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颂耀
(惠阳正骨医院,广东 惠州 516211)
手指Ⅰ区伸肌腱特点为肌腱宽薄,伸缩性小,此区损伤后常遗留手指远侧指间关节伸直障碍或锤状指畸形。对于手术治疗方法各异,疗效各异,我科改用横行扣压直接缝合修复26例手指Ⅰ区开放性伸肌腱损伤,重建伸指功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科共收治26例手指Ⅰ区开放性伸肌腱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伤后1~2h。男20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挤压伤21例,压砸伤5例;指别:示指8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6例。术前均行DR检查,确定均未见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
采用指神经根阻滞麻醉,指根处上橡胶止血带,创面清创,术中可见手指Ⅰ区伸肌腱损伤(止点撕脱,远端残留不足2.0 mm),主动伸直远侧指间关节指体不能。以末节指骨基底背侧嵴隆突处结节为基线中心,用0.8 mm克氏针在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嵴结节处分别与关节面平行成夹角15°及35°横行穿出两个骨性隧道,选用3/0尼龙肌腱线自35°横行穿出骨性隧道,第一进针点为肌腱未见挫伤及撕裂处,距末端3.0~5.0 mm处,横行穿出肌腱体上;自15°骨性隧道穿出,第二次进针肌腱处,横行穿出肌腱体,打结拉紧,调整张力后,可见肌腱近断端附着在末节指骨基底背侧嵴隆突的结节上或肌腱断端缝隙明显消失。主动伸直、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功能正常,被动检查屈曲阻力适中。用0.8 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0°位,缝合皮肤。术后石膏将近侧指间关节屈曲固定4周,6周拔除克氏针,适当功能训练(图1-2)。
图1 开放性伸肌腱止点撕脱
图2 修复指伸肌腱拉伤
本组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证,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参照Crawford疗效评估方法,优18例,良8例(表1)。
表1 Crawford疗效评估方法
手指Ⅰ区伸肌腱位于末节指骨背侧基底至中央腱束止点处,肌腱宽薄,此区伸肌腱的微血管解剖表明,存在血管缺失的区域[1],不利于腱-骨愈合[2]。此区损伤后手术修复方法各异[3-5],常采用抽出钢丝法重建肌腱止点或关节融合术等,术后易出现指体下垂、感染、指甲畸形等并发症[6]。我科改用横行扣压直接缝合修复Ⅰ区开放性伸肌腱损伤,能够很好地恢复手指末节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⑴利用末节基底部背侧嵴隆起结节处穿针,方向容易把握,操作方便;⑵形成的骨性隧道与3/0肌腱线弧度相匹配,进出针道顺利;⑶缝合打结后的肌腱线直接对肌腱的末端与末节指骨基底部形成扣压力,减少断端松动,增加接触面,促进腱-骨直接愈合;⑷横行进出针的方式,减少对肌腱拔丝现象,减少肌腱二次损伤;⑸横向缝合线减缓肌腱纵向拉力切割,与肌腱纵向纤维垂直,减少肌腱撕裂;⑹末节基底部形成骨性隧道,避免远端出现撕裂、撕脱、抽出等现象,固定稳定、持久。
⑴Ⅰ区伸肌腱修复治疗,选用0.8 mm克氏针对远侧指间关节0°位(伸指位)固定6周,去除克氏针后两周内日间用温水浸泡后,开始主动活动训练,动作轻柔,夜间小夹板固定。有限的指骨关节屈伸活动(0°~40°或50°)是比较安全的活动锻炼方法,维持支具固定近侧指间关节于半屈曲位6周,6周时去除外固定支具,拔除克氏针,开始主动活动训练;⑵术中操作应轻柔,减少缝针时肌腱拔丝或末节指骨撕脱等现象;⑶术中穿针不宜过度靠近甲基质,避免后期指甲畸形;⑷精准穿针,避免反复操作,选用光滑0.8 mm克氏针操作,避免关节炎发生;⑸缝合线结应置于骨隧道侧方,避开创口,以免后期线头反应影响愈合。
利用横行扣压缝合治疗急诊手指Ⅰ区开放性腱性伸肌腱损伤,是一种简易、经济可行的有效方法,有待大量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