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线上的“一面旗帜”

2020-07-04 02:50赵芳宁
共产党员·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效劳模小宝

赵芳宁

他40年扎根生产设备检修一线,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稳定;他加班加点无偿奉献,不断钻研创新,累计完成工人技术创新项目20多项,创效2000多万元;以他名字命名的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骨干若干、带动员工创新创效成果不断,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劳动模范、“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徐小宝,现任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凌钢)检修中心烧结站党支部书记、站长。

“匠心”劳模

1980年,18岁的徐小宝来到大型钢铁集团企业凌钢,从车工学徒开始,先后做过架子工、起重工、焊工、钳工等工作。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朴素的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出色。2000年,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和管理才能,他成为拥有180多名职工的检修中心烧结站的一站之长。

在钢铁企业,烧结系统是高炉生产的“根基”,只有烧结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才会为高炉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烧结矿。

作为烧结设备检修维护的“总指挥”,徐小宝明白,保证烧结设备的平稳运转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每次重要设备检修,他总是筹划在先、指挥在前、冲锋一线。

2017年,凌钢回转窑链篦机主传动机系统发生故障,轴套和减速机粘连在一起,无法转动。在试用500吨的千斤顶扒轴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徐小宝凭借多年经验,大胆地将主通轴切断,再将两侧减速机连带半轴、轴套移至平台拆卸。维修好后,再制作一个内径比主通轴小1毫米的轴套,采用过盈配合技术,将断轴连起来,保证正常使用。整整72小时,徐小宝坚守在现场,饿了,拿面包就白水吃;困了,在车里眯一会儿。3天时间,只睡了4小时不到。最终,在他的指挥下,设备一次安装成功,避免了全线停产15天的损失,一次性为企业创效110余万元。大家都夸徐小宝是“铁人”,可他认为这不算什么:“为了企业,我可以奉献一切。”

不仅拥有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徐小宝对于技术的钻研也始终怀揣“工匠”之心。

凌钢180平方米烧结机的主电机是哈尔滨工厂生产的。工厂派来的工程师在安装时,始终解决不了共振问题,并认为凌钢的部件有问题。徐小宝观察后指出,应该是厂方的进口轴瓦有问题。工程师不听,试验各种方法。时间已经过去一天一夜,烧结机等着开工,最后工程师只好采纳了徐小宝的建议——打开轴瓦查看。结果和预测的一样,轴瓦接触面积过大,导致轴承热度高、振动超标。徐小宝带领职工用刮刀削减轴瓦接触面,装好,一次试车成功。看到這种情况,厂方工程师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徐小宝谦虚地说:“工匠精神就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我们互相取长补短。”

创新“智者”

徐小宝工作一丝不苟,善于创新,在故障影响重点设备生产时,多次提出独到的解决方案,曾7次获得凌钢工人技术创新一等奖、当选凌钢十大工人技术创新标兵。

有一次,2号烧结机环冷机台车下部密封板频繁脱落,出现“跑野风”现象,降低了冷却效果,造成环冷机周围二次扬尘环境恶化。徐小宝通过仔细研究后提出,对环冷机台车下部密封板的连接方式进行改造,将螺栓连接改为斜铁连接,这样做既可以随时巩固压下紧度,又可以大大缩短更换时间。同时,用旧尼龙运输带代替橡胶密封板,节约了备件费用。这两项技术创新措施,彻底解决了定修时更换60个台车240块密封板效率低下的问题,节省了备件费用,也提高了环冷机冷却效果,年综合创效近70万元,收到“一举三得”的创新实效。

不只是技术创新,在管理工作中徐小宝也善于运用智慧。他在全站推行“日清日结”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性质、劳动强度、技术要求等,量化考核分数,记录职工每天的得分,月份奖金便一目了然。

2006年,凌钢某轧钢站工人与站长不睦,站长位置空缺。选谁上任才能让工人信服?基于徐小宝以往的突出表现,领导认为他是不二人选。当时已经是烧结站站长的徐小宝没有犹豫,担起了兼任轧钢站站长的担子。刚去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有工人找他反映遗留问题,他耐心听取后,把工人最关心的奖金、编制等问题明确成制度公示。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公平对待每名员工,3个月后,工人的心结打开了,再没人因为不服气找过他。兼职不到两年,他把拥有350名员工的两个站都管理得井井有条,两站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育人“园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徐小宝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优秀的群体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2015年,徐小宝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合计近千平方米的工作室分为会议室、钳工室、电工室等。里面摆放着各种机械设备和自制模型,墙上贴满了文字、图表和图片说明,储备着数不清的专业书籍。徐小宝只要一有空就来给大家讲技术、说安全。很多职工中午一吃完饭,便到这里“练活儿”。

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74人,他们组建的“天工开物——青工创新之家”微信群,为青年职工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互动学习、技术培训、网上练兵等举措让工作室真正成为职工创新进步的“加油站”。多名职工在公司和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年实施创新成果104项,直接创效达1000万元以上。2016年,徐小宝创新工作室被辽宁省总工会命名为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奈是全国青年标兵、朝阳市钳工比赛的“比武状元”,也是徐小宝带过的15名徒弟之一。有一次,徐小宝检查风机时来到李奈所在班组,手把手地指导他控制风机的间隙等检修风机的重点问题,并告诉李奈,虽然他已经是“比武状元”了,但是在具体的检修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学习。这让李奈感受到了师傅的良苦用心。近几年,李奈、高波等人每年都有技术立项,斩获凌钢技术创新前三名。徐小宝很欣慰,他说,“从年轻人的成绩中,能看到凌钢的希望”。

作为支部书记,他时刻保持优秀党员本色,组织党员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政治素养,带领党员在设备检修一线攻坚克难。

私下里,工人们爱叫他“宝哥”“宝叔”,因为职工家里有大事小情,他总是热情相助。2017年,他牵头组织全公司10余名劳模,组建“凌钢劳模爱心团队”,帮助多个建档立卡户脱贫,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

如今,徐小宝虽已近花甲之年,但他依旧坚守在检修一线,如一面旗帜,引领员工为新时代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一路走来,我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模范的精神内涵,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带领团队爱岗敬业、创造一流。”徐小宝说。

猜你喜欢
创效劳模小宝
工程施工项目二次经营创效管理与实施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让创新创效在生产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捉迷藏
为劳模“SPA”
最后一名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创效能力
鱼腿
依托劳模工作室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