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薇,连鑫博,黄建平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臭氧(ozone,O3)主要分布在10~50 km的平流层大气中,对流层内O3含量很低,仅占大气O3总量的10%[1],但近年来对流层O3浓度的增加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除少量来源于平流层扩散与湍流方式的输送外[1],O3主要由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等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2]。O3能刺激人体呼吸系统,破坏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3-4]。作为一种强氧化剂,O3是酸雨和光化学烟雾[5]的重要成因。此外,O3污染还可导致农作物减产[6],温室效应加剧[7],甚至改变陆地碳汇间接影响气候变化[8]。简言之,近地面O3污染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等均有较大不利影响。基于O3污染危害的严重性,许多学者对O3污染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角度不同,且观点较为分散,因此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了解该领域整体研究现状并探讨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很有必要。
欧美国家对于O3污染研究开展较早,如早在1965年就有学者对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进行了研究[9]。多年以来,我国大气污染的研究和防控工作主要集中于颗粒物污染,然而近年来,随着近地面O3浓度的增加,O3污染的来源分析和防治工作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并针对大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开展了一系列O3来源解析工作(1)《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组.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我国O3污染形势较为复杂,呈现区域化的特点,不同地区,随产业分布、人口密度及地形地势等因素不同,且O3污染来源不同,进而污染程度和多发季节也不同。整体上,京津冀、长三角等典型大城市群污染形势更严峻[10]。另一方面,我国许多地区大气污染由单一污染向复合污染转变,其中突出特点即为以O3和细小颗粒物为代表的复合污染[11],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吸收影响O3的生成[12-13],同时O3作为大气氧化剂,促进二次气溶胶的生成[14]。由此,O3污染需与其他污染物引起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气象要素也是影响O3污染特征的重要因素,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和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对于O3前体物的生成和传输等均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我国大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O3污染,污染范围广,部分地区污染程度重。2016年,我国364个城市中,有164个城市O3年均质量浓度超过二级污染标准(160 μm·m-3),占比45.1%;354个城市O3年均质量浓度超过一级污染标准(100 μm·m-3),占比97.3%[15]。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等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影响O3的生成和传输,从而使O3污染空间特征产生差异。图1为2014—2017年中国74个主要城市臭氧的日最大8 h质量浓度第90百分位数年平均空间分布。可以看出,O3年平均8 h最大质量浓度高值区出现在华东、华北等区域,且呈聚集态势,而西北、东北等区域污染程度较低,且没有明显聚集[16]。O3污染严重城市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区域,这与典型城市群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分布有关。在各大城市群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O3污染相对严重,而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污染程度最轻,这些污染较轻的城市群人口规模明显小于污染严重的城市群,说明人类活动对于O3污染形成的影响较大[10]。此外,各区域不同的气象条件也是区域污染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例如,京津冀污染过程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除第一产业更为发达和人口更为密集等因素外,太阳总辐射上升等气象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4]。
除典型城市群外,近年来,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严重的O3污染,甘肃、陕西等地的O3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17-18],这些地区O3污染可能是由于工业排放、车辆排放配合有利地形形成[19]。此外,O3污染空间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垂直特征,西藏等海拔较高地区O3污染明显小于低海拔地区[16]。
