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严武 韦福安
[摘 要]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作为两种互补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区域存在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成为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采用空间数量关系模型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空间关系,得出两者在空间数量上关系显著,在空间质量上接近良好协调发展的结论,为两者协同发展的研究提供可行基础。并以交通通达度(道路交通情况和交通乘换点)、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和参与主体(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机构)为切入点,对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交通道路尤其是动车和高速路与两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性较低,A级旅游景区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优于特色村镇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部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支撑不足,根据两者与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的拟合情况,提出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和优化桂西左江花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群、桂西北东兰—巴马—凤山旅游资源群、桂东富川—恭城—灌阳旅游资源群和桂中金秀旅游资源群等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交通道路、交通乘换点、酒店和餐饮等基础建设。(2)根据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协助与监督的特色村镇+A级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广西区域空间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村镇;A级景区;空间关系;协同研究;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0)03-0113-14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0.03.013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来说,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对发展我国村镇旅游,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的初步建立。2008年国务院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并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保护规划、保护措施、法律责任等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2009年4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研讨会在海南召开。2010年3月1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了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建村〔2010〕36号),旨在发展全国特色景观示范镇(村)旅游,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了6批共262個历史文化名镇、276个历史文化名村和216个全国特色景观示范镇(村)。
随着国家对特色村镇的重视,其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逐渐加强,学术界对历史文化名村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的发展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不同专业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涌现了一批在地理学、经济学、规划学、环境景观学和旅游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1-6]。
A级旅游景区作为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以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旅游景区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和经营管理等为等级划分依据,长期以来都是热门研究对象。研究从注重旅游收入[7-9]、客源市场分析[10-11]和开发策略等[12-14],关注景区容量和承载力[15-17]、景区生态环境保护[18-19]和游客旅游感知等[20-22],再到目前关注景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23-24]和旅游社区发展[25-26]等问题,体现了旅游发展渐进的过程。近年来,针对历史文化名村镇、特色旅游名村镇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胡海胜和王林以15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名镇名村的省际分布、区域分布的结构特征,并测定了总体结构类型和各省份的分布类型[27]。吴必虎和肖金玉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5]。林敏慧和保继刚以西递为案例地,对创造性破坏模型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检验,得出该模型只有在前商业化、初级商业化、高级商业化这3个阶段是较为符合案例地情境的,案例地之所以没有按照后续的初级破坏、高级破坏和后破坏这3个阶段发展下去,其背后推力是政府的强有力干预的结论[2]。于希贤和于洪以书评的形式推荐了刘沛林《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一书,从书中感悟到挖掘和保护文化基因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之本[28]。以上专家学者对特色历史名村镇和特色旅游名村镇的研究,多在探讨空间分布特征和对特色村镇保护策略,或以特色村镇自身发展潜力和发展局限作分析。国内对旅游资源空间关系的研究有:黄松等对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进行探讨分析[29];张玉萍等对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30];李跃军认为城市与景区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主要有数量匹配、等级匹配、距离匹配、管理匹配等,而且在不同的旅游区域和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空间匹配关系不同,应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31];李剑等以张家界市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地质遗迹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统计的基础上,对张家界各县(区)地质遗迹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展了定量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张家界地质遗迹与人文旅游资源两者空间关系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其空间关系[32];谢志华等利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的空间分布关系[33]。