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蕾
摘 要: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亮点在于跨境金融服务创新,本文所讨论的跨境收益互换是一种对外投资的新模式,可以被用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投资领域,满足中国居民对外投资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这一创新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投资、储蓄功能,提高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积极性,突出新片区本外币资金的集聚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跨境金融;创新;收益互换
一、导言
伴随着世界经济高度融合一体化,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缓慢进入调整期。国际经济贸易出现许多新方向、新内容、新问题。世界各国也随之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尝试在新的全球经济框架下构建起新的贸易合作机制。因此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和先行性改革步伐显得尤其重要。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出现,很好的迎合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上海自贸区除了保留传统自由贸易区的所有功能,例如为国际贸易提供快捷便利的相关服务,平等对待货物和服务贸易,开启创新性的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提高行政审批速度等等。上海自贸区是加快我国对外贸易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园区,也是推动各类创新实现的新载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实质上,虽然上海自贸区是在已有其他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建立起来的,但上海自贸区最区别于其他园区的一点在于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贸易创新,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和优惠政策仍然存在,可是这种制度创新或者贸易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独树一帜的特有方面。这也自然对上海自贸区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出完全不同以往的崭新环境。
2019年8月,由国务院下發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更是将这一创新举措推向了新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被打造成为全球贸易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在新片区内施行资金、货物、服务、运输、人员、信息等各种要素的自由、高效流动,实现特殊经济功能区。新片区无疑对已有相关政策法规、惯有贸易方式、既有思维等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未来贸易方式转变以及与国家接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了配合新片区实现以上设想的各种功能,新片区内各种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加快步伐,不断提升新片区内跨境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新片区建设。
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自由贸易账户
2020年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自然年,在这一年里,围绕着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旨在增强跨境资金活动性,挖掘资本自由流动、自由兑换的可能性。
从已有实践情况而言,相关企业主要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达成贸易结算、境外融资等目的,也就是说,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还仅仅停留在支付手段,虽然自由贸易账户极大地便捷了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资本流入和流出,但由于账户过于依赖本外币资金,其自身活跃性不强,并没有实现其该有的投资及储值功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局限性很大。
为了吸引且留住资金,有效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势必需要打造更适合临港新片区的配套专项跨境金融业务,传统的跨境金融业务重在金融业务服务平台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在于,传统的配套性的跨境金融业务往往会导致自由贸易账户也停留在交易平台阶段上,无法发挥其重要的投资、储值功能,有可能形成新片区本外币资金洼地,完全与设立自由贸易账户的初衷背离。也正是这个原因,金融主管部门对于出台与自贸区新片区相关的跨境金融创新业务考量较多,力求谨慎。接下来,为打破僵局,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投资功能,势必要进行有别于以往的金融创新,那就是有深度、有力度,且植根于新片区的跨境金融创新,提高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积极性,突出新片区本外币资金的集聚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三、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金融创新的可行性
