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岳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系统总结了“中国之治”的十三条原则,为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党中央运筹帷幄,急难险重关头高效运转,极短时间内形成了全国上下抗疫一盘棋的局面。疫情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措施: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印发《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即将出台落实等等。而如何将这些经验措施切实转化为常态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则值得好好思考。
不断强化理念教育,形成社会共识。当前社会各界在治理理念上还存在认识不统一,贯彻落实不够的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缺乏鲜明治理理念的社区治理必然是盲目和缺乏前瞻性的。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社区干部学院在党的理论教育方面的优势,通过专题培训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轮训力度,使其心中牢固树立起“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起全周期管理理念,树立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理念,逐步形成统一完备的治理理念体系。同时利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手段,加大对普通老百姓的宣传教育,使社区治理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加快完善社区体制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理顺政府、社区关系,为社区解除“行政捆绑”,实现社区自治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完善选拔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的组织人事制度,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瓶颈。加快推进物业管理属地化进程,建立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适时出台业主委会成立及运作的制度规范性文件,加强社区服务质量管理。探索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倒逼物业企业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改革登记备案制度,助推医疗、养护、慈善、救助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建立以居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社区工作考评机制,提升社区居民参与主动性。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织牢基层党组织网络。切实发挥好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工作阵地作用,创新活动方式,扩大覆盖范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社会动员力。建立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和扎根基层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政策、资金、服务等优势资源向社区集聚,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工作的能力。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依托社区网格的基础性和覆盖性,构建以社区党组织、社区下沉干部和社区居民群众为“主网”,以驻区单位、社区物业和社区社会组织为“辅网”,“主网”“辅网”有效链接的基層社会治理网络体系。针对社区事务多样性,矛盾纠纷复杂性,充分发挥联动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巧妙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医疗、养护、慈善、救助、教育等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智能化水平。及时搭建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与社区服务供给精准匹配,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提升社区发展质量。
(作者单位:武汉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本文系2019年度武汉市党校系统调研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