国外,类似的研究有很多,如Lacitignola以旅游业为基础建立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模型[34],Petrosillo以旅游业为基础建立社会-生态的脆弱性模型[35]。目前,结合自然环境、交通设施、商业布局、地理区位以及其他旅游相关信息等因素的旅游发展研究较少。(历史文化、特色景观旅游)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在社会文化、地理空间上可以实现资源互补,特色村镇可以为景区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景区人文气息;A级景区可以为特色村镇填补商业、交通、环境保护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空白。在这两个貌似冲突却互补的关系区域内,名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空间关系,如何定量分析两者资源优劣进而探讨两者如何协同发展等,目前在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内容上实属空白。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华南沿海,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各地年降水量均在1070 mm以上,大部分地区为1500 mm~2000 mm,各地≥10℃积温5000℃~8000℃,是全国最高积温省区之一,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广西地质构造复杂,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造就以喀斯特山水景观、滨海风光、边境风貌、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特色村镇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2003年起先后有7个镇和9个村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6个镇和13个村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其中,阳朔县兴坪镇、鹿寨县中渡镇和昭平县黄姚镇同时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和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自治区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特色工贸名镇(村)、特色生态(农业)名镇(村),从2012年起评选出广西特色村镇,截止2016年底已经评选5批共78个特色村镇(表1)。
1.2 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村镇以及2016年12月31日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广西352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所有村镇和A级旅游景区经纬度点状数据通过奥维互动地图(Omap)和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查询获取。省内动车矢量数据以广西交通地图2016版为底图,将地图矢量化得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机场、火车站、休闲娱乐、购物、住宿、餐饮等数据信息由2016年全国Mapinfo电子地图获取,将Mapinfo文件的tab.格式转换为ArcGIS可用的shp.格式。
2 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与等级
广西地形地貌复杂,桂北、桂西北和桂西南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区,主要由距今4亿~2.5亿年前晚古生代海洋沉积厚达数千米的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在长期地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峰林、峰丛、洞穴等典型岩溶地貌,桂中、桂东和桂东南为河流冲击和堆积地貌,桂南地区更是河流堆积冲击和海岸地貌的结合。因此,广西A级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广西特色村镇以人文景观为主,村镇的节庆活动、劳作和休闲方式、村落景观和乡土文化氛围等,不仅使游客感受田园情怀和乡村传统等,还能体验到与城市不同的返璞归真精神感受,体现了特色村镇的乡村性、原生性和积极性等特点。
2.1 A级旅游景区分布与等级
在A级旅游景区分布上,以桂林、崇左、百色和河池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分布着较多A级旅游景区。其次,以经济发展优势和较大的客源市场为驱动力的南宁、柳州和玉林,也分布着较多A级旅游景区。最后,依靠海岸地貌為主要景观的北部湾3市(钦北防)A级景区分布也较为密集。
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进行评审,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5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A级旅游景区。本研究根据A级景区等级对景区进行赋值,从高等级到低等级的划分标准为:5分、4分、3分、2分、1分。
2.2 特色村镇分布与等级
广西特色村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桂北地区。桂林的国家级村镇资源最丰富,广西大鼓、壮族刘三姐故乡、桂剧等一系列地方特色文化发源于此,并有一部分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如罗汉果生产基地、椪柑生产基地和芋头种植基地等,在特色村镇评比上具有较大优势;南宁、柳州、贺州、河池、百色和崇左等地,少数民族居多,分布较广,三江侗族苗族为特色的民族资源开发和大区域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早,旅游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梧州、贵港、玉林、来宾、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等地地势平坦,农作物高产,多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河海路交通便利,当地居民善于经商,特色村镇以特色生态农业村镇和特色工贸名镇为主。
