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效科学课堂打造的“三板斧”

2020-07-04 02:04孙飞
成才之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三板斧音叉辨析

孙飞

摘 要:科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开动脑筋,精于设计,打造高效科学课堂,使科学课堂逻辑严密,闪耀智慧的光芒。文章以一节公开课“声音的产生”的打磨为例,论述科学教师在重体验、巧辨析、精设计三方面对打造高效科学课堂的尝试、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反思;总结;体验;辨析;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7-0039-02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一节成功的科学课,离不开教者乃至一个团队一遍又一遍的设计、修改、反思、再修改、再反思……许多教师都体验过那种“痛”且“幸福”的滋味。本文就以在执教公开课“声音的产生”一课时,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的体会。

一、重体验,增强学习动力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已成为所有科学教师的共识。增强学习动力,不仅可以在实验环节实现,还可以体现在导入环节。现比较两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其一,师:同学们对声音都很熟悉,谁来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声音?生:……师:是啊,生活中的声音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其二,师: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想不想挑战?生:(很开心)想。(教师播放声音)生:这是风声。(教师继续播放各种声音,学生继续猜)师:同学们的耳朵还真灵,谁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生:……师:是啊,生活中的声音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这两种导入孰优孰劣,一眼便知。让学生先听再说,先体验再思考,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在科学课堂上,经常有教师用视频展示代替学生的实际体验,这是不可取的。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找到一个视频,是音叉发声时入水的慢镜头,学生观看时虽然感觉很震撼,但之后教师问他们看出了什么,他们却茫然不知。为此,笔者反思后,加入学生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再让学生看视频印证时,学生观察的重点就不一样了,不再只把注意力放在四溅的水花上,还观察到音叉的振动。视频和实际操作的相互印证,使学生对结论深信不疑。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器材的选用也可能影响学生的体验,比如有个实验是吹空瓶子发声,发声的原因是空气振动,但空气的振动没法直接观察,教材所采取的办法是在瓶子中放食盐。但食盐虽然细小但比重大,不容易随空气流动而动起来。笔者经过多次尝试,决定将泡沫塑料弄成碎颗粒后代替食盐,这样实验现象就会非常明显。可见,实验中哪怕一件小小的器材都能影响学生的体验,如果体验不佳,就会挫伤实验积极性,影响求知欲,这样的错误教师断不可犯。

二、巧辨析,使概念更明晰

对同一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设到课堂上所有的情况,容易出现学生所答非教师所要的现象。这时,教师若轻轻带过并非上策,而如果教师顺势而为,善加利用,则有可能成为“神来之笔”,成为课堂“亮点”,收到“奇效”。例如,做完敲击音叉实验后,教师请学生汇报。生:我敲击音叉,听到“铛……”的声音,看到音叉在抖动(实际上应该是振动),摸音叉时感觉手有点麻。师:你还听到别的声音吗?生:(思考)“铛……”的声音之后是“嗡嗡……”的声音。师:怎么会有两种声音呢?生:(思考)“铛……”是小锤敲击音叉的声音,“嗡嗡……”是敲击完后音叉继续发出的声音。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铛……”和“嗡嗡……”两种声音分别是如何产生的。

在此环节,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音叉发声是由于振动”的结论,但想要音叉振动必须敲击音叉,敲击音叉肯定会有“铛……”的声音。和后来的“嗡嗡……”相比,显然“铛……”的声音更大,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但学生的回答并没有错,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知识便会出现盲点,教师也失去一次带领学生更明晰地辨析概念的机会。“铛……”的声音是由于小锤敲击音叉产生了振动,而“嗡嗡……”的声音是由于音叉的振动并未停止,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结论,这与教师想得出的结论并不矛盾,甚至让结论多了一项佐证。可见,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教师处理得是否巧妙至关重要。教师若忽略和跳过,就会影响学生积极性;若抓住机会,明确辨析概念,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精设计,使逻辑更严密

“声音的产生”这一课在教材中只有两页,但实际上教学容量很大,声音的产生是因为振动,而振动的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教材着重研究的是更容易观察到的固体振动,对气体发声略有涉及,对液体发声则没有涉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那么爱思考的学生就有可能产生疑惑。比如,有一次教学完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声音,想想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第二天的课堂上,一位学生问道:老师,下雨时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我怎么没有看到水振动呢?笔者听后,便补上了液体振动也可以发声这一知识点。可见,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思考自己所设计的实验逻辑是否严密,是否遗漏了应该强调或补充的知识点,避免产生知识“漏洞”。再次执教时,笔者便在导入时让学生辨别声音,特别加入海浪拍岸和狂风呼啸的声音,先让学生从感性上有所认识,同时设计将石子投入水中和吹广口瓶这两个小实验,费时不多,却让课堂内容更丰满、逻辑更严密,不会再出现被学生倒过来追问的情况。可见,教师如果不钻研教材,不追求实验的逻辑严密性,课堂就经不起推敲,不能成为真正的“优课”。

本课中,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环节。师: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如果让声音停止,我们应该怎么做?生:应该让物体停止振动。师:怎样让物体停止振动呢?用我们刚才的发声器材试一试。学生尝试后,都能说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了”的结论。不要小看这一环节,其包含着“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非B”的反证法思想,用反证方法证明结论,是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意义。

总之,科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开动脑筋,精于设计,使科学课堂逻辑严密,闪耀智慧的光芒。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勤于实践、勤于反思、不断改进,重体验、巧辨析、精设计,就一定能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翟仙芝.探索准备实验材料的途径,打造高效科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9(30).

[2]韩锦春.资源整合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9(03).

[3]王娟.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三板斧音叉辨析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中国时政报道的“三板斧”
写景还需“三板斧”
新余:分级诊疗制度的“三板斧”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