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团学、教学协同育人意蕴价值及机制构建

2020-07-04 02:36刘官元马艳辉张跃敏何明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体育教育专业高校党建

刘官元 马艳辉 张跃敏 何明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里,强化党建对高等教育的引导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法,以四所不同类型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为考察样本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时期里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立德树人”落实不够、党建引领弱化、党团教学协同育人创新不足的现实。提出了“党建、团学、教学”协同培养体育教育人才机制的基本内涵与架构。机制构建,首要,厘清党建、团学、教学三者在培养人才中的辩证关系;其次,多方主体参与下调查研究,找到影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里党建、团学、教学分离的因素;再次,以党建为牵引,把党建、团学工作、教学工作三位有机融合,统筹多方实现主体协同、内容协同和方法协同。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党建;体育教育专业;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156-05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but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of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talents.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takes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new er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physical education,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weakening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i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leagu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framework of the mechanism of "Party building, League learn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to train physical education talents. To build the mechanism, we should first clarif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Party building, League learn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econdly,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any subjects, we should investigate and find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pa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League learn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lents; thirdly,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three aspects of Party building, League learning and student teaching, and coordinate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tent of the subjects collaboration and method collaboration.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一、概述

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遵循,其教育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阶段。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体育教师是高等体育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后,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以党建为牵引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新要求。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里,强化党建对高等教育的引导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

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如何完成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界必须回答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新时代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诸多面上的问题。如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党建团学教学三分翼的问题、创新机制协同育人的问题等。当前学界对此有了积极的回应,对党建引领团学与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研究,党建与团学工作、党建与教学融合一体化研究也已出现,初步提出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然而,当下学界对党的建设与教学、团学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如何把党建与团学、教学一体协同培养人才的研究仍然是滞后于新时代教育发展步伐的。这与党的十九大后,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求以党建为统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求有差距,我们体育教育界理应对此差距有所回应。研究提出“党建、团学、教学三位”一体化协同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机制,既是响应新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体育教师教育培养质量一种新的机制探索。课题研究,选取了西南地区,有体育教育专业的一所211大学、一所(省)市属师范大学、一所地方普通高校、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三类四所高校代表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不同类型的办学主体为研究视点,试图为新时代培养体育教师教育提供一定理论与路径借鉴[2]。

二、“党建、团学、教学三位”协同育人机制意蕴

协同化是指把若干分散的部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党团教”协同机制(这里机制是二级学院为主体)是指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党的建设、团委学生工作、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构建一个人才培养新生态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力量,激活办学各个环节内生活力,围绕新时代教育发展主线,让党组织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养成的核心作用,让教师与学生党员在实际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党的建设融通贯穿于团学工作、教育教学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机制的建立要有利于人才的质量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学术创新。

三、构建“党建、团学、教学”协同育人机制的价值

课题研究,从国家战略发展之需的角度出发,创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兼具理论与实际价值。第一,建立以党建为牵引的“党建、团学、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党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优势,从而有效提升,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落实。从教育的本质任务来看,培养人是教育质的规定性,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什么样的德是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基础与前提。我国历史上一直对于德才关系有辩证认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3]。”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可见人才培养中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立德树人可分“立什么样的”德和“怎么样做”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对人的教育过程。人和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实践。在其过程中既要兼顾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及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也要关注有独立个性的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新时期高等教育,要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办学方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要围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师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切实将“师德”内化于心,是时代新使命;因而,重视教育过程中各方面的要素,统一形成合力就显得十分必要[4]。换言之,新时代高等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養把立德树人工作做细做实,就是协调处理好教育过程中各方面的要素形成合力,方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的人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如何形成合力?我们提出“党建、团学、教学一体化”的培养理念,核心就是以党建牵引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要素形成合力,保证落实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历史早已证明,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可以讲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历史,与党的组织历史一样长,从革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5]。第二,为解决新时期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中,党建、团学、教学三分翼,各自为政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第三,把党的建设融通贯穿于团学工作、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力量,让教师与学生党员在实际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养成的示范带动核心作用,以此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党建、团学、教学一体化”培养机制实质是一种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教育制度一定是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根据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根据学校功能及其发挥状况而不断的适时应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后,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文件,均提出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探索“党建、团学、教学”协同运行人才培养机制,正是回应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而适时应变。构建“党建、团学、教学”协同运行模式,是达成党和国家对教师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新时代教师教育质量的有益探索。

