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琪 曹松荣 汪学文 王秀青 王亚琪
[摘 要]本文从电商视角下针对当前我国城乡物流发展现状,总结城乡物流配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物流信息、站点、单元化器具的共享机制的研究,建立城乡物流配送信息平台,构建上下游运营主体的信任机制,提出城乡物流四级配送一体化模式,推进城乡物流配送标准化,实现城乡货物的下通上行的高效流转。
[关键词]四级配送;共享机制;信任机制
1我国城乡物流研究现状
李晓静,徐红霞(2018)提出构建云配送模式下的农村电商“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网络结构, 实现农村电商的双向物流, 从而降低物流空返率和资源浪费。周海霞、刘建立等(2018)提出在县建立“第三方分包配送”的模式,提出以大型物流企业主导配送、以大型电商平台为主导和以大型物流园区为主导的三种实现路径。张薇(2018)认为基于供应链建立一体化和共享化的物流模式可打通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农村电商物流效率,节约物流的成本。储涛(2020)建立了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系统结构模型。
2城乡物流现存问题研究
目前,城乡物流上行下通的通道,即农产品和工艺品等的进城与城市工业品的下乡的双向通道。现有城乡物流中,由于农村电商消费密度低,导致某地的起发件数不足以支撑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城乡配送链条的加长导致配送成本高居不下;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薄弱,标准化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物流配送各节点间共享机制的缺乏导致社会的物流资源重复浪费;物流配送各服务商间互信困难,农户与其交流存在障碍。
3城乡四级配送模式研究
3.1四级配送模式概述
在电商视角下,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节点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建设层级分拨中心,实行以“市建物流园区、县设分拨中心、镇有站、村有点、物流运输车辆通全市” 的城乡货物下通上行的双向物流配送网络。“市县镇村”全链条基础站点标准化运作,信息平台共享构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机制。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标准化建设,让物流带动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流动与融合,将农村地区融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的综合网络生态系统。
3.2站点建设研究
3.2.1 市、县、镇级站点建设
物流硬件设施的节点建设,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源入驻物流配送领域,实现城乡物流配送节点合理规划布局。市区建设智能物流园区作为大规模集散节点,县级分拨中心满足次一级需求,镇级物流服务站可与现有货站、批发市场、邮政服务网点等相关场站合作运营,实现一站多用,降低物流成本。
3.2.2 村级站点建设
基于资源共享模式,降低村级物流节点布局门槛,整合社会资源,与农村地区已有的店铺、超市、卖场等经营场所合作。农村合作社、邮政服务网点对其可提供适当的保护和支持,对网点的服务人员实行集中培训,实现物料、人力资源的共享,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由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相关标准化产业集群的配套,密切连接镇村级节点,使镇级服务站及时获知村级网点需求信息,实现物流运输车辆的循环共用,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末端“最后一公里”和“最先一公里”的集配货能力。
3.2.3四级体系运输规划
市级节点之间,实行公路班车运输,并通过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变革;市县之间的定点运输即短距离的专线运输,有效提升配送效率;縣镇村的网点间构建车辆循环共用体系,依托信息共享机制与大数据科学计算,结合全局最优理论,使车辆与货物合理调度,改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提升城乡物流配送效率,搭建“市县镇村”层级站点配送桥梁。
3.3 共享机制研究
3.3.1 信息共享
城乡配送信息平台整合全网络物流信息资源,构建客户信用评价以及车辆跟踪等功能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构建去中心化的物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节点间线上信息对接和线下运营合作,优化业务流程,保障各节点服务商的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进而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
3.3.2 集约化配送服务和基础站点服务共享
货物运输与货场管理实行先集中后配送的服务模式,发展货运代理与加盟合作的服务共享运营模式,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再分配。各功能节点构建扁平集约化结构,发挥货场、车站、码头等货物聚集区的地理优势,使分拨中心对下级节点覆盖面得到有效延伸;基础站点尤其是县村级网点,以合作、加盟为主,降低物流设施建设成本,基于现有超市、店铺的发展布局,加深农村物流渗透力度,使城乡配送向集约化、共享化趋势迈进。
3.3.3 物流单元器具的循环共享
标准化产业集群配套,统一使用的国家标准托盘、周转筐进行单元化包装,简化分拨转运流程,提升搬运装卸效率,改善物流发展环境,提升物流服务质量。GS1编码后的标准化器具,应用RFID技术对其信息化管理,提前预测零散需求,依据预测计划调拨车辆与标准化器具,实现订单快速响应机制。对于农村地区的时令性需求,根据时间、地点、货物总量,预测某地区单元器具需求总量,集中配送、统一调拨。通过吸引单元化器具供应商,对网点的单元化器具提供周转、维修等服务。
3.4 信任机制研究
3.4.1 企业互信
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城乡物流网络节点间企业需高度互信。利益是企业互信的前提也是基础。针对目前村级网点的缺失和村镇间运输限制,由村镇及第三方物流组成的物流联盟和其他节点企业对接,减少基础建设成本,其合作带来的大量订单保证联盟效益。信息共享平台联系各节点企业,加强企业间互信。声誉是企业互信的保障,物流各节点企业形成评价反馈机制,由第三方对物流各节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第三方物流联盟应完善联盟内部规范,对其内部企业由联盟对其评价考察,剔除不达标企业,吸纳优秀企业进入,运用评价等多种手段量化企业声誉,维护企业互信。
3.4.2客户和企业互信
农村网点设置是客户和企业互信的基础,增强村级网点的建设力度,强化网点的功能和服务,引导农村用户电商购物,帮助农产品和手工品的对外销售;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做到城乡线路一日达,物流可视化提升农户快递安全感;建立合理价格机制,基于农村消费水平建立调整当地物料收购价格,调动农户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物流品牌,培养客户消费习惯和模式信任感。
4总结
本文分析了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建立城乡物流四级配送一体化模式,研究物流企业间的共享机制,分析城乡物流服务商的互信机制,得出的标准化城乡配送一体化模式。此模式存在部分不足,待后续对站点设立和物流配送路径进行深入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卢美丽. 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连锁经营配送网络优化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22):71-78.
[2]赵广华. 基于共享物流的农村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作模式[J]. 中国流通经济, 2018, v.32;No.286(07):38-46.
[3] 周海霞,刘建立,徐昊,陈妍,宋翔,徐嘉璐.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之道[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7):107-110.
[4] 张薇.城乡融合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成本变化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8(12):117-119.
基金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201910452108)。
[作者简介]刘思琪,女,本科,临沂大学,研究方向:城乡配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