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艳
【摘要】游戏对于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灵活运用游戏,致力于幼儿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就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基础。为此,笔者积极探寻幼儿园游戏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路径,改变当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以期实现教育活动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游戏
幼儿园
教学
有效
游戏伴随着幼儿的童年生活,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手段,和在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幼儿游戏水平反映了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时代形势下,我们如何利用游戏,促进幼儿体能、智力、社会性及学习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摒弃旧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习观,构建起一个互动、和谐、好玩的学习课堂。
一、有效运用游戏发展幼儿动作技能,促进其身体发育
幼儿行为和健康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动作发展是评价、诊断、监测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幼儿期的孩子处于身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各种途径来促进其大肌肉动作发展,特别是身体移动技能、操作物体技能以及稳定控制性技能,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协作能力,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可以基于走、跑、跳、爬、钻、投、攀登等各项动作技能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去锻炼幼儿肌肉活动能力,提高幼儿平衡、协调、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如我们经常运用到的“老鹰捉小鸡”游戏,通过对“小鸡”“母鸡”。老鹰”的角色扮演,考验幼儿们的配合能力以及快速反映能力,加强幼儿对于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再如“走独木桥”的游戏是对幼儿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的挑战。幼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高低、宽窄不一的木桥,期间保证不掉落在地面上,保持身体平衡并能注意自身安全和同伴安全,更好地发展了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游戏的设计既可以是全身运动,也可以是局部运动。针对幼儿不同身体部位、不同生理器官,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情境,协商不同的游戏规则,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推动幼儿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速其机体的新陈代谢,让幼儿得以健康地成长。
二、有效运用游残促进幼儿心智发展,活跃其思维能力
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更有价值的是对幼兒智力发展、潜力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游戏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动作、情节、玩具、工具等作为辅助,为了赢得游戏的胜利,幼儿还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器官、思维、记忆力、想象力、情感、智慧等。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如果可以利用好游戏,就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游戏的选择中我们要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游戏,从而能够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幼儿内在的潜力,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感知、观察、注意和想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棋类游戏则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如五子棋。下棋时,幼儿需要凝聚自己的注意力,对于每一步都要斟酌,思考自己的下一步,猜测对方的下一步,动脑筋想办法去连接着同类棋子的交汇处,进而取得制胜的一步。同时,幼儿还需要有整体思维,全面统筹布置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最终胜利。五子棋一类的游戏能够推动幼儿心理由随意性向稳定性的方向发展,思维也从具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性思维。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棋类游戏中幼儿越来越爱动脑筋,思维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灵活。
三、有效运用游残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发展其社交能力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能力成为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必备能力。游戏作为幼儿之间交往的媒介,借助游戏活动,幼儿拥有了更多接触世界、接触他人的机会,在这种互动的交往活动中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我的新家”中,如何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分配每个人的角色、设置什么样的情节,都需要幼儿们去交流和协商。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也会面临一些家庭的“共同问题”,如一日三餐的安排、家具的购买和布置等,其中离不开交流,如家庭人员针对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去讨论食谱,在布置新家时需要到商场购买家具并与售货员进行交流等。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有时候会碰到一些因个人兴趣爱好、沟通语言、角色分工引起的矛盾,特别是当代的一些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家庭的宠爱,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分享、学会谅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礼貌交往等,这些都考验着幼儿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借助游戏的平台可以让幼儿很好地体验并掌握一定的交际礼仪和规则,他们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主动探索,互相协商,努力解决问题,自然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总之,游戏是幼儿了解外部、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他们享受幼儿园生活的一个快乐源泉。教师必须科学利用这一教育手段,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幼儿各项能力和生活技能,同时,也要注意游戏和教育方法对幼儿身心的影响。至于如何将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还需要更多教育者去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