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分发平台信息把关的缺位

2020-07-04 02:11李龙
今传媒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息

李龙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内容分发平台的发展,这些平台虽然方便用户获取和发布信息,但是也因为对发布信息的把关不严使网络信息优劣共存。为了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信息空间,有必要分析内容平台在网络信息空间管理中的重要责任。本文结合把关人理论,通过分析把关人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以及内容分发平台在信息把关方面的缺位,来探讨分析媒介平台应如何加强信息把关,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空间。

关键词:把关;内容分发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6-0068-03

2019年1月29日,咪蒙公司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布非虚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 次日,该篇文章被指责文中存在多处严重失实问题,因疑似造假被删除。《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先后发文指责其为了阅读量不择手段地发布虚假信息。不久,咪蒙向公众道歉,承认该文章确实是造假,并宣布永久关停旗下微博,微信公众号暂停更新两个月。公众号不久永久注销,其他多个内容平台也关闭了咪蒙的公众号。封禁自媒体已不是首次,虚假信息、毒鸡汤、伪原创甚至是违反新闻伦理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微博等内容分发平台中普遍存在。商业内容分发平台因为无门槛进入和拥有海量用户的特点,使得信息把关变得异常艰难,信息把关逐渐从新闻发布前的把关转变为发布后的把关。虽然内容分发平台能够在事后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违规信息,但是平台的把关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给予高度关注,并思考如何解决。

一、把關人理论的发展历程

库尔特·莱文(卢因)在《食物习惯背后的力量和改变的方法》一文中提出,后来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重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信息在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1]。怀特把“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他认为:新闻报道活动是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递给受众的新闻是有限的。怀特所讲的这一传播过程侧重于个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传播的组织因素。麦克内利和巴斯又相继丰富了“把关人”理论。麦克内利发展完善了怀特的“把关”研究,他认为把关存在于信息生产发生的各个阶段,需要经历多次把关才会最终把新闻呈现给受众。巴斯提出了把关中的“双重行为模式”,他认为传播媒介的活动主要有“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其中“新闻加工”这一阶段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巴斯进一步完善了“把关人”理论。

怀特等人的把关理论主要是基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研究得出的。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内容分发平台,打破了原有的由媒体机构掌握新闻发布的业态,因此原有的把关机制也随之产生了新变化。内容分发平台的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乃至新闻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因此把关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记者、主编、职业把关人、政府等,传统把关主体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内容分发平台中也出现了起把关作用的主体。内容分发平台中的把关主体在把关中缺乏专业的素养,它们的把关存在许多问题。

二、把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一)把关主体泛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倾向于从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内容分发平台中获取信息,传统媒体也纷纷转战其中,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媒介的用户转移到了内容分发平台中。这些平台的低准入门槛,不仅为媒体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也为用户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记者、编辑、职业把关人和政府等是传统媒体时代把关的主体,把关主体相对稳定,把关也相对专业。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把关人的身份更加广泛。把关人不再是以往专业的新闻生产者和发布者,受众、内容分发平台等非专业的把关人也逐渐参与到把关当中。

受众的把关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把关,即决定自己发布哪些内容到内容平台中;另一类是对他人具有监督作用的把关,即监督他人所生产信息的合法与合规性。受众在把关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媒介素养的限制,常常会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不能对自身或他人的信息做到准确地把关。内容平台的把关常常是基于平台内部的把关机制来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些筛选和过滤通常是采用建立敏感词库、大数据内容分析等手段。

(二)把关倾向于事后把关

用户在内容分发平台中的海量信息生产,使得信息在发布前的把关变得异常困难,信息发布后的把关成为常态。以“咪蒙事件”为例,其账号被封禁是因为炮制文章后被质疑揭发,其他的一些自媒体公众号也是在违法违规信息发布后才被封禁。发布的文章或者视频信息被删除是把关的主要手段,这种事后的把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的把关形式。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前的把关占据着重要地位,媒体记者、主编、总编辑等人对新闻报道层层把关,确保报道出来的新闻真实准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大的自媒体缺乏专业的层层把关,事后的把关成为重要的把关方式。事后把关是因为信息发布前信息生产者与内容平台的把关不全面而导致的一种补救方式,政府是事后把关中坚强的后盾。