为了能更直观地表达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的质量关系,根据特色村镇等级进行赋值,综合考虑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资金投入状况、村镇发展现状,同时,根据旅游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专家的意见,将国家级村镇得分赋值为7分,省级村镇得分赋值为3分。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黄松等[29]的方法,从两者的数量空间关系、质量空间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3个方面,提出具有普适性的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空间定量关系模型。首先,从定量的视角,运用GIS空间分析,探讨以人文旅游资源要素为主的特色村镇与以自然资源要素为主的A级旅游景区空间数量质量关系研究的方法,并以2016年广西Mapinfo电子地图信息为数据基础,运用GIS缓冲区分析法,构建道路缓冲区,分析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与道路交通的可达关系;运用最邻近指数法,探讨各地级市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与交通乘换点间的最短加权平均距离;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旅游经济要素(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与特色村镇、A级景区之间供需关系。其次从定性的视角,讨论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机构和社区居民4个服务主体,尝试构建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之间竞争-合作发展模式。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为揭示广西特色村镇和广西A级景区空间关系及协同发展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广西开发特色景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开发奠定基础。
3.1 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数量空间关系模型
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联指数R由下式计算:
式(1)中:a为全部样方中同时包含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点的样方数;b为全部样方中仅包含特色村镇的样方数;c为全部样方中仅包含A级旅游景区点的样方数;d为全部样方中同时不包含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点的样方数(下同);R的取值介于-1到+1之间,R>0为正关联,R<0为负关联。并用下式对R值进行显著性检验:
5.1 以交通通达度为驱动的协同发展分析
为探究交通通达度与特色村镇、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以2016年广西交通图为蓝本,用ArcGIS 10.0编辑工具描出矢量数据。用最邻近距离法,将交通乘换点(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动车站)与特色村镇、A级旅游景区作分析。以地级市为独立的研究区域,分析交通乘换点与特色村镇、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最短距离,取每个特色村镇或每个A级旅游景区离其最近的交通乘换点的距离平均值,得出最短加权平均距离(图4)。
由图4可知,广西A级旅游景区最短加权平均距离为7.36 km,总体上为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地区高,平原地区低的分布特征。其中,占广西A级旅游景区约38%比例的桂林、河池、贺州和崇左这4个地级市,最短加权平均距离达到甚至超过了10 km,说明除自驾或跟团等服务外,交通节点的布局不利于游客乘换交通工具,交通成为旅游发展瓶颈之一。广西特色村镇最短加权平均距离为9.58 km,由于特色村镇在评比上需要体现原真性特征,保留较为完整的特色村镇在评比上所占优势较大,没有像A级旅游景区那样过多考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空间分布上,特色村镇最短加权平均距离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根据广西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镇与交通乘换点最邻近距离的计算,结合三者的分布情况,在三者空间拟合较好、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交通中转点较少的区域增加交通中转站或旅客中转服务中心(图5椭圆标注区域):(1)桂东北旅游资源群,包括恭城县三庙一馆景区;省级特色村镇: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和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龙虎村;国家级特色村镇: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富川瑶族自治县福溪村。(2)桂北旅游资源群,包括国家级特色村镇:融水苗族自治县雨卜屯;省级级特色村镇: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长赖屯;3A级旅游景区:融水雨卜苗寨景区、融水田塘瑶寨景区、融水县田头苗寨景区、融水县龙宝大峡谷景区;4A级旅游景区:柳州市融水县贝江景区。(3)桂中旅游资源群:3A级旅游景区:夏宜醉美瑶乡、金秀县古沙沟景区、金秀县青山瀑布景区;4A级旅游景区:来宾金秀银杉森林公园、金秀莲花山旅游景区、来宾市金秀圣堂湖景区、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金秀县圣堂山景区;省级级特色村镇:金秀瑶族自治县田村;国家级特色村镇: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村。(4)桂西旅游资源群:以左江花山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中心的旅游资源分布区。
最邻近距离法虽然可以反映交通乘换点与特色村镇、A级旅游景区之间关系分布情况,但无法直观反映交通乘换点与特色村镇、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空间聚集密度。基于此,利用ArcGIS缓冲区分析法对交通要素(动车线路、铁路、高速、国道、省道)作缓冲区处理,因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不同道路等级、不同道路布局密度等因素会影响游客出行行为,高等级道路或方便的交通方式能提高游客出行意愿。因此,将动车、高速和铁路缓冲区设置为半径10 km,国道缓冲区半径为5 km,省道缓冲区半径为2.5 km,如图5所示。
通过交通要素与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的缓冲分析可知,在缓冲区内的特色村镇共有64个,占总量的68.82%;在缓冲区内的A级旅游景区共有280个,占总量的79.55%。但动车与高速这两种重要的旅游交通出行线路缓冲区的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数量仅占总数量的47.83%,说明广西高质量交通道路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性不高。根据广西道路交通质量与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从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间通达度和两者协调度考虑,建议在两者空间拟合较好的6个旅游资源丰富集中区域发展高等级交通道路(图5椭圆标注区域),分别是:(1)桂东北地区富川—恭城—灌阳旅游资源集中区。(2)桂北地区罗城—柳城—融安—融水—三江旅游资源集中区。(3)桂西北地区天峨—乐业—凌云旅游资源集中区。(4)桂西北地区东兰—凤山—巴马旅游资源集中区。桂西北地区隆林—西林旅游资源集中区。(5)桂西以左江花山世界遗产地为中心的宁明—龙州旅游资源集中区。(6)以桂中地区来宾金秀县为中心的旅游资源集中区。
