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平台的低级商业竞争

2020-07-04 03:30众申
当代工人·精品C 2020年3期
关键词:筹款业务员水滴

众申

火药味十足的声明

又打起来了。事件发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4月15日,有网传视频显示,一名身穿蓝色上衣的男子仰面倒在地上,黑衣男子用脚踹其头部和颈部,一名女子则在旁边大声喊道:“水滴筹打人了!”

据说,这是众筹平台的员工因业务而起,水滴筹业务员在医院“扫楼”劝病人立项,因打扰到病人被人举报遭清理出医院,水滴筹业务员认为是对手轻松筹业务员抢生意,愤怒之下“脚踢”了对方。

公安介入调查后,对打人者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拘留12日,并处以500元罚款。

随后,水滴筹发声明称,网传视频并不全面,此事因轻松筹员工言语威胁和污蔑导致双方产生肢体冲突和斗殴,水滴筹为员工个人鲁莽行为道歉。

除了为员工辩护外,水滴筹还指出,近期轻松筹内部以水滴筹为假想敌,公开张贴“干死水滴筹”的攻击性标语,对水滴筹展开了一系列挑衅、骚扰和破坏的小动作,致使双方在线下连续发生冲突。

根据水滴筹的声明,双方的矛盾已不是一天两天,仅在4月份就已经是第三起, 4月1日,轻松筹山西运城地区员工齐某因破坏水滴筹宣传物料,被水滴筹员工师某制止后,对师某大打出手导致师某鼻骨骨折、脸部多处受伤;4月12日,轻松筹福建厦门员工杜某破坏水滴筹宣传物料,被当地警方处理,目前已出具道歉信表示此行为系轻松筹公司领导指示所为。

对此,轻松筹不甘示弱。轻松筹方面发表声明称,针对水滴筹员工以“致残式”攻击轻松筹员工的事情,公司已经报警,将全力协助警方调查。此次事发原因,是水滴筹“扫楼”遭到举报,怀疑是轻松筹所为,所以大打出手,蓄意报复。

考核不同竞争无异

据业内人士透露,水滴筹和轻松筹是筹款平台,均属于非营利机构,虽然APP内有广告位的保险介绍,但只是推介动作,都是依靠集团旗下其他产业盈利后进行“反哺”获得平台活动及运维资金的。两家公司的“保险业务”也仅是在平台中植入广告做宣传,不会下降到基层员工身上。

虽然双方均表示并未规定在一家平台众筹后就不能再到另一家平台众筹,只要限制不超筹就好,根本没必要抢人。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媒体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应聘了“两筹”统筹顾问一职,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水滴筹统筹顾问阿阳(化名)告诉记者,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就是游走在各医院病房和重病科室进行“打卡”,也就是私下与病人沟通,让他们办理水滴筹进行筹款,并帮忙撰写文案。

“类似于地推,不同的是,普通推销是要别人掏钱,我们是通过平台给他们筹钱。”他说,员工的提成是按照立項多少制定的,因此立项越多,吸引流量越多,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也就越大。

轻松筹的筹款顾问小蒋(化名)告诉记者,其绩效考核体系确实与水滴筹大不相同,公司并没有针对立项多少制定奖惩机制,只不过是有部分鼓励资金,但和做了多少项目,筹了多少款没关系,是由相关部门的同事,通过医护人员和筹款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打分的,按照分值多少发补助。虽然底薪相同,一个月下来,自己和同事最多也就能挣四五千元。

在同一城市的另一位轻松筹员工海洋(化名)给出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回答。他说,“绩效还是和立项单数挂钩的,到达一定数量和金额都会有奖励。因为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我只能给你个估算。在二三线城市,如果每月40单左右,月入过万是没有问题的。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任何一家能给这么优厚薪酬的互联网公司。”

水滴筹的阿阳则表示,众筹平台之间都是竞争关系,表面上大家比的是帮了多少人,实际上是比吸引来的流量,“虽说在其他家平台发起了筹款,不影响在水滴筹再发一次,效果却完全不一样。”阿阳说,所有筹款平台都是通过朋友圈转发,在有限的资源里寻求帮助,所以如果水滴筹作为第二个筹款平台,就不太容易达到更多提成的“档线”了。

有利益驱动  也在促进公益

公益人廖女士透露,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人既然是投资,那就得有回报,会让平台想办法赚钱。既然是商业,就要靠经济利益驱动,业务员就必须拼业绩,多接单才能多赚钱。

同行是冤家这种事在众筹平台中屡见不鲜,大家都要为了生存进行激烈竞争,这本来也很正常。但如果平台激励机制失去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业务员为了获得患者的信任,自称是志愿者(后来改叫筹款顾问),帮筹款人上平台筹款;为了和对手争客户抢地盘,不同平台的业务员就可能互相拆台、谩骂指责甚至公开挑衅,一旦双方情绪失控,就可能公开上演互殴之类的恶性竞争事件。

她认为,平台业务员找到患者,帮患者发起众筹,患者的朋友和网友们捐款,患者筹到了看病的钱,平台获得了用户,卖出了产品,业务员、平台和投资人赚到了钱。这个过程中,只有捐款人真正实实在在做了公益,其他的都多少有目的性。然而,因为患者享受了免费的服务,解决了困难,所以称平台是在做公益。

公益人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石宇辰认为,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很烧钱的,两家公司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取得影响力,从而带动流量、效益产生的业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同样的市场份额,一方占多了,另一方肯定有所不满。

石宇辰说,这次事件看似是两位员工之间的矛盾,但从公益角度考虑,如果单纯为了公益,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一旦从市场角度出发,就不难发现员工为了业绩和薪酬增长,在利益驱动下,到患者面前互相诋毁、乃至同行之间相互进行人身伤害,都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暴力手段则是竞争的最高级别的一种表示形式。如果不加管束,很容易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法律。

撇开流量之争和效益之争来说,众筹平台在大的公益方向上并没有错误。虽然他们的行为招致很多网友的质疑,可毕竟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群。网友们应该秉承做公益不忘初心的态度,理性对待这种事情,不要因噎废食,但也不要对互联网公司抱有太多期望,既要承认他们这种现实的利益驱动,也要肯定众筹行业本身对公益行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筹款业务员水滴
“水滴”船
少女为拯救老虎筹款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透过水滴看世界
水滴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公益筹款的趋势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
好鬼的“大水滴”
先吃点东西压住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