同一省份或城市内部,O3污染分布同样存在一定差异。人口密集、重工业聚集地区O3污染更为严重,例如相较于江苏北部,其东南部人口密集、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O3平均质量浓度更高[20]。兰州市重工业、能源产业密集的永登县污染更为严重[21]。气候条件也使城市内部O3污染特征存在差异,例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上海春季O3质量浓度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区域分布特征[22]。
从年际变化来看,近年来我国近地面O3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国主要城市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平均值从2013年的139 μm·m-3升高到2017年的167 μm·m-3[23]。我国三大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O3质量浓度均呈较明显上升趋势[24-25],其中京津冀城市群O3质量浓度上升趋势最明显,2013—2018年其质量浓度第5、25、50、75、95、99百分位数均有明显上升,且高值部分升高更快[26],2013—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占比逐年增加[27]。长三角地区O3污染发生频率和日数同样呈逐年上升趋势,将2013—2017年长三角部分城市O3日最高8 h质量浓度滤波后与1990—2017年巴黎、伦敦、柏林等城市比较,长三角O3日最高8 h质量浓度长期趋势分量远高于巴黎、伦敦、柏林等城市[28]。就我国而言,珠三角近地面O3污染程度轻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其O3年平均质量浓度甚至在有些年份出现下降趋势[29-30],但其O3污染仍不可轻视。
图2为2014—2017年中国城市平均臭氧质量浓度月变化。可以看出,整体上,我国主要城市O3污染夏季较为严重,春秋季次之,冬季污染最轻。冬季虽因供暖等原因有更严重的人为源排放,但太阳辐射较弱,不易发生光化学反应,故而O3污染较轻[31]。另外,我国不同区域的O3在全年中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京津冀O3污染多呈“单峰型”,峰值集中在5—7月[27],但也有研究表明,2016和2017年京津冀地区O3质量浓度出现“双峰型”态势,在9月出现第二个浓度峰值[32];长三角区域呈“双峰型”,常存在两个浓度峰值,7月出现最大值,次大值出现在9月[33],进入冬季,O3质量浓度迅速下降;珠三角地区秋季O3污染多发,在4月出现浓度峰值,而12月至次年3月O3质量浓度最低[29]。
图2 2014—2017年中国城市平均臭氧质量浓度月变化[16]Fig.2 Monthly change of average ozone mass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cities during 2014-2017[16]
此外,一些大城市受人为活动影响,在特定时间出现O3质量浓度变化。例如,南京在国庆节期间,受人为排放影响,O3前体物浓度出现明显上升[34]。也有研究表明周末与工作日O3质量浓度存在差异[35],同时,在农业火灾发生期间,也会影响对流层光化学作用,出现局地O3浓度变化[36]。
NOx、VOCs以及CO和甲烷(Methane,CH4)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O3,是对流层O3的重要来源[23]。对流层NO和NO2相互转化的过程伴随着O3的产生和消耗[37],而VOCs的加入,破坏了NO2-NO-O3的光解循环,从而使O3累积[27]。因此,作为O3前体物,NOx和VOCs是O3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
大气中挥发的VOCs不仅是O3的前体物,也是二次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38]。当VOCs氧化时,功能性的VOCs氧化中间体不再是气相,而容易凝结成气溶胶,可参与改变气溶胶性质。因此改变城市中VOCs的成分,可产生不同的冷凝产品,从而影响O3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39]。国际上,利用光化学模型和外场观测对O3前体物VOCs和NOx开展了研究,如利用通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和综合空气质量模型扩展(CAMx)对美国中大西洋地区O3及其前体物输送进行了分析[40];利用外场观测对休斯顿O3对VOCs和NOx的敏感性进行研究[41]。
针对我国O3污染现状,国内学者也通过野外观测,O3源识别技术等方法对VOCs和NOx等前体物进行研究。其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方面。VOCs的自然源主要来自植物排放[27],NOx则来源于土壤和闪电等[23]。人为源均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多方面,其中,工业排放尤为重要,对2010年各部门排放估算发现,工业排放NOx和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on-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NMVOCs)分别占34%和35%[42]。对于NOx而言,发电厂、工业、运输业是排放主要贡献者[43-44],同时,工业和运输业也是NMVOCs的主要人为源[45-46]。
我国不同区域O3对VOCs和NOx的敏感性不同。我国大部地区O3污染主要受NOx控制,减少NOx排放将有助于O3浓度下降[47]。京津冀地区城市O3污染多受VOCs控制,而农村O3污染对于NOx更为敏感[48-49]。东部地区多为混合敏感区,单纯减排NOx,并不能很好地控制O3污染,甚至会加重污染[50]。
气象条件影响着O3及其前体物的生成、传输和消散,其对对流层O3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整体上,较高的气温,配合较低的相对湿度、风速及有利的风向,有利于O3污染累积[51]。
气温对于O3浓度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更频繁,光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较强的太阳辐射更利于O3生成。气温对于我国不同区域O3污染影响不同,但总体上较高的气温有利于O3浓度增加。例如,北京地区气温高于294 K(尤其高于300 K)时,O3浓度随温度线性增加,该温度下O3浓度往往超标,但低于289~291 K时,O3浓度依赖其他因素[52];杭州地区气温对于O3的影响,白天比夜间更明显[53];而香港地区旱季O3浓度对于太阳辐射的响应更明显[54]。