5.2 以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为驱动的协同发展分析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也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更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延展旅游产业链的最为关键一环。本文通过裁剪2016年全国Mapinfo电子地图广西区域,选取休闲娱乐要素点、购物要素点、住宿要素点、餐饮要素点等4个旅游要素点,通过ArcGIS 10.0的合并功能将其同一命名为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运用ArcGIS 10.0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分析功能,根据旅游经济发展要素點分布情况,获得广西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核密度分析图(图6)。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气候和景色怡人的边远地区受到游客热捧,如崇左大新名仕田园、德天瀑布和石景林,贺州姑婆山和黄姚古镇等,凭借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香古色的乡村文化,对游客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成为影视剧取景地和拍真人秀的取景地。同时,景区利用热门影视话题,对外宣传影视拍摄地旅游。旅游除了交通先行外,还需要有充足休闲娱乐地方、商店、宾馆、饭馆等提供游客满足正常旅游需求。但近年来广西旅游景区因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造成游客滞留等现象,如2016年北海涠洲岛因台风影响,大量游客滞留岛内,酒店宾馆等供应不足,大量游客聚集渡口过夜;崇左名仕田园、德天瀑布和花山一条线景点因景区内和景区附近餐饮住宿供应不足,游客需要连夜赶往几十甚至上百千米外的崇左市区、靖西市和南宁市。由餐饮住宿供应不足造成的管理问题在河池东兰—巴马—凤山一线景点和桂林北部灵川—兴安—龙胜一线景点上也屡见不鲜。研究分析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通过旅游经济要素点核密度分析,探讨旅游经济要素点与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镇的空间关系,建议通过旅游经济要素点核密度分析,探讨旅游经济要素点与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镇的空间关系,建议在桂西龙州—大新—靖西、桂南钦州港、桂东南陆川—博白、桂东钟山—昭平、桂中金秀—象州和桂北灵川—兴安—龙胜—资源等6个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相对集中区域(图6椭圆所示)加强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
5.3 以参与主体为驱动的协同发展分析
从整体资源条件上分析,广西A级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特色村镇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两者资源互补。从空间数量和质量分析,空间数量关系显著,质量关系属于良好协调度水平。但地理空间的协调不代表行政区域管辖的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风俗习惯和社区居民认同感等因素制约了两者发展。两者协同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壁垒,打破不同行政区域管辖界限,引导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运行的主体,由旅游企业主导可以打破地区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限,是将特色村镇和A级旅游景区串联发展策略落实到实处的关键。旅游社区居民间的主动参与以及非政府组织机构监督使利益分配更加公平,政策制度更加完善和合理。因此,特色村镇和A级旅游景区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构成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在竞争-合作模式下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1) 政府引导。自治区政府在旅游发展上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区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应该对外大力推销和宣传本地旅游特色,打造优秀的旅游形象,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旅游发展政策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第一,政府引导A级旅游景区和特色村镇建设的招商引资,支持旅游企业修葺或改善A级旅游景区和特色村镇之间交通环境。第二,政府支持社区居民当地创业就业,当地社区居民进行创业培训、就业培训、教育培训和素质培训等,可以开通绿色通道,为社区居民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甚至低息贷款等,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第三,打破行政管辖界限,政府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镇精品旅游路线,使邻近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内部市场共生、外部客源共享的良好局面。第四,大力推动国家级特色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和特色旅游名村镇)评建工作,扩大特色村镇知名度,打造特色村镇品牌。
(2)企业主导。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以企业为主导,这是遵守市场经济原则的体现。企业主导能打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可能造成的恶性竞争现象,通过企业主导旅游线路开发,实现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和特色村镇旅游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促进两者和谐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主导作用:第一,打造当地特色A级旅游景区+特色村镇精品旅游路线,以旅游资源特点为核心打造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现象,如桂南钦北防3市可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沿海A级旅游景区+京族或沿海特色村镇旅游精品路线,防城港主打沿海边境口岸旅游+沿海京族特色村镇旅游路线,钦州可主打沿海美食与出海观海豚+民族英雄特色村镇旅游路线,北海可主打阳光-海岸-沙滩+老街特色村镇旅游路线,避免三市旅游景点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现象。第二,挖掘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如靖西旧州绣球之乡等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会纪念品,企业可以鼓励当地人合理生产,因绣球不可机器代替手工纺织,可以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及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企业利用资金和宣传渠道优势等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产品。企业作为盈利为主的主体,需要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对于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基础设施落后,企业可以尝试推行邻近的特色村镇+A级景区骑行或驴友路线,初步试探该地区的旅游需求,为后续旅游开发是否可行提供参考。第三,企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让特色村镇和旅游景区社区居民参与经营和管理,使他们了解本地旅游发展情况;另外,企业不可将成果全部或大部分归自己所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不同旅游发展模式,如股份合作制、企业承包制。
