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丹
一、声乐语言的科学性
歌唱,是人类利用自身的发声器官创造出来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自这一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诞生后,人们以不断追求歌唱艺术的完美呈现为目标,开启歌唱艺术的人生路。歌唱的科学性由来已久,在当下声乐语言课程体系中已有实践。在电影尤其是表演领域,除歌舞片中有直接的台词切入,文艺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多类型电影中,也常常出现亦歌亦舞的场景、情节甚至关键节点,因此,本文从电影表演台词教学的缘起即台词教学入手,借助声乐语言研究引申至电影领域,以其获得交叉学科的多赢局面。
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曾说:“对于声乐的科学性,很多人还是没搞清楚,其实唱法就是工具,我们有七个字‘声、情、字、味、表、养、象。无论什么唱法都应讲究科学性。”可见,艺术的更应当是科学的。中国古代乐论称“乐之框格在于曲,而色泽在于唱”,明确阐述了曲(一度创作)与唱(二度创作)的紧密关系,突出了唱(二度创作)在整个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功能。作为声乐艺术,可以说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声乐艺术中,音乐与语言所展示的概念、思想与形象,能使人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一切客观事物和细致复杂的内容,这是因为“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1]。作为声乐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即是歌词,歌词的文学主题影响着音乐主题的发挥,同时语言的轻重强弱变化也直接关系着声乐作品的表现方式。
这实际上也为我们提出了最为直接的教学思考——如何声情并茂地将声乐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其咬字、吐字的分寸与特点,语言的韵律与节奏,语言的形象与音色的力度变化,语言的处理与感情体现的整体把握……目前,对于声乐语言的处理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有多种教学的路径,声乐主课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声音角度切入会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咬字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处理,艺术指导会从作品的框架切入,从音乐性与语言的结合角度对于字的强弱重音等问题进行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都意识到了在歌唱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对语言尤其是声乐语言的探讨一直都停留在所谓的“字正腔圆”或是“腔圆字正”的问题探讨上,一直缺乏独立的完善的尤其是科学的教学体系。
目前,从全国音乐院校的课程构架来看,有部分学校开设台词课或是表演课,但是,很多授课内容都在套用播音主持的语言训练体系或是戏剧表演的台词课程体系,如何与声乐歌唱结合,构建起属于音乐学院特色的台词课程体系,为培养声乐表演人才贡献力量是所有从业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从音乐院校设立台词课到现在,已经从最初的简单正音逐渐过渡到台词课程体系的建设这是中国声乐发展的必然,建立好这一课程体系也是教育者在新时期下的使命担当。由此,引申至电影表演课程设置,则需要在基于“台词”这一本体的基础上,从声乐转移至电影表演,实现发声专业化向影像传达专业化的迈进。这不仅关乎跨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前瞻性,也旨在建构某种更符合当下新媒介互动、交叉属性的新专业设置。
二、电影台词与声歌语言
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学大纲为例,声乐课程是主课,台词、形体、表演是必修的基础支撑课程版块。这其中的“台”即是“台词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一届新班,都会做一次问卷调查,让学生说说对台词课的认识,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认为“台词课”的任务是正音,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可以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做了一份详尽的教学计划,一定要帮学生理清概念。引入到电影表演台词教学,从电影发展历程中的诸多案例不难发现,无论是台词还是配音,都体现出台词的巨大影响力。
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国语版配音由上海电影译制厂完成,诸多著名配音演员将原声与本声结合,借助声乐语言对现实、对演员、对剧情、对视听语言整体性的把控与模仿,实现对影像表现的再表现(如苏秀配奥特伯恩太太,在配制此片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嗓音特点,将安吉拉·兰斯伯里的音色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在当下的电影表演台词教学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影响尤为深入,这与上文所述的“声情并茂”正相关,在表演教学中,加入声乐语言训练,将有效促使演员对语言文字的视觉化处理更为内化和到位。因此,对于电影表演台词教学而言,理想的排练模式应逐渐转为——前期进行充足的剧本台词行动化分析,找到可供表现的“潜动词”;表演台词进行针对性的角色训练,体现“声情并茂”的目标。
所以说,艺术学科教学,树立一种正确的学习观念是事半功倍的,带着正确的观念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清晰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同时他们会很清楚地知道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阶段效果。否则带着模糊的概念学习最终会误读了台词的真谛。诚然,“电影台词”与“声乐语言艺术”都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台词亦称为语言,是由戏剧沿用过来的术语,是在表演过程中人物运用的有声语言的总称,起到叙事、交代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作用。而声乐语言是音乐化的语言或者可以说是歌唱性的语言。就声乐而言,它是以歌声和语言相结合来传达思想感情、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声乐语言虽然以有聲语言作为其创作基础,但是它所依据的又不是一般的日常生活语言。准确地说声乐语言必须是具有韵文形式的歌词或唱词。这也就为其与电影表演台词训练之间,形成了较好的连接。这种连接是不突兀的,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被共性打破,共同完成的是针对人在舞台/银幕的展现。