金融创新一直是上海自贸区的特色,增设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需要进一步在跨境金融业务的创新性上有所作为。新增的跨境金融业务需要起到令自由贸易账户内的可兑换程度更高,资金进出更便捷等作用,目前由于实行的是一线全面放开,二线有程度渗透,导致一些企业对于将资金放入自由贸易账户后,除去必要的贸易结算,可能面临余下资金在境内区外使用路径受限的顾虑,从而使得自由贸易账户的使用热情不高。因此,拓展自由贸易账户投资功能,最大化自由贸易账户的已有功能,会极大吸引并且最终留住开通自由贸易账户的企业及个人,让自由贸易账户成为企业及个人经常使用的工具,交易、投资的首选,反过来,使用率的提高则会强化兑现自由贸易账户的利好面。
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一直以来拥有优良的资本基础和深厚的城市综合优势,现今又拥有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累积的制度创新优势。同时,上海又是全国人才、资本、金融机构的聚集地,为跨境金融服务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为进一步扩大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影响,满足我国企业、机构与个人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需求,同时保障国家的金融经济安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境金融创新产品,来达到多重政策目标的实现。在上海自贸区已经试点的自由贸易账户基础上对外投资功能,就有可能实现资金自由流动与账户内资金保值增值相得益彰的局面。
跨境收益互换无疑是一种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金融创新业务。跨境收益互换,是境内投资人以人民币资产作为保证金提供相应投资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在境外以等额外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并按照最终的投资收益进行结算的方式,以达到境内投资者获取相应海外资产的方式。这种对外投资模式,不会占用中国外汇额度,不会构成外汇流失风险,且可满足机构及个人走出去进行外向投资的需求。在新片区首先推行此项金融服务,一来可以继续保证资金自由流入和流出,二来可以吸引投资者使用自由贸易账户进行对外投资,提高账户使用积极性,将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四、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金融创新的路径分析
1、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的实践及问题
从现有情况来看,相关企业主要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达成贸易结算、境外融资等目的,也就是说,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还仅仅停留在支付手段,虽然自由贸易账户极大地便捷了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资本流入和流出,但由于账户过于依赖本外币资金,其自身活跃性不强,并没有实现其该有的投资及储值功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局限性很大。
2、新片区跨境收益互换的提出
所谓跨境收益互换,是境内投资人以人民币资产作为保证金提供相应投资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在境外以等额外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并按照最终的投资收益进行结算的方式,以达到境内投资者获取相应海外资产的方式。在该跨境金融服务开展后,企业或个人可将自有资金作为保证金存在账户内,通过授权金融机构代理,用金额机构持有的外币进行海外投资,只要资金处于自由贸易账户监管范围内,并不限制账户之间资金自由流动。通过跨境金融创新业务拓展投资功能,能够创造自贸区与境外离岸市场等效的投资环境,同时又不会占用中国外汇额度,不会构成外汇流失风险,则跨境收益互换的实施就具有了可行性。而该项业务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两点:投资保证金与投资风险。
(一)投资保证金
目前由于实行的是一线全面放开,二线有程度渗透,导致一些企业对于将资金放入自由贸易账户后,除去必要的贸易结算,可能面临余下资金在境内区外使用路径受限的顾虑,从而使得自由贸易账户的使用热情不高。进行跨境收益互换,自由贸易账户内与海外投资等额的资金可以作为保证金予以特别限制,放开与此无关的资金流动。前提是在账户里的余额不低于当前累计的海外投资数额,超出的部分均可自由流向非保税账户,如此规范之下,既实现了资金流动,又避免人民币通过外溢而流失。
(二)投资风险
鉴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给全球范围的国际直接投资带来重重阻力。自由贸易账户只能增加对外投资的渠道,却不能完全保证投资零风险,想要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的吸引力,必须加强投资风险把控。对此,就要求参与跨境收益互换的金融机构具有高素质的投资风险分析能力,做到投资信息完全透明。因为对外投资方案可由自由贸易账户拥有者,也就是投资者自行提供或者与风险机构协商后共同决定,不论哪一种投资方案,负责受理该项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将投资风险一一列举出来供投资者决断。金融机构务必引导投资者提升防风险能力,让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对外投资时少走弯路。近年来已有的对外投资实例说明技术领域的投资是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海外并购频频受阻,更趋严格的投资管制措施给中国“走出去”企业带来时间和金钱上的巨大损失。对此,金融机构应全部吸收学习,并结合自身研究形成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做到对投资者信息完全透明。
3、新片区跨境收益互换的实现
文章接下来将通过跨境收益互换的基本模式、跨境收益互换的基础设施及制度条件、跨境收益互换的案例研究三方面来研究探讨这一对外投资新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跨境收益互换的基本模式简要叙述如下:
(1)进行跨境收益互换的金融机构需要具有海外分支机构。海外金融机构、大型中资金融机构一般都符合这一条件。自贸区可以吸纳这些金融机构集聚。
(2)国内有境外投资需求的机构与个人在上述金融机构申请开户,在其境内分支机构存入人民币作为保证金。