(3)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需要建立在社区参與的基础上,旅游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相当大程度上需依赖当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得到落实执行,积极的社区参与对特色村镇和旅游景区这一精品路线的发展尤为重要。第一,参与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旅游建设,社区群众开办家庭旅馆,制作及销售当地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等获取收益;通过村集体制/合作社来入股参与旅游开发,并积极参加社区管理工作和提出社区建设意见。第二,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提升自身素养达到影响当地社区居民和游客,达到保护旅游环境的目的,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管理及社区可持续发展。
(4)非政府组织机构协助与监督。非政府组织机构是特色村镇+A级景区旅游的协助者,包括协助促进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非政府组织机构专家学者与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特色村镇+A级景区协同发展政策,帮助建立旅游发展规划,为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的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向旅游目的地、社区组织、当地小企业提供技术、财力、教育、能力建设和其它方面的支持;建立利益相关者网络等。同时,充当促进各方利益公平的监督者的角色,包括对政府政策制度推行有效力的监督,政府出行的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建设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当中;对于某些建立在破坏特色村镇原有文化或建筑、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破坏景区生态环境和牺牲社区居民利益换取私人利益的企业,非政府组织机构应对其进行公平性监督。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1)广西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在资源特点上互补,在数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联关系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接近良好协调水平,直接反映了打造特色村镇+A级景区特色旅游线路的可塑性。
(2)以交通通达度和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为驱动分析广西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协同发展情况,运用最邻近指数法计算特色村镇点与交通乘换点间最短距离、A级景区与交通乘换点间最短距离,寻找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资源相对集中、旅游资源拟合度较高但离交通乘换点较远的区域,提出在该区域增加交通乘换点、游客集散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法,将不同道路作缓冲区处理,计算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是否在缓冲区内,对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资源相对集中,旅游资源拟合度较高但均不在缓冲区的区域,提出提升道路等级的建议。运用核密度分析的方法计算旅游经济发展要素密度,确定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资源集中但核密度较低的区域,提出加强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3)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在特定地域内是竞合关系,这个关系离不开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构成的参与主体支持,通过对广西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发展模式分析,提出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协助与监督的特色村镇+A级景区发展模式为广西区域空间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6.2 讨论
分析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的空间关系及协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但以下问题还需进一步讨论:(1)广西A级旅游景区多,分布广,等级明确,对外宣传力度大,游客对高级别的A级景区有一定认知和吸引力,广西特色村镇是近几年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特色工贸名镇(村)、特色生态(农业)名镇(村),从空间布局上分布面较窄,目前仅有国家级和省级之分,应该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特色村镇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扩大特色村镇影响力。(2)影响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协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空间数量和质量关系分析,以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要素点(休闲娱乐、购物、住宿、餐饮)和参与主体(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机构)作为影响其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今后的研究当中可以适当从游客行为角度分析特色村镇和A级景区之间如何协调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勇, 张捷, 李娜, 等.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06, 26(4): 497-505. [ZHAO Yong, ZHANG Jie, LI Na, et al. The study on conser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n the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group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6(4): 497-505.]