从声乐的特殊性角度来看,声乐中增加语言的造型因素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为此,我们可以把声乐成为语言的音乐,而声乐语言,应该理解为音乐化的语言或歌唱性的语言。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音乐的造型手段使语言音乐化,使语言更具有音乐的旋律节奏感与歌唱性。它以有声语言作为他的声音创造与表现基础,通过声音的不同组合规律与曲式手法,使歌唱性的语言展示出千变万化的声音色彩与形态,并以它特有的旋律化的声音来施展其艺术魅力。正如19世纪意大利学派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弗·兰佩尔蒂曾述:“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赋资质,但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技巧,他仍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2]这一点,引申至电影表演领域,作为表演者,需要将所谓歌唱者对于声音的捕捉与剧情紧密结合,更需借助自身对于角色个体和剧情整体的理解,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和再创造。比如在民族风格或民族化风格较为明显的电影表演中,虽然其包含诸多细分影响因素(文化、社会、民族特色等),但其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的基础就是声乐语言的学习和训练。
准确地说,无论“台词”也好,“声乐语言”也罢,其都是语言艺术,但是侧重有所不同,即“台词”最终要塑造鲜活的人物,“声乐语言”要字字珠玑,腔圆字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每每提及声乐,人们想到的都往往是演唱一首首艺术歌曲,其实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应当教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艺术目标,也就是说能演唱单曲、完成表演是必须的功课和任务,作为一名演员最终还是要走向舞台/银幕,具备通过台词理解与塑造的方式去重新塑造人物角色的能力,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具有丰富、多元的艺术语言的修养。因此,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音乐学院课堂以及一般的“正音”范围,显然是片面的。
严格意义来讲,要想在艺术类院校建立基于声乐语言的表演课程绝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应当是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就目前来看,中国音乐学院的“台词”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已搭建完毕,学生毕业后将能清楚知晓台词的教学体系是完善的金字塔结构。基础的语言课程已经渐渐找到了属于音乐学院自己的特点及训练模式,并在不断完善中推进,沿着“台词”教学的体系建设,从本科一年级的“声乐语言”,到选修课程阶段的“台词戏剧片段赏析及训练”这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体系虽已经渐趋成熟,但仍需更多的智慧来填充完善。大一开设的“台词1”,课程依托中国声乐在全国教学领军团队的平台,融合了传统表演类一流院校“台词”的精髓,并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加强了声母、韵母在歌唱中吐字归音的发音规律的观念教学,尤其是针对声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系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及训练方法。本课程体系在中国乐派的大框架下,依托中国声乐的发展空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是挑战。“台词2”以语言艺术语音为基础,为学生搭建了可以驾驭不同作品的平台,比如古体诗词朗诵、现代诗、散文、小说演播等等。
进一步来看表演台词课程,其重点与声乐的目标“唱好一支歌”不同,更趋于“演好一部戏”。用字正腔圆将角色的真实感从臆造的真实中解放,形成艺术再造与创作布局之间的耦合。如此一来,台词,就不再仅仅是以发声训练为基础的科目训练,而更多的融入了情感、人性与共识性。声歌、电影……以及艺术的多重形态,也在台词训练中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发自内心的释放。
三、台词语言教学要素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声乐语言艺术(台词课)首先是声歌系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以歌唱语言当中的气、声、字训练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呼吸技巧、声母韵母的产生原理及在表演过程中吐字归韵的规律。其次,对于电影表演来说,“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表演教学也应当是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门学科交叉共融、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教学。尤其台词作为表演艺术的灵魂,它在表演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国内各大院校表演专业本科现行的教学计划来看,台词课基本都是开设两年左右,以每周四课时居多,只有个别专业院校会安排每周六课时,另有一些地方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由于受教学条件、办学经费、课时总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将台词课的授课时间与周课时量压缩得更少”[3]。由此,对台词语言教学的交叉联动提出挑战,笔者认为,无论着力点放置于何种领域,以下五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要重视呼吸的训练。