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烽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由于患者对自身护理行为的了解程度较低,影响了血糖的控制效果。健康宣教是正确指导患者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1]。本研究通过比较互动式健康宣教和常规宣教,探讨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的措施。
纳入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2 月96 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30 例,女18 例,年龄58 ~70 岁,平均年龄(67.63±5.24)岁。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0 例,年龄55 ~70 岁,平均年龄(64.78±6.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互动式健康宣教进行干预:①入院调查:组织患者填写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课程;②根据指定的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讲授-提问-总结”的互动方式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护理人员先讲授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内容,再对患者进行提问,了解其掌握程度,课后总结患者掌握程度,以便制定下次宣教内容。通过互动宣教,加强患者对糖尿病认识及对其危害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提高其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程度,强化其自我监护行为。③建立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微信群,每日定期推送糖尿病健康宣教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害、日常注意事项、运动方案及推荐饮食等。向患者发放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指导患者仪器使用方法,通过专用APP,嘱患者定期检测血糖,护理人员通过APP 回传数据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通过微信强化宣教,指导其自理行为。
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通过我院自制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问卷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糖尿病及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健康宣教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宣教6 个月后,与之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 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都有所下降,并且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低,组间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48 8.84±1.73 6.12±0.98 11.23±3.51 7.56±2.18 9.85±1.54 6.14±1.31对照组 48 8.79±1.69 7.56±1.02 11.04±3.47 8.25±2.49 9.74±1.79 7.31±1.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实验组8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17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为51 ~75 分,平均(64.21±5.67) 分; 观 察 组 问 卷 得 分72 ~96 分, 平 均(85.45±4.6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习惯及饮食规律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2]。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自我行为能力的提高,使其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血糖控制及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3]。但常规宣教过于简单,干预内容仅为常规糖尿病知识讲解,无法引起患者足够重视,也满足不了患者的实际需求[4]。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目前大多数医院均自行制定糖尿病健康宣教措施,具有普适性,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往往不能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5]。我院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互动式健康宣教进行干预,宣教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方法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同时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进而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安全性较高。
综上,互动式健康宣教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