[2] 林敏慧, 保继刚. 中国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应用检验[J]. 旅游学刊, 2015, 30(4): 12-22. [LIN Minhui, BAO Jigang. Tourism commodification in Chinas historic towns and villages: Re-examining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model[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4): 12-22. ]
[3] 邵甬, 陈悦, 姚轶峰.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5): 102-110. [SHAO Yong, CHEN Yue, YAO Yife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in East China[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1(5): 102-110.]
[4] 何峰, 柳肃, 易伟建.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一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J]. 热带地理, 2012, 32(5): 457-463, 486. [HE Feng, LIU Su, YI Weijian. Reno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based on the science of human village, Hunan province[J].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5): 457-463, 486.]
[5] 吳必虎, 肖金玉. 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32(7): 6-11. [WU Bihu, XIAO Jinyu.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villages)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7): 6-11.]
[6] 马宝建. 古村镇旅游的三重意义及其实现途径探析——兼谈湘西王村、凤凰和洪江的旅游开发[J]. 旅游研究, 2016, 8(3): 13-19. [MA Baojian. Exploration of the triple meanings and its ways to realize Chinese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Concurrently talk abou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angcun, Fenghuang and Hongjiang in west Hunan province[J]. Tourism Research, 2016, 8(3): 13-19.]
[7] 赵东喜.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J]. 旅游学刊, 2008, 23(1): 41-45. [ZHAO Dongxi.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vincial inbound tourism: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 41-45.]
[8] 谷慧敏, 伍春來. 中国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J]. 旅游学刊, 2003, 18(2): 19-23. [GU Huimin, WU Chunlai. The Impact of the evolu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n China on the domestic tourism consumption[J]. Tourism Tribune, 2003, 18(2): 19-23.]
[9] 方忠权, 王章郡. 广东省旅游收入时空差异变动分析[J]. 经济地理, 2010, 30(10): 1746-1751. [FANG Zongquan, WANG Zhangjun. Analysis of time and space variation of tourism income in Guangdong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0): 1746-1751.]
[10] 张捷, 都金康, 周寅康, 等. 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 地理学报, 1999, 54(4): 357-364. [ZHANG Jie, DU Jinkang, ZHOU Yinkang,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source areas for the naturally scenic sightseeing places: 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54(4): 357-364.]
[11] 保继刚, 郑海燕, 戴光全.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学报, 2002, 57(1): 96-106. [BAO Jigang, ZHENG Haiyan, DAI Guangquan. The evolvement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signincance of Guilins domestic tourist origins[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02, 57(1): 96-106.]
[12] 杨国靖, 肖星, 肖笃宁. 陇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J]. 干早区资源与环境, 2003, 17(4): 53-59. [YANG Guojing, XIAO Xing, XIAO Duning. Evalu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exploitation strategy in the Longnan Mountainous Area i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17(4): 53-59.]
[13] 张志斌, 宋瑜. 兰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J]. 干早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3): 116-121. [ZHANG Zhibin, SONG Yu. The evaluation and the exploitation strategies of tourist resources of Lanzhou city[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20(3): 116-121.]
