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我国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采取了全球最强有力的“战疫”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此期间,建筑和社区成为人们联防联控、合力抗疫的基本防线。经此“一疫”,人们更加意识到赋予建筑和社区的“健康”和“防疫”两大属性,提升突发灾害方面的应急能力的重大意义,这也正是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关键内涵所在。
一、疫情防控对建筑和社区属性的需求分析
回顾近年,我们沉痛地发现急性传染病事件发生频次并不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病毒)、H1N1型流感(H1N1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病毒)、埃博拉出血热(Ebola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每次疫情都对全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从多次重大疫情来看,一方面,由于建筑和社区物理边界明确性,建筑成为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空间环境,社区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员聚集性,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成为交叉感染的易发场所,以史为鉴,香港淘大花园事件警钟长鸣。此二元性对系统性的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理论提出了重大需求。
从此次疫情来看,一方面,专家指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炎症风暴的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疫苗不会很快上市”,这表明对抗突发疫情我们自身最大的资本就是健康体魄,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日常就应筑好健康防线。另一方面,在建筑和社区的“战场”上诸多问题凸显:如人员信息获取困难或有誤;民众轻信谣言造成恐慌;居家交叉感染;民众社交属性降低后的情绪抑郁或暴躁;噪音导致邻里矛盾增加;健身活动不便;交流或活动困难;生活设施与供应不便;缺少紧急隔离空间、缺少医疗绿色通道和急救通道;办公交叉感染等。而实际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筑与社区系统性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改造来缓解或解决。
痛定思痛,如果将“健康”和“防疫”作为建筑和社区的基本属性,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改造的全生命期中,下一次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必然更加主动。
二、我国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发展简述
早在2015年,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在之后的五年间不断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落实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
在国家政策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联合推动下,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于2017年1月发布了首部集成现阶段健康建筑理论与技术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2020年3月发布了从建筑单体向区域的第一步《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同时为实现健康建筑的精细化建设指引,健康系列已针对不同区域定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断丰富标准体系的建设。为促进健康建筑理论深化、产业融合和市场发展,2017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5家机构齐聚北京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8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健康人居专业组;同时在工程项目推广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共53个项目获得了“健康建筑标识”,涵盖13省级行政区,总建筑面积约500万m2。
三、健康建筑与健康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分析
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着眼于用户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健康,从编制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应对慢性疾病的长效预防机制,和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保障机制,使得其具备优良的条件成为急性传染病控制的日常保障和战时阵地。
1. 日常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长效健康保障机制,防患于未然
平时防患于未然,方能防大患于未至。《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建筑和社区是人类生活和工作最主要的空间场所,是健康技术和健康管理的主要空间载体,在营造长效健康方面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优势。
首先,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通过降低或避免环境中污染物危害、削弱安全隐患、促进民众主动健康、提升环境美观舒适和宜居、保障餐饮便捷安全等措施,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降低民众慢性病发病率,提高身体素质。
其次,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通过活动、讲座、宣传册等多途径,不断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在疫情突发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因知识水平不足造成的病毒传播、病毒感染、恐慌、谣言、轻视病毒严重程度等情况发生,有利于管控措施有序进行。
第三,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通过建立人员及宠物档案;建立健康相关环境信息采集、发布及突发灾害预警平台;建立并培训实施健康建筑、健康社区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设立医疗绿色通道等多种措施,提升社区范围内的安全韧性,增强突发灾害方面的应急能力。
2.疫情期间提供“硬核”的防控条件,解决民众长期居于室内的痛点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必备环节,缺一不可。由于空间可控性,建筑和社区成为急性传染病隔离防控的有力保障。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据调查,“战疫”期间一些城市的建筑缺少玄关消毒区、采光不足导致住户产生心理压力、空调不具备全新风运行能力、热舒适难以保障、风井倒灌、地漏干涸、公共设施消毒不到位等系列问题,容易造成用户舒适度不足、体验感差甚至存在交叉感染风险。而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通过空间、技术、设施、服务四位一体的措施,提升长期居家期间的生理舒适和心理愉悦,是特殊时期为民众提供疫情防控基本保障和便利条件、降低感染风险和预防交叉感染、维持疫情期间生活稳定,内防输入外防输出的重要保障。
四、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防疫措施分析
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应对突发疫情,具备“明确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核心的响应机制,如表1所示。
五、推动健康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總体来看,我国的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由于起步较早,推进得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标准推广带动工程项目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处于世界领先态势。着眼于未来,进一步发挥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日常长效预防并兼顾应急紧急管控的力量,还需政策、标准和产业的引导与支撑,从而实现有效增加健康建筑、健康社区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制度保障,夯实技术支撑。
1.政策支持
建议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充分结合,基于我国国情和行业发展,完善相关的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构建地区差别性、经济适宜性、技术针对性的实施路线图,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将指标落实到建筑业“十四五”规划文件中,促进城市、社区、建筑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2.标准规范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及技术发展现状,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快制订涵盖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全生命期的设计、产品、评价标准,构建分类明了、层次清晰的标准体系,将重点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编制计划。同时借助第三方评价,客观评价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性能的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科学指引,在以评促建过程中实现标准的推广、实践、反馈与完善。
3.产业支撑
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战略基点,加快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提高科技竞争力。全面提升科研转化能力。支持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促进健康保险、金融与建筑和社区建设、服务相融合,鼓励发展健康产业聚集区,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产业平台的高质量运行,建立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
六、结论
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健康”和“防疫”两大属性在日常长效预防与应急紧急管控方面均建立了有效机制,若将两大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改造的全生命期中,必将在提升应对突发灾害方面的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由于起步较早,推进得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标准推广带动工程项目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着眼于未来,进一步发挥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日常长效预防并兼顾应急紧急管控的力量,还需政策、标准和产业的引导与支持。
(来源:友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