三、内容平台把关缺位的原因

(一)宽松的准入机制

内容分发平台宽松的准入机制使公众可以随意注册并在平台中公开发表言论,无条件准入为公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平台对于信息的把关趋于乏力。像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公众只需要进行实名制认证注册就可以成为平台用户,并且能够发表言论、发布文章和视频等。宽松的准入机制,使得平台的管理条例几乎沦为一个装饰品,并不能对使用者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海量用户的涌入,使得平台无法对用户的使用动机做出甄别,也缺乏有效的把关机制来甄别用户所发布的信息。

(二)局限的把关机制

平台在把关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自己的敏感字词库和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但是这些依靠于计算机数据系统的把关机制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虽然有的平台也采用了人工审核机制,但是海量的信息内容,使得人工的力量显得极其微弱,微量的人群难以对海量的消息内容一一把关。即便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与人工审核结合,把关依然存在漏洞。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绕过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来规避敏感词汇库,同音错别字组成的词和首字母简拼成了规避的常用手段。大数据分析系统虽然可以检测文章的相似度,但是并不能核实文章的真假。人工审核大部分缺乏必需的媒介素养,并不能准确辨别文章真假及相关内容是否涉及新闻伦理问题。

(三)逐利的商业本质

内容平台开发的目的并不单是为了方便受众获取信息,而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获取财富。基于“报纸的二次售卖”理论来看,平台受众是内容平台售卖的对象,平台扮演了报纸的角色,把信息呈现给受众的同时,也把受众卖给了广告商。内容生产者虽然不需要向平台缴纳费用,但是平台间接从内容生产者那里获得了他们所带来的流量,这些流量也间接为平台带来了利益。逐利的商业本质因此就需要平台为用户提供喜闻乐见的内容,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就充斥了网络空间,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爱好,也会有意纵容低俗内容的流通。

四、内容平台加强把关的出路

(一)完善平台把关机制

内容平台在用户准入和信息发布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弥补这些缺陷,才能让平台的把关更完善、更有效。在用户准入上,平台必须严格标明管理准则,让每个用户了解哪些可以做,哪些是严令禁止的,明晰用戶在平台中的权利与责任。对公众账号的申请和管理上,不仅要严格考虑账号所涉及内容的影响,而且在账号运营阶段也需要对其跟踪管理,不定期检查账号发布的内容是否合规合法,存不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敏感词汇库,优化人工智能的算法,提高大数据分析系统的辨别能力。最后还要加强对人工审核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二)强化社会责任感

内容平台不能只着眼于商业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内容平台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其影响力可见一般。强大的影响力自然也意味着要担负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平台既要积极引导用户生产优质的信息内容,传播健康向上的精神,也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环境积极承担责任,引导用户在网络空间中遵纪守法。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平台生长的速度远高于用户媒介素养提高的速度,因此,媒体平台也应充当用户媒介素养提高的培育者。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平台可以充当培训用户素养的媒介,通过在平台中投放媒介素养的相关信息,以及不定期开展媒介素养答题活动等,促进用户媒介素养提高。

五、结 语

内容平台为用户表达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但是因为用户的媒介素养水平高低不同,使得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给信息把关带来了许多麻烦。不论是平台宽松的准入审核还是把关机制的缺陷,这些问题在未来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被解决。但是平台不能一昧追求商业利益,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为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绿色空间做出表率。用户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信息和虚假信息,监督信息生产的合法合规性。平台和用户共同努力,未来的网络空间环境一定会更加健康,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就会建成。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把关人理论与传播的五种自然控制[J].东南传播,2017(4):20-23.

[2]王乐萍,陈磊.国内关于“把关人”理论的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4(4):204-205.

[3]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现代把关人理论的模式化——个体、算法和平台在数字新闻传播领域的崛起[J].当代传播,2018(2):86-91.

[4]朱大鹏.网络新闻的把关机制[J].青年记者,2010(30):15-16.

[5]王雪桦.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责任[J].中国出版,2013(15):51-53.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