[14] 王世金, 赵井东. 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其空间开发策略[J]. 地理研究, 2011, 30(8): 1528-1542. [WANG Shijin, ZHAO Jingdong. Potential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glacier tourism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8): 1528-1542.]
[15] 李琛, 成升魁, 陈远生. 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地理研究, 2009, 28(1): 235-245. [LI Chen, CHENG Shengkui, CHEN Yuansheng. A review of the study of Chinas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1): 235-245.]
[16] 刘伟. 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5): 75-79. [LIU Wei.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island tourism[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5): 75-79.]
[17] 尹新哲, 李菁华, 雷莹.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以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13(2): 154-159. [YIN Xinzhe, LI Jinghua, LEI Ying. Assessment of the forest parks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Huangshui national forest park[J]. Human Geography, 2013(2): 154-159.]
[18] 苏金豹, 王丽梅, 马建章. 兴凯湖旅游区植被影响评价与旅游环境管理[J]. 生态学报, 2010, 30(10): 2715-2721. [SU Jinbao, WANG Limei, MA Jianzhang. Evaluation of impact on vege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environment in Khanka Tourism Area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10): 2715-2721.]
[19] 杨世瑜, 庞淑英, 李波. 怒江大峡谷旅游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刍议[J]. 旅游研究, 2011, 3(1): 37-39. [YANG Shiyu, PANG Shuying, LI Bo.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Nuriver canyon ecotourism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Tourism Research, 2011, 3(1): 37-39.]
[20] 吴小根, 杜莹莹. 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形成机理与实证——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554-1565. [WU Xiaogen, DU Yingying. Empirical study on perceptive image formation of tourist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study of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9): 1554-1565. ]
[21] 王兆峰. 张家界旅游城市游客公共交通感知、满意度与行为[J]. 地理研究, 2014, 33(5): 978-987. [WANG Zhaofeng. Tourists perception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in Zhangjiajie city,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5): 978-987.]
[22] 贾衍菊, 林德荣. 旅游者服务感知、地方依恋与忠诚度——以厦门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2): 390-400. [JIA Yanju, LIN Derong. Tourists perception of urban service, place attachment and loyal behaviors: A case study of Xiame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2): 390-400.]
[23] 王纯阳, 屈海林. 村落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的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78-288. [WANG Chunyang, QU Hailin.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of village heritage sites[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14, 69(2): 278-288.]
[24] 许振晓, 张捷, WALL G. 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 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09, 64(6): 36-744. [XU Zhenjie, ZHANG Jie, WALL G.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on positive attitude to tourism with a mediator of development expectation: A case of core tourism community in Jiuzhaigou[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09, 64(6): 736-744.]
[25] 王华, 郑艳芬. 遗产地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制度嵌入性——丹霞山瑶塘村与断石村比较研究[J]. 地理研究, 2016, 35(6): 1164-1176. [WANG Hua, ZHENG Yanfen. Tourism participa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at the heritage sit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aotang village and Duanshi village in the Danxia Mountai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6): 1164-1176.]
[26] 王華, 郑艳芬. 社区参与旅游的权利去哪了? 基于我国旅游法律法规条文的内容分析[J]. 旅游学刊, 2015, 30(5): 74-84. [WANG Hua, ZHENG Yanfen. Where are the rights of community on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A content analysis on Chinese tourism laws and regulations[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5): 74-84.]
[27] 胡海胜, 王林.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结构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3): 109-112. [HU Haisheng, WANG Lin. Research on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villages) in China[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8, 24(3): 109-112.]
[28] 于希贤, 于洪. 挖掘和保护文化基因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之本——读《家园的景观与基因》有感[J]. 地理研究, 2015, 34(5): 1001-1002. [YU Xixian, YU Hong. Th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gene i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Read “the landscape and gene of the hom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5): 1001-1002.]
[29] 黃松, 李燕林, 李如友. 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434-1448. [HUANG Song, LI Yanlin, LI Ruyou.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relics and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western Guangxi, China[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15, 70(9): 1434-1448.]
