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娴 夏海岩
摘 要:慢性肾脏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实质的损伤,肾功能的损害呈进展性恶化,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其基本功能的丧失,视为终末期肾病或尿毒症,是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尿毒症性瘙痒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瘙痒程度可继发抓痕、单纯苔藓、痒疹等皮损。50%至90%透析患者受较明显瘙痒的困扰。血液透析患者比腹膜透析患者更常见(42%和32%)。本文试将近年来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皮肤瘙痒;中、西医治疗;综述
前言
1 临床特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瘙痒的临床特征有很大差异。典型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原发皮损,主要皮损可包括继发的抓痕、血痂、苔藓样变、结节性痒疹等。继发于糖尿病的慢性肾衰患者,常常可发生角化过度的结节,可产生剧烈的持久性的瘙痒。
2 发病机制
2.1西医发病机制
2.1.1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尿毒症患者发病后,因为低钙血症容易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导致皮肤组织中的钙盐沉积增多,它还刺激皮肤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组胺,从而导致皮肤瘙痒。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呈正比关系,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越高,皮肤瘙痒程度越明显。
2.1.2皮肤磷、钙等二价离子浓度
有研究发现,皮肤瘙痒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二价离子如磷、镁和钙的浓度明显增高。当紫外线照射皮肤时,还可以降低皮肤的磷含量。结果表明,肌酐水平、尿素氮和血钙磷等与皮肤瘙痒的发生密切相关,这表明皮肤中的二价离子磷、镁和钙的浓度是诱发皮肤瘙痒的重要因素。
2.1.3皮肤干燥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有学者发现干性皮肤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瘙痒,但瘙痒严重程度与干燥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皮肤干燥降低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刺激耐受性,并引起皮肤瘙痒。
2.1.4皮肤退行改变
角质形成细胞的衰老特征是表皮细胞增殖减少,这些变化会使得弹性下降。皮肤附属器的改变表现为汗腺分泌细胞的萎缩,皮脂腺分泌的能力下降,所以皮肤失去滋润变得干燥、粗糙。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占表皮的 20%~35%,当皮肤角质层水分低于10%时,皮肤即会发生干裂引起皮肤病【1】。
2.1.5个人习惯影响
当患者感觉皮肤瘙痒后部分人会认为是卫生不良引起的,一些患者过度的洗浴方法也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变得更加粗糙、干燥,皮肤变得越发的干燥继而加重瘙痒。习惯性的搔抓不仅会引起继发皮损,也会导致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形成一种“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
2.1.6饮食原因
慢性肾衰竭病人因需控制蛋白质摄入,因营养缺乏、脂肪、蛋白质摄入减少导致患者代谢率降低、腺体分泌机能减弱,进而加重皮肤干燥,诱发皮肤瘙痒。
2.2中医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慢性肾衰癥状以和身体瘙痒,中医认为“风、虚、瘀、毒湿”,这些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的主要病理因素。这种疾病病因使多种多样,病情复杂多变。虚实贯穿于整个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始末本虚一般为五脏的虚损,主要为阴、阳、气、血的虚损。
3 治疗与护理
3.1西医治疗
西医采用外用药是缓解皮肤瘙痒的首选治疗方式,如辣椒碱、樟酚酊、皮肤软化剂等液霜剂,阻断P物质在C型感觉神经末梢的蓄积,有效的缓解瘙痒感。针灸、紫外线光疗和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局部的炎症反应。系统治疗包括应用抗组胺药、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血液灌流、滤过以及肾移植等治疗手段。
目前用UVB局部照射、涂抹润滑剂、辣椒辣素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阿片受体抬抗剂、加巴喷丁等对瘙痒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临床上除了肾移植外,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2】。
3.2中医治疗
3.2.1中药熏洗疗法
中药药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内经》中云:“开鬼门,洁净腑”为治疗肾病之大法,药浴可有效的改善皮肤瘙痒、水肿等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舌苔脉象辩证,分为湿毒内蕴证和血虚毒侵证。并自拟肾衰止痒1号方,药物组成:苍术15g、黄柏15g、金银花30g、海桐皮30g、地肤子50g、细辛15g、苦参50g、白鲜皮50g、白花蛇舌草50g、冰片15g。清热排毒、祛风止痒。方中苍术、黄柏、清热利湿;银花、海桐皮利湿解毒,通腑泄浊,以绝湿毒瘀浊之源;细辛开腠发汗,所谓“开鬼门”,“渍形以为汗”,从而促进毒物自汗而出;加之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止痒等功效【3】。
肾衰止痒2号方,药物组成:川芎50g、当归50g、红花15g、麻黄15g、连翘30g、赤小豆20g、荆芥9g、桑白皮30g、白鲜皮30g,苦参30g,皂角刺15g。方中川芎、当归、红花滋阴养血、润肤止痒,正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桑白皮归肺经,可宣发肌肤腠理之湿浊;麻黄、连翘、赤小豆解毒利湿止痒;配以荆芥、白鲜皮、桑白皮、苦参、皂角刺祛风、胜湿止痒【4】。
4 小结
尿毒症血透患者皮肤瘙痒机制复杂,周围神经病变、组胺释放、钙磷沉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临床上有改善透析方式、抗组胺治疗、阿片受体拮抗剂、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等治疗方法。
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思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发挥了良好的疗效。但中医汤药也有药理依据等不足之处。故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减轻患者瘙痒,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总结现有研究进展,结合临床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用,势必是改善慢性肾功能患者皮肤瘙痒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 盛凌黎、王林、罗健华、邓跃毅、蔡小凡、王琳等.55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疹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湖北中医杂志,2014,12(4):1-3.
[2] 王彦,杨秀莉,王钮君等 . 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疹痒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9(2):84-87.
[3] 孟飞,郗林鹤,张洁,等.雌激素对皮肤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5,11(6):404-408.
[4] 刘军.Prdx2 保护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皮肤衰老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