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方 龙宣辰
打造“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生态家园
最近两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考察四次。
在浙江,他重访安吉县余村、察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陕西,他深入秦岭了解生态环境修复;在山西,他考察汾河治理;在宁夏,他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
一路走来,一个主题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它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
对于“治山、治水、治气、治城”,重庆有着扎实的实践。
将重庆的地形图铺展开,我们就能发现,两条大江穿城而过,缙云山、中梁山等山脉纵列分布。城市,就孕育在这山水之间。
特殊的地形和位置,为这座城市构建起了独特的山水景观,同时也赋予其重要使命: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的重庆,其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月3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前往北碚区,调研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他强调,山水和人文是这座城市的独特资源,要护好山、理好水,传承好历史文脉,让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近年来,重庆全面实行河长制,推进林长制试点,加强长江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果——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區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两年来,在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区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绿肺”重焕生机;
一个月前,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实施情况,在22个实施情况为“好”的省市中,重庆的综合评估排名首位;
今年一季度,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9天,同比增加11天。城市空气质量大大提升,“重庆蓝”已经成为常态;
在城市治理中,“无废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
作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逐渐形成了一幅“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美丽生态图景。
本期特别策划,CQDK全媒体深入一线和各有关部门,挖掘重庆在“四治”方面的积极探索,展现重庆在践行“四治”要求中取得的成效,梳理重庆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四治”工作,以期为进一步打造“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生态家园提供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