[30] 张玉萍, 瓦哈甫·哈力克, 党建华等. 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 人文地理, 2014(4): 140-145. [ZHANG Yuping, WAHAP Halik, DANG Jianhua, et al.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ourism-economy-ecological system in Turpan Area[J]. Human Geography, 2014(4): 140-145.]
[31] 李跃军. 区域旅游中城市与景区空间匹配关系及其优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3): 92-95. [LI Yuejun. On the spatial relations of matching and optimizing between cities and spots in the regional tourism[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22(3): 92-95.]
[32] 李剑, 李长安, 周可. 张家界市地质遗迹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 34(4): 27-34. [LI Jian, LI Changan, ZHOU K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s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in Zhangjiajie city[J].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17, 34(4): 27-34.]
[33] 谢志华, 党宁, 张歆梅. 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7): 29-33. [XIE Zhihua, DANG Ning, ZHANG Xinmei. A study on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based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large cities in China[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7): 29-33.]
[34] LACITIGNOLAM D, PETROSILLO I, CATALD M, et al. Modelling socio-ecological tourism-based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7(206): 191-204.
[35] PETROSILLO I, ZURLINI G, GRATO E, et al. Indicating fragility of socio-ecological tourism-based system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6): 104-l13.
[36] 黄静波, 李纯. 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模式[J]. 经济地理, 2015, 35(12): 203-208. [HUANG Jingbo, LI Chun. The developing mode of red tourism in Hunan-Guangdong-Jiangxi Border Reg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12): 203-208.]
Spatial Relation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in Guangxi
CHEN Yanwu, WEI Fuan
(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olleg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Chongzuo 532200, China)
Abstract: As two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town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have a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same region. This relationship become an important pattern of regional linkage and win-win development. Using spatial quantity and spatial quality relation models,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spatial relations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the study found that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spatial relationship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well-coordinated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findings provide a feasible basi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earch.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using the following starting points: transport access (road traffic and transit point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hotels, catering, entertainment, and shopping); and actors (local government, enterprises,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found. (1) Guangxi traffic road (especially for private vehicles and highway use) shows poor coordination with respect to two tourism factors: the distance between an A-class tourist attraction and the nearest traffic interchange being shorter than that between a characteristic village and the nearest traffic interchange; with some types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4ment, support is required. To improve traffic acces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poses enhancing the infrastructure with respect to road traffic, transit stations, and hotels and catering; it also proposes improved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the following: the Western Guangxi Zuojiang Huashan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Group; the Northwest Guangxi Donglan-Bama-Jinxiu Tourism Resources Group; the Fengshan Tourism Resources Group; the Fuchuan-Gongcheng-Guanyang Guangxi Tourism Resources Group; and the Guangxi Tourism Resources Enrichment Area. (2)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indicates that through government guidance, enterprise leadership,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assistance and supervision b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coordinate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in Guangxi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i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towns; A-level scenic spots; spatial relations; coordinating investigation; Guangxi
[責任编辑:刘 鲁;责任校对:吴巧红]
引用格式:陈严武, 韦福安. 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的空间关系及协同发展——以广西为例[J]. 旅游学刊,2020,35(3):113-126. [CHEN Yanwu, WEI Fuan. Spatial relation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in Guangxi[J]. Tourism Tribune,2020,35(3):113-126.]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建设重点项目“桂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研究”(3250010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监测研究”(2018KY0642)共同资助。[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key project of Masters Degree in Tourism Management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 CHEN Yanwu)(No.32500102),the project of promoting the basic ability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f Guangxi in 2018(to CHEN Yanwu) (No.2018KY0642). ]
[收稿日期]2017-07-02; [修订日期]2017-12-20
[作者简介]陈严武(1988—),男,广西桂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经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E-mail: chenyanwu1988@126.com;韦福安(1972—),男,广西大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经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E-mail: 2409275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