人”一词暗用语典,语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原话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句精辟的论述,意味深长,让人耳目一新。放在这个语境中,“答卷人”一词,可以引发考生就在线测试这一现实事件,去思考“人生”测试等更多、更高远、更深刻的、有关价值和意义层面的内容,诸如精神、生命、成长等,由此触发考场写作的深层动力。因此,关注题眼,就能快速捕捉到作文题目的关键核心,就可以起到优化考场写作、提升思维品质、加深思想认识、丰富文章层次的作用。
二、理题脉,以命题的脉络促进审题思维及文章思路的形成
文本阅读理解中,理文脉有助于知文眼、懂文意;同样,也有助于发现题眼,最终获得对题意的准确理解。对于写作而言,如果能够理清题脉,就可以把题脉作为考场写作的核心,或者文章中心的承载,以题脉为文脉。这样的文章,在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中当然是符合题意的,不影响甚至能提升作文的基本评分的高走和发展等级的赋分。
下面以笔者命制的2019年深圳第二次模写作文题为例具体分析。
【原题呈现】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从题脉角度去梳理这道题的作文材料,首先把语段以句号为标志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人物身份介绍。第二层是另外两个身份的介入。第三层点出三人谈话的话题:“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第四层用“而”字,引出这段话的语意承载的核心:“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这种文脉梳理,让考生很容易明白这段话的语意倾向,即应该否定两个科学家重视火种实用价值而肯定托姆重视其精神意义和审美价值。而且通过梳理题脉,像“火光中有美”这样包含题眼的句子,也会成为语段中的重点。通过梳理这段材料的语言层次,“火光最美”这一题眼就变得显豁了:人要追求物质实用,更要追求精神、追求美。
如果没有对材料的语言层次的梳理,只是阅读时注重跳跃式、检索关键词,那么,材料的核心语意则容易被材料中频繁出现的诸如“火光”“火种”吸引,而忽略“最美最美”这样的题眼,写作自然会偏题。
三、通题境,以建立题目与现实的关联突出写作的价值
材料作文的题境,可以出现于作文题目的材料叙述中,当然也常常仅作为题目的背景存在,甚至不存在,需要考生主动关联现实和社会生活。因此,对作文题目语境的用心把握和贴合强调,是写好这类作文的重要保证。
对于题境虚置、隐藏甚至省略的作文题,就需要考生在阅读理解材料的过程中,主动以时代背景启发对题境的理解,然后在题境的引导下,去理解题目,完成写作。这样的写作有利于考生激发写作意愿,发挥语文核心能力,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理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考查功能。
以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乌鸦学老鹰捉小羊”为例,这道题当年很多考生把题意定为“认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不可盲目模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而在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如果以此为题境,考生会结合材料中孩子说的“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细细揣摩“也”字的特别意味,那么,考生会敏感地捕捉到这道作文题背后的时代脉搏,用新的眼光去思考孩子眼里的乌鸦的“可爱”,进而反思材料中父亲那种一成不变地看待事物的态度,以“向人生的未知冲锋”“敢于突破自我”“挑战不可能”为写作中心,关联时代,关联自己,写出更深刻、更有价值、更贴近时代的考场佳作。有了高度自觉的题境意识,写作立意才可以出新,走向深刻。如此一来,这样的考场写作就更有可能成为一种有价值、自我教育式的精神写作。
四、融通“三题”,综合运用,提升材料作文综合阅读能力
正如文本的閱读理解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并不是把抓文眼、梳文脉、通语境割裂开来,抓题眼、理题脉、通题境,在阅读作文材料中也要互相融合。理题脉可能有助于发现题眼,抓题眼又可能会关联题境。正所谓无上之法,乃融通万法。
下面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幸存者偏差”为例具体分析。
先理题脉明其序。如果用文章学的起承转合来看这段话,可以作出如下切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起+承)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转)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合)
材料中,英美军方对战机“幸存”的调查结果为“起”,依据这种调查结果而作出相应对策为“承”,以“然而”一词为标志进入叙述的“转”,最后以“事实证明”为标志,叙述以合作结。在阅读中,还要对叙述的“转”进行更加细致的阅读,因为这是该作文题材料的核心,写作立意也会由此产生。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表明统计学家沃德与英美军方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认知(这就已经非常有震撼力和立意价值了);沃德提出异议并不是凭空猜想,而是有统计学家的依据(统计学家能以所见推知所不见,与英美军方的只知其所见,而不知其所不见的差别,更是可以成为确定立意的关节点);“因为……”补叙原因,不那么“幸运”的战机因受到重创而无法返航,“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是被英美军方忽略而统计学家沃德却没有忽略。此时,运用原因探究的方式,可以追问出层层问题:(1)英美军方为什么会忽略?(2)沃德为什么不会忽略?(3)对存在却被忽略的数据,反映出怎样的态度?(4)这种幸存者偏差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体现?……以此形成问题链条,也自然形成了思维链条。
再融通“三题”定其意。选择哪一个问题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呢?考生可以在基本明确“题意”之后主动融通“三题”(题眼、题脉、题境)而最终确定。比如,首先通过梳理题脉,获得一些思考与认识,如“认识事物如何接近真相”“如何避免幸存者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如何用正确的认知影响决策”等,这都是作文材料里包含的“题意”。有了题意,再用抓题眼的方法,抓住其中“幸存者偏差”这一题眼,并以题脉立文脉,构建文章结构,以题眼为文眼,观照材料和现实生活,进而明确文章观点。这样,对文章的立意布局便能做到胸有成竹了。接着结合题境,主动关联社会现实,思考故事之外的意义和价值,着力揭示写作的当下意义。至此,文章写作不仅能够做到切合题意,还能形成开阔、深刻、大气的格局,真正做到“充内形外之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