(3)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作为投资方案执行人,在境外以保证金一定比例的外币进行相应资产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境内投资者的人民币保证金仍然存在境内分支机构账户上,不需要将其兑换成相应外汇。这就使得不会产生资本流出,不影响国家外汇储备。
(4)相应的投資方案由境内投资者提供,双方可以签订相应合约,进行境外相关资产的投资配置:可以是标准化产品(股票、债券等),也可以是非标产品(如相应房地产、非上市企业股权等)。开户者需缴纳手续费、服务费,并自负盈亏。
(5)金融机构海外分支机构从境外账户中用外汇购买境外金融产品,到期后与投资者进行相应收益结算。不论境外投资盈利或是亏损,金融机构均只收取一定利息,此时如若盈利,则由金融机构将境外账户中超过本金部分按汇率购买人民币存入境内账户,如若亏损,则由金融机构根据境外账户中不足本金部分按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从境内账户中扣除。
跨境收益互换业务中,金融机构海外分支在境内外分别设有两个平行账户:境内账户为保证金账户,用于存放人民币保证金;境外账户为投资账户,其中由金融机构配置对应的外币。这样就能在不占用中国外汇额度的同时完成境外投资,有望成为对外投资方式的重要补充。
(二)探索研究跨境收益互换的基础设施,包括相应的互联互通机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等。理性把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需求与挑战,互联互通,不是简简单单地硬件相连,而是需要将硬件的连接与软件的连接综合考虑,探讨如何适应当今国内社会、企业的需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制约目前跨境收益互换业务的薄弱环节。为推进该项业务,就必须深入第一线,落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我国与其他各国基础设施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探索研究跨境收益互换的制度条件包括相应的投资许可,配套法律支持等。在切实推行跨境收益互换业务的过程中,包括投资许可制度,国家在贸易便利化以及配套法律机制方面的制度条件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制度条件既对人民币走出去有着极大促进作用,也是促进该项业务成功实施的支撑力量。推动跨境收益互换业务可以从外部协调与内部改革两方面进行,在外部协调方面,要争取在多边协调上取得突破,也可以依托有条件的双边合作率先取得高水平成果,再逐步整合双边资源上升为多边行动方案;在内部改革方面,应增加有关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制建设,加强制度保障。
(三)探索研究相关跨境收益互换的案例。收集欧美国家相关经验,借鉴已有的类似跨境收益互换业务,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争取极大化跨境收益互换业务的利好面。
五、总结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亮点在于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以及拓展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投资功能,这些都在迎合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实现了高度的切合性。本文所讨论的跨境收益互换是一种对外投资的新模式,可以被用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投资领域,满足中国居民对外投资以及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这一创新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投资、储蓄功能,提高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积极性,突出新片区本外币资金的集聚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现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上海金融法院获批成立,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中国人寿上海总部、建信金融科技等总部型功能性机构落户,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展。作为一种尚无先例的对外投资模式,跨境收益互换业务不会占用中国外汇额度,不会构成外汇流失风险,是上海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平稳发展的又一坚实推动力量。
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继续稳步推进,跨境收益互换业务无疑在推动投资、贸易、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方面有着较大优势,通过打造更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蓓.建立天津离岸金融中心问题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勇,王亮,余升國.自贸区离岸金融制度创新理论分析框架[J].上海经济研究,2018(5).
[3].汪川,赵瑾.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及制度安排[J].新金融,2014(07).
[4].胡方. 国际典型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与发展经验梳理———以香港、新 加 坡、迪 拜 为 例[J].学 术 前 沿,2019( 11) .
[5].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总署研究室课题组.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相关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19( 2) .
2019年度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SHJD003)“中国对上合组织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及规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上海政法学院2019年留学生全英文课程《物流管理》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