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华
【摘 要】目的:研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效果。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比对组:实施常规治疗;探究组:实施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的影响。结果:探究组患者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腓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高于比对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探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2%高于比对组的76.19%,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理想,促进神经传导速度,治疗价值高。
【关键词】甲钴胺;依帕司他;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若不及时将血糖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值内,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最高,此疾病会引发患者机体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而且发生残疾率的机率较高,及时开展正确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1]。因此,本文就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药物开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
1 基础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19-1~2019-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应用平均方法,将84例病人分为以下两个小组。比对组42例:女19例,男23例,平均年龄(55.81±1.49)岁;探究组42例:女21例,男21例,平均年龄(55.90±1.50)岁;在资料信息方面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互比,无差异性,(P>0.05)。
1.2筛查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机体出现肢体疼痛、麻木以及无力感;②患者或者家属知情同意;
剔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②中途退出治疗者;③传染性疾病;④聋哑者;⑤恶性疾病;⑥精神异常者[2]。
1.3方法
比对组:实施常规治疗;告知患者在饮食方面相关注意事项,并开展正确的运动锻炼,并根据患者血糖状况合理性应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
探究组:实施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甲钴胺(生产厂家:杨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国药准字H20052315)药物剂量为0.5mg /3次/日;依帕司他(生产厂家:杨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国药准字H20040012)药物剂量为50mg/3次/日,都采用口服方式,药物剂量可根据患者疾病状况适当增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腓神经传导速度,并对治疗后,患者机体状况进行评价:好转:患肢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精神状态良好;改善:患肢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有所好转,患者配合治疗,精神状态一般;无效:患者机体不适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病情有恶化情况[3]。治疗有效率=改善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情况比较
比对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42.43±1.54)Hz,腓神经传导速(37.89±1.61)Hz;探究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49.89±1.87)Hz,腓神经传导速(45.95±1.42)Hz;探究组患者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腓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高于比对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
2.2 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
探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2%高于比对组的76.19%,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我国人们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从而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他糖尿病最为明显,血糖升高只是糖尿病表象之一,随着病情发生,会引发神经病变,从而导致肢体出现功能障碍,疼痛以及麻木感,这会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更会威胁其生命安全[4]。所以,尽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对其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甲钴胺可控制神经异常兴奋传导情况,增强蛋氨酸合成酶活性,调节患者的轴索结构蛋白正常运输能力,控制神经退变,促进神经髓鞘的形成,还可对受损的神经组织进行修复[5]。依帕司他可调节髓神经纤维密度、圆柱率以及厚度等,让神经血液循环正常,提高神经组织中的肌醇含量,促进神经传导速度。此药物可抑制葡萄糖转变为山梨醇,减少山梨醇细胞蓄积量,從而保证神经功能快速恢复,调节机体一系列不适症状[6]。而有研究称: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药效,而且药物治疗安全性高,这与本次研究结果接近,说明此次研究结果具有真实性。
综上所述:甲钴胺与依帕司他药物不仅可保证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腓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符合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1]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林飞鸿,伍瑚,吕志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34)
[2]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 唐颖超. 中国民康医学.2019(02)
[3]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 陈玉英,翁静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09)
[4]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 贾建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7)
[5]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 衡爱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03)
[6] 依帕司他、甲钴胺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张海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