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政治素质优化提升研究

2020-07-04 03:26杨惠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杨惠娟

[摘 要]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实现该课程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作用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民族高校立足自身实际情况,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和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针对性教研实践等层面着手优化提升“纲要”课教师政治素质十分必要。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师; 政治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6-0054-0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即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高超的政治引导力,认真讲好思政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 优化提升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等本科院校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正人先正己,新时代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首要政治要强,“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过硬政治素质,爱岗敬业,才能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是“纲要”课教师施教的首要前提

“纲要”课讲述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规律。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不断侵略压迫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腐朽没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每况愈下,国家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经曲折,前仆后继,最后推翻國民党反动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新中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由此可知,“纲要”课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兼具历史性和政治性双重属性,突出特点即政治性强,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毕竟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纲要”课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意识形态高度正确处理教学课程的科学性与目的性的关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讲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确保大学生通过“纲要”课的学习正确认知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从而突显《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目前,“纲要”课教师基本都是历史学专业出身,扎实的史学功底与较高历史文化素养,为课程教学奠定了严谨、科学的基础。但是,“纲要”课教师队伍也存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学习相对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纲要”课以史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优化提升“纲要”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将历史的科学性与政治的方向性有机结合,做好历史学理论观点和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之间衔接,达到“纲要”课的教学要求,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超的政治引导力是“纲要”课教师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近代以来为振兴中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不断地探索国家出路,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接续奋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历史发展已经证明:党领导各民族在抵御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捍卫和维护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民族高校办学的政治定位和发展目标就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学校每年招生中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都在60%以上,为我国高等教育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是民族高等院校办学的目标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捍卫各民族的共同家园。

“纲要”课教师明大德,坚定政治立场,政治引导力高超,时刻注意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在正确讲授近现代中国政治兴替的历史事实和原因分析基础上,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理解认同“四个选择”的正确性以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清社会发展方向,珍惜和平稳定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制度的认同度,培养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做民族团结、社会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建设者和促进者。

(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纲要”课教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迫切需要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通过污化、丑化、诋毁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目的。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历史虚无主义重点虚无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歪曲中国革命史,否定共产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倾向”,一定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巨大危害。

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思想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混乱、政治立场模糊,甚至产生错误的历史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信奉坚守。鉴于“纲要”课教学目的与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而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强烈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其是“纲要”课的现实情况,就必须发挥“纲要”课教学内容的优势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随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敬畏历史,尊重历史,不要忘记历史。“纲要”课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认清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具备强烈政治敏锐和责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趋向,有针对性地梳理历史虚无主义衍生出的热点历史问题,完善教学设计,敢于对历史虚无主义发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错误,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和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二 优化提升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政治素质的重要措施

基于民族院校“纲要”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政治合格人才的内在需求。新时代不仅要选拔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理论功底深厚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强且乐于从事民族教育的人才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而且还应结合民族高校教师实际情况,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和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针对性社会实践研修等层面抓好落实,优化提升“纲要”课教师政治素质,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纲要”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要按照“四个相统一”的要求,把优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加强“纲要”课教师师德师风。首先,需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教师树立为人师表意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起到良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其次,需要强化教师育人职责。教师要严守教学纪律,牢记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教学过程中,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紀律,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理直气壮上好政治课,避免教学中偏离甚至背离思想政治教学的轨道。再次,需要增强服务民族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对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教师要注意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色,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纲要”课教师思想认识水平

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政治素质的提升必须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一方面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观念的学习和掌握,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深度解读纷繁复杂近代中国历史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悟,将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创新理论首先进入头脑。只有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可以在“纲要”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转化融合,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中国命运以及中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结合“纲要”课程性质进行合理的转化融合。比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重要文章,更加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纲要》课中结合历史与现实情况,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鼓舞各民族学生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民族高校要注重教师对党的相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学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民族地区的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另外,将“三会一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意识的重要渠道认真扎实做好。民族院校“纲要”课党员教师要积极参加“三会一课”,要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更多了解党的历史,及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精神,不断进行政治学习和教育,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意识,牢记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培养和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得教学中不能偏离甚至于背离思想政治教学的轨道。

(三)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提高“纲要”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民族高校“纲要”教师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首先,要注重通过学习研究党史,挖掘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展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教育研究,尤其要重视收集整理近代以来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将教育教学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研修相结合,组织教师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直观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切身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等,感受别样民族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解认识。民族院校加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有助于推进教师加深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基本国情的了解,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高度鉴往知来,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教学实践中自觉主动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教书育人,助人成功。再次要计划组织民族高校教师参与各级思想政治理论的学术会议及到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之间交流互动,学习吸收借鉴其他高校和老师宝贵经验。尤其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之间不能限于一隅,民族高校之间要广泛开展交流互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享成功经验,协同提升服务民族教育事业能力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高校“纲要”课教师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教师首先从大局来认清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正确讲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规律,联系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培养国家繁荣富强的初心使命,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坚定政治立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王义祥)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