这一部分不仅要从理论的角度讲述,而要扎扎实实地在每节课中挤出时间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方式。声乐语言呼吸是属于意识范畴之内的,是一种带有目的性与技巧性的呼吸,它相对于生活呼吸而言具有更强的变化性,学生所面对的是广大的观众,需要将自己所念出、唱出、表现出的台词传达到每一位观众心中。因此,这就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与色彩的变化,而且还要有长时间的演唱能力,以及能够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气息作为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呼吸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有其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那么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其的重要性还要设置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学生掌握呼吸的这套规律和技巧。
第二,注重从声、字到形态的文字视觉转型。在声、字这一部分,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说好绕口令,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掌握“字的承重性”的发音方式,所谓的“承重性”既是指在张口说一个字的时候,其口腔状态及字音的发出都是饱满的,充沛的,当加入旋律之后实际上字就好像要负重一样,它需要有非常饱满及完美的成字状态才可以在旋律中完成各种变化。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将侧重的是字词的放声练习及歌词的唱诵练习。第二个学期通过汉语言中咬字十三辙的贴辙归韵的学习承上启下,扎实第一学期的学习,同时引出诗词朗诵的技巧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十三辙韵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歌词的创作离不开其贴辙归韵的规律,正因如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于辙韵的发音技巧规律的掌握就尤为重要,这也应当是声乐语言艺术教学区别于其他类台词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第三,训练说话的声音。使其能够正确地、清楚地朗诵诗歌而不感到吃力,应当把其做为语言训练的主要学习内容。除无词的声乐作品之外,其他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身就是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诗的语言形象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基础。诗的内容、形式、结构、韵律、节奏对音乐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语言要想达到艺术的层面,必须要掌握表现语言的能力,否则声音或其他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当前奏响起时实际上你已经进入表演,你在前奏里看到什么,将直接影响到你如何张嘴歌唱和表演。”
第四,借由经验与行为的心理感知体验,进入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外化的表演情境。生活中,每当我们讲述经历过的某件事或所熟悉的某个人,这些人和事就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在脑子里浮现。这些形象是随着人的思维活动而自然产生的,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这就是表演术语中所说的“内心视象”。因此,要教会学生们在拿到台词之初,必须先建立内心视象,把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我们心中活起来,心中有形、才能言之有形。为此,我们必须反复认真地研究作品,从字里行间找出事物的特性。对于这样的艺术创作,无疑诗词朗诵训练是最为贴切的训练方式。通过诗词朗诵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词朗诵中的案头处理及表现手段之间的必然联系。当表现作品的时候如何进入表演,如何快慢断连,如何分清作品的層次,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所有的这些在诗词朗诵的训练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第五,树立台词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表演教师与台词教师基本都很清楚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台词既是表演创作的起点,又是表演创作的终点,它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4]借由音乐学院的声歌专业台词课程与电影表演台词课程之间的耦合,能够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树立台词意识,促使学生对台词的理解从表演入手,进一步结合专业台词训练实现更优质表演的产出。
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发展历程中的诸多闪光点,与台词正相关。台词赋予演员更为动情的表演张力,也带给观众更多体验和感知的可能性。无论是演员表演台词还是演员配音台词,都展示出语言这一“声情并茂”的声音元素对于电影整体视效的助力,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法质疑的。当下,新媒介时代来临,技术能够达到的以假乱真,似乎让我们对富有人性的台词训练持有某种“过时性”的堪忧,但笔者认为,智能化的未来值得期待,人性付之于伟大的、经典的作品创作的附着力的黏度更高。当我们面对智能化的冲击时,将归属于人类的本我情感,借由语言的方式,尽情投射于表演台词之中,将会促使人类充分调动情感,真正实现声音、声歌以及影像带来的视听福祉。
参考文献:
[1][苏联]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M ].人民出版社,1957:20.
[2]李韵,在共性的基础上彰显个性——关于流行音乐歌唱方法的思考[ J ].大众文艺,2019(04):139.
[3][4]刘宏伟,讲台词意识融入表演教学[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1):152-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