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剑峰,韦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植保植检站 横县 530300)
为了验证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善思纳米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8 年在横县横州镇朝阳大垌早稻稻飞虱第三和四代发生期间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善思纳米农药水性制剂防治稻飞虱药效对比试验,以期为善思纳米农药在水稻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植保无人机:四翼低空智能农用植保机3W-P20(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电动喷雾器:3WBD-16A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台州市路桥奇力农械厂生产)。
供试农药:(1)善思纳米农药水性制剂(有效成分含量:2%呋虫胺,9%肟菌酯·戊唑醇,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20%呋虫胺WG(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德国拜耳公司生产);(4)75%肟菌酯·戊唑醇WG(德国拜耳生产);(5)9%甲维·茚虫威SC(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35%氯虫苯甲酰胺WG(美国杜邦公司生产);(7)12.5%氟环唑SC(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作物:桂茉香迟熟水稻品种。防治对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试验示范地点设在横县朝阳大垌飘香农庄承包的稻田,连片水稻面积10 ha,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3.5%。4 月12 日机械化插秧,7 月28日收割,除施药因素外,各处理田栽培管理水平一致。两次药后6 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温、湿度和雨水正常,气象因素对试验无负面影响。
本试验为示范性大区对比试验,设4 个处理,处理1:善思纳米农药;处理2:对照药剂;处理3:农户用药;处理4:空白对照(ck)。随机排列,每个药剂处理区选用3块自然稻田,统一施药分田块调查取平均值。其中,善思纳米农药处理区面积为2 240 m2(GPS 测量,下同),对照药剂处理区1 640 m2,农户用药处理区1 760 m2,空白对照区133.3 m2。
1.5.1 施药方法
处理1:每667 m2用善思纳米农药200 mL,药液用量2 000 mL,采用极飞无人机1.5 m高度、飞行速度4 m/s均匀喷雾。
处理2:每667 m2用20%呋虫胺WG 30 g+9%甲维·茚虫威SC 20 mL+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 g混合2次稀释,药液用量和施药方法同处理1。
处理3:667 m2用80%烯啶·吡蚜酮WG 12 g+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12.5%氟环唑SC 50 mL混合2 次稀释,药液用量50 kg,采用电动喷雾器人工均匀喷雾。
对照区喷清水。两次施药前田间灌水层深5 cm左右,药后保水3 d。
1.5.2 施药时间
试验分两次施药,第一次于6月6日早稻中期第三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第二次于6 月30日早稻中后期第四代稻飞虱(稻褐飞虱为主)低龄若虫高峰期。两次施药均于17:00 施药,风力1~2级。
采用拍盘调查法,每块稻田平行跳跃式随机定15 点,每点定2 丛,共调查30 丛水稻。于第二次施药前1 d 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 d、7 d、15 d分别调查残虫数量,将涂有肥皂水的专用白瓷盘伸入稻行间,拍打稻丛,然后迅速取出瓷盘统计落入瓷盘飞虱的数量,按下列方法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施药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以每块田调查为分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
在早稻收获时进行测产验收,各处理分别单收单打秤重,折干谷计算亩产量,按下列方法计算增产量效果。
增产效果(%)=[(处理区亩产量-空白对照亩产量)/空白对照亩产量]×100
本次试验示范所用药剂防治对象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等一起同时防治,本文只对稻飞虱在同等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述。
第二次药后3 d,处理1、处理2、处理3 的防效分别为54.66%、47.67%和44.05%。药后7 d,处理1、处理2、处理3 的防效分别为80.44%、72.13%和69.69%。药后15 d,处理1、处理2、处理3 的防效分别为93.56%、90.22%和88.82%,以处理1防效最好,经方差分析结果,处理间F=4.84<F0.05,3个药剂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3个处理药剂对稻飞虱防控效果都很好,且药效期维持在15 d以上(详见表1)。
表1 纳米农药水性制剂飞防稻飞虱试验示范防效
根据7月28日采用收割机各处理实收秤重结果,处理1 产量为497 kg/667m2,比对照区增产62 kg,增产14.25%;处理2产量494.8 kg/667m2,比对照区增产59.8 kg,增产13.75%;处理3 493.9 kg/667m2,比对照区增产58.9 kg,增产13.54%(详见表2)。
表2 各处理产量验收结果
据施药后1d 至黄熟期多次田间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未发现稻叶变黄、斑点、植株畸形等不良现象,成熟期水稻产量正常,表明试验所用药剂在本试验使用浓度下对水稻生长安全。
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善思纳米航空农药水性制剂200 mL/667m2防治稻飞虱药效对比试验,在早稻中期和中后期各喷雾1次,对第三、第四代稻飞虱的防效为93.56%,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优于对照药剂和农户自用药剂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可将早稻后期稻飞虱控制在为害损失水平之下并获得增产,表明该药剂是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稻飞虱飞防的理想药剂,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