四、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透视

当下时代,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教育阶段。通过对以三类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史脉络看,大致经历了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新时代教育阶段。当前正处于新时代教育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十八大党章写入)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教育阶段的开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而言,三类四所高校与我国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有相近的历程特征。以其为研究考察案例,具有实际意义。以新时代对高等教师教育要求为靶向,结合专业现实发展需求,通过文献调研与访谈,我们发现尚存在诸多问题。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时代教师教育中立德树人时,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师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切实将“德”内化于心。人和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实践。对于人才培养而言,立什么样的“德”是关系办学方向正确与否的关键。对于实践操作层面而言,教育施者和被教育者,对“德”理解与认同,是将“德”内化于心的关键。而对于真正把立德树人做细做实,需要教育过程中各方面的要素协同同向而至。这种要素协同具体表现为整体性、全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四所高校经过系统梳理后,发现做细做实立德树人要求,还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师生对新时代体育教师德的“内涵、特征、要求”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师生的认识水平还未提升到应有的高度;第二,学生存在轻思想政治教育、重专业知识学习,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书与育人分离;第三,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贯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缺失内容与规格、课程设置及达成路径一体化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更是缺乏思想品德的教育设计与实践。

(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问题

对其四所高校体育教师教育,30多年的办学历史观察发现,在协同育人的机制方面存在其共性不足。主要在培养方案设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党团教协同等方面。

1. 协同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不足

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教育发展大环境的要求,不同的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虽然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均是建立在历史传承与创新基础上不断的修改与调整,但学科育人思维明显。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计划制定有趋同的操作路径。在教务处统一协调下,融合了各校教师教育多方面的资源制定了培养方案,但在形式与内容上,没有深度融合。表现在设计主体单一,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培养人的理念、课程方案、实施途径等,主要是体育(院系)教学院长和专业教师群体为主体、而团学工作群体和思想政治课程群体是缺位的。多元主体缺位,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中,贯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缺失内容与规格、课程设置及达成路径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时数分配不尽科学、实践课程板块设置不能很好的支撑学生能力提升,存在过去惯性培养痕迹明显。

2. 院系协同培养不足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计划,由于形式与内容的融合度不够。在培养实施路径上,院系协同不足,院系条块分割明显。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没有把“立德树人”的“德”贯穿始终,没有形成协同实践路径。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体育(院)系为主体进行课程教学、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的管理,体育(院)系与思想政治课程和其它院系在协同教学与教育方面分割特征明显。

3. 党团教三分翼协同不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较长期来,不同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存在党建、团学、教学工作分三翼现象。具体表现为党建、团学、教学各自为政,党建引领作用弱化。首先,党建没有发挥好对团委学生工作德育的引导,两者缺乏从机制到实践平台的连接桥梁。尽管根据新时代党建的要求,各高校在学生中设立了学生党支部,但是由于学生中的党员人数较少,开展党建活动时,较少融于团建活动中。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与学生支部活动联系不紧密,缺乏深度融合,两者没形成有效沟通机制;其次,团学与教学工作对接不紧密,团学工作开展主要是辅导员、团委干部等学工队伍,教学工作主要是行政及专业教师,两者交集太少,没有发挥好教学领域对团学工作的专业引导;再次,党建引领教学领域教师师德养成、人才培养作用不明显。存在党建与教学业务的契合度不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壘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融入教学业务的动力不足、师生参与党建活动少等问题存在。表现在教师支部开展党建活动主要集中在党建工作范围内,较少思考在教学业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党建与教学结合不够,较少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环节。显然,我们既没有从理论上研究党建对教育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的作用,也没有从实践中去探索。没有很好发挥党支部对教育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的堡垒力量,没有发挥好教师党员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通过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党建工作与教学行政事务的“两张皮”,党建工作与团学工作分离,党建、教学与团学工作三分翼现象早已存在。以上问题分析为我们机制建构提供了思路。破解协同育人的困境,在于需要建构高效协同机制,并找寻一种强有力的牵引力量来推动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使之发挥同向作用是关键。由此,我们提出以党建为牵引力的机制[6-7]。

五、“党建、团学、教学”三位一体化机制构想

首先,需正视党建、团学、教学三者在培养人才中的辩证关系;其次,需从问题出发,多方主体参与下认真调查研究,探寻形成当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里,党建、团学、教学三分翼壁垒的因素,找到党建牵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着力点,优化教育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做好顶层设计。

(一)厘清“党建、团学、教学”三者在培养人才中的辩证关系

党的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其活动涵盖党务工作、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7]。团学工作则主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组织活动;而教学工作则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形成为主。尽管三者有着不同领域与范畴,不同工作目标、运作手段,但在终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是一致。党建与团学、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实现三者融合的关键是强化结合意识,要把党的建设影响力延伸到团学、教学的过程中[10]。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要高度正视党建对团学、教学引导作用,认真研究分析形成党建、教学与团学工作三分翼因素,力图避免党建、团学、教学各自为政,并找到党建延伸到团学、教学领域的连接“桥梁”。