风向和风速同样影响O3浓度的变化。总体上,较低风速更有利于O3污染堆积,较高风速使O3及其前体物扩散,从而使O3浓度降低[33,55]。同时,风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染物的传输,从而影响区域O3浓度变化。例如杭州在近地面东风时,O3浓度最高[53];香港春季、冬季盛行风向为东风时,O3浓度会受周围地区水平输送的影响[54]。季风对于O3浓度变化影响不容忽视,强弱季风年际变化的环流影响O3的传输与扩散,同时不同的环流场导致水汽、辐射等差异,也会间接影响O3浓度[56]。
相对湿度与O3浓度呈反向变化,较大湿度不利于O3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是由于相对湿度较大时往往发生降水,利于O3等污染物的清除,从而污染情况好转[53]。另一方面,相对湿度过大不利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研究指出[57],相对湿度大于60%时,O3前体物NOx和CO的光化学反应强度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减小。
全球气候系统的快速变化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影响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从而影响污染物的生成与传输,气体排放对于污染物前体物的生成有较大影响。许多基于模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气候变化对O3污染的影响,例如,利用全球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基于IPCC的A1B方案研究表明,在当今和2050年排放情形下,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东部夏季O3变化对人为排放敏感性增加,O3浓度上升,而西部地区O3浓度降低[58]。三维空气质量模型与系统(WRF-ALGRID)的模拟结果[59]也表明,温室气体排放会使气象因素发生变化(如气温升高等),使长三角北部O3浓度增加,使我国东部地区O3对NOx的排放更加敏感。
与此同时,对流层O3浓度的变化也会对气象因素及气候变化产生影响。O3对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会使地表温度等气象要素发生变化。自工业化以来,近地面O3产生的正辐射强迫使东亚夏季地表温度升高,降水增加,我国东部、西北及华北地区变化尤其明显[60]。基于气溶胶-气候耦合模型(BCC-AGCM2.0.1-CUACE/Aero)的研究发现,1850—2013年对流层O3变化使全球地表温度升高、全球降水分布发生变化[61]。因此,积极减排温室气体,对于控制O3污染,减缓气候变化而言都刻不容缓。
(1)我国O3污染呈较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年平均8 h最大质量浓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典型城市群污染聚集,西部地区污染较小,但部分工业城市也出现污染高峰;简言之,人口密集、重工业聚集地区O3污染更严重。
(2)从时间特征看,我国大部地区O3浓度逐年上升,京津冀地区O3污染峰值多出现在5—7月;长三角地区O3污染多发生在4—9月,一年中出现两个污染高峰;珠三角地区O3污染在秋季多发。同时,对于南京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研究也表明O3污染也出现节假日、周末效应等现象。
(3)VOCs与NOx等O3前体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是对流层O3产生的重要原因,二者都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是造成O3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不同区域对VOCs和NOx的敏感性不同,京津冀地区主要受VOCs控制,东部地区则为混合敏感区。
(4)气象条件影响O3浓度变化,较高的地表温度、强太阳辐射、较低的相对湿度、较低的风速配合适宜的风向有利于O3浓度增加。
(5)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局地对流层O3浓度变化,一定排放情境下,我国东部地区O3对人类排放更加敏感,O3浓度将进一步升高。对流层O3浓度变化也反作用于气候变化,O3吸收长波辐射,迫使全球地表温度升高,降水分布发生变化。温室气体减排刻不容缓。
尽管对于O3污染时空特征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多数研究仅针对较大范围区域整体污染特征,未细致考虑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城乡O3污染时空差异等。对于O3前体物,大量研究仅围绕VOCs与NOx两种进行。事实上,O3产生过程比较复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化合物对O3污染的发生起直接或间接作用,目前更多影响O3污染产生的化合物,及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晰。
我国许多空气污染形势正逐渐由单一污染向复合污染转变,例如许多地区空气污染以O3与PM2.5的复合污染为主,但目前对于这种现象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不够细致深入,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基于以上我国O3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O3污染时空特征的探究进一步细化,对于同一区域,考虑城乡差异等,不能仅以某一站点监测数据代表整个区域。
(2)侧重于对流层O3生成和传输的物理机制研究,细致分析不同前体物对O3生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不同气象条件,不同大气成分对于O3生成的不同影响。
(3)统计分析O3复合污染的污染变化规律,注重研究O3与其他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