(二)优化教育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

机制的建立,需统筹多方主体协同攻关,优化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是关键。表现在主体、内容与方法三方面的协同[4]。一是,主体协同。党建、团学、教学主体由党(书记)政(院长)负责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组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我们没有把思政课教师纳入到主体中来,而新机制强调把思政课教师纳入主体中来是为了协同规划设计“立德树人”教育方案与实践的体系化。首先,二级学院党与政相协同。书记与院长共同抓好“立德树人”教育规划与设计,作好顶层设计。并在日常工作中把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其次,团学工作、教学工作协同。团委书记和教学系主任、课程组组长,协同将学院研究决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再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学工队伍相协同。作为影响培养人才思想教育、价值观、专业成长最为关键的基础层面的三类教师群体,要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主动参与由学工队伍开展的教育活动,而学工队伍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相关环节。以上多主体协同形成育人的完整的统一链条。二是,内容协同。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与专业教育与实践内容协同,打破学科育人的思维。首先,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协同。要研究好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多方面的主体参与下,把“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规格、课程设置、达成路径,融合于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设计。再次,要把党建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团学活动平台建设中以及各种制度设计中,为发挥好党建协同引领的作用提供载体。三是,方法协同。是指在培养人才实践过程中,党建、团学、教学工作三方面在方法上的协同。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组织优势,引领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与“师德引路”两种方法协同的过程。自我教育重点在于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带动受教育者在“立德树人”中的自我认同、主动建构、主动践行的能动作用,而“师德引路”则是注重发挥教师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发挥“以师为师、师从师出”,发挥师德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自我的价值观,对于世界发展形势、国家前途命运、自身成长规划等方面已经有了自身的判断与选择。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搭建各类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来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把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连在一起,制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使师德师风建设涵盖课程教学与科研、 实习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的等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以师为师、师从师出”,使师德师风成为引领大学生立德成才的强大动力。

(三)建构“党建、团学、教学”三位一体化机制架构

从组织结构、平台建设、评价考核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党团教”一体化机制架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组织模块(把党的建设融入团学、教学的建设)、制度建设模块(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平台建设模块(学生活动、教学科研活动)。1. 管理组织模块:建立以党员引领的三级管理结构。一级,院长兼任副书记、书记兼任副院长;二级,团委书记和教学系主任由党员兼任;三级,课教研室(课程组)主任由党员兼任。学生团委书记由学生党员兼任,成立学生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 制度建设:建立以党建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相关制度。如党政联席制度、党政领导与教师联系制度、党员民主评议考核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3. 平台建设模块。建立“党建、团学、教学”三位一体的平台。如党员参与“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员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党校与团校融合平台、党团活动品牌化平台等[9]。

六、结束语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细做实、实现培养合格的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需要集成多方面的教育要素形成合力。研究以四所不同类型高校为观察点,立足于办学实际问题导向,提出以党建、团学、教学三者融合的理论思考,试图发挥党建优势,从机制上牵引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尚需要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验证。可以预见的是,探索如何实现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实现路径,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多方面的供给侧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让党的旗帜在高校高高飘扬[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4/201901/t20190115_366967.html.

[3]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6:14.

[4]常青,韩喜平.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的协同机制构建——基于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9,40(01):94-101.

[5]李剑萍.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历史转变和时代命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5-18.

[6]屈朝霞,康超.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究[J].党史博采,2019(1):45-46.

[7]江卫春,李金花.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的机制探索——基于北京四所高校的调研[J].山西青年,2018(5):31-32.

[8]如何区分党务工作、党的工作、党的建设[EB/OL].http://www.12371.cn/2018/12/25/ARTI1545723916215501.shtml.

[9]王辉.高校党建与教学业务融合化发展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6):17-18.

[10]常小琴.党建教学合力 青年教师成长[J].中国农村教育,2016(Z1):100-101.

[11]蒋传好.加强党建工作促进教学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86-87.

[12]杨晓慧.加强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顶层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7(3):10-14+68.

[13]吴明义.党建带团建工作创新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安徽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建带团建工作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9):126-127.

[14]宋之帅,马文革.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152-156.

[15]虞怡鸣,张润.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79-81.

[16]张龙,杨瑾.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15(10):174-175.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体育教育专业高校党建
新课标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