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宇,樊宗庆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需早期手术治疗[1]。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已成为手术选择方案之一,而对于骨折移位严重、常规牵引难以复位者多行切开复位治疗。但老年患者多存在生理基础状况不佳等情况,且切开复位存在创伤大、出血多、血运破坏、手术时间长等问题,手术风险显著增加。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2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23例患者经常规牵引难以复位后,采用闭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本研究对此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闭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纳入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65~94(79.06±9.09)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骨折Evans分型:Ⅳ型14例,Ⅴ型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7(3.96±1.89)d。
1.2 手术方法椎管内麻醉。患者健侧卧位,不辅助牵引床,患肢内旋位牵引,纠正短缩、外旋畸形。C臂机透视下见复位欠佳者,平行于骨折线距骨折端1~2 cm由股骨颈外上斜向内下打入1枚ø 3.5 mm斯氏针,透视确定斯氏针位置,待与骨折块相对位置满意后,助手固定患肢,术者向外侧撬拨股骨颈,必要时依据骨折移位方向反向提拉,边操作边透视。待骨折复位满意后,在预留主钉位置的前提下用克氏针固定,其方向为自大转子向股骨颈内,待复位满意且骨折块相对稳定后拔除斯氏针。常规切口显露大转子进钉点,按序开口、近端扩髓、置钉。沿导向器打入螺旋刀片导针,透视证实主钉及导针位置良好,置螺旋刀片、锁紧。远端锁定,安装尾帽,拔除临时固定克氏针,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患肢外展垫固定,予以抗炎、抗凝、补液治疗。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与踝泵运动;术后2~3 d行膝、髋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患肢无负重状态下行早期平移活动;3~7 d 开展外展训练;嘱患者术后2周左右尝试扶拐负重,并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与时间。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观察扶拐负重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患肢髋关节功能。
2结果
手术时间为20~115(70.00±25.17)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0(88.75±52.90)ml。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2(25.75±3.82)个月。术后扶拐负重时间为12~21(15.36±1.27)d。切口均愈合良好,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11~16(12.87±2.8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患肢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22/23。21例完全无痛,2 例活动后疼痛;22例步态基本正常,1例轻度跛行;18例可从事轻体力劳动,4例日常生活可自理,1例日常生活自理不佳者需辅助。
典型病例见图1~3。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3个月内病死率高达16.7%[2],1年内达20%[3],早期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动力髋螺钉(DHS)和锁定钢板曾广泛用于此类骨折的治疗,锁定钢板因其偏心结构固定,力学稳定性差,内固定断裂或失效的风险明显增高,且患者往往无法早期负重;DHS 钉板系统力臂长、剪切力大,易出现螺钉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及愈合延迟风险,影响患者术后远期效果[4]。文皓 等[5]报道,只有约70%的患者应用DHS和锁定钢板治疗临床效果可。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因创伤小、出血量少、生物力学良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6]。
3.1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优势① 主钉与螺旋刀片组合设计符合局部解剖及生理特性,便于插入且避免局部应力集中。② 螺旋刀片尖具有填压骨质、锚合力肯定等特点,锁定及外偏设计对骨折端旋转、松动和股骨头切割都具有良好的规避作用。③ 闭合复位、中心髓内固定对骨折端干扰小,能有效缩短固定钉力臂,减少弯曲应力,内固定失效率低。④ 螺旋刀片抗切出能力强, 固定效果确实,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及负重。
3.2 常规方式复位困难的骨折特点及原因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牵引、闭合复位主要依靠骨折端软组织的铰链作用,术中牵引状态下头颈骨折块向内、向前旋转移位,单纯牵引无法纠正,多见于Evans Ⅳ型和Ⅴ型,其特点如下:① 自后上至前下走形的骨折线,其远端位于小转子以远;② 小转子游离,且骨折块较大,内侧失去支撑,骨折短缩明显,往往2 cm。闭合复位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骨折周围软组织袖套损伤重,协助复位作用有限;髂股韧带止于小转子前方内侧、头颈骨折块上,牵引状态下受髂股韧带牵拉向前、向内旋转移位;即使闭合复位骨折位置尚可接受,在打入头钉导针时易造成头颈骨折块向内旋转移位。既往文献表明[7],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复位满意情况是避免发生 PFNA 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对于此类常规方式难以复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多行切开复位,但创伤大,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部分学者[8-9]采用小切口显露骨折端,利用持骨器等辅助复位,但亦需剥离软组织显露骨折端,不利愈合。
3.3 闭合撬拨复位技术要点根据骨折的特点和移位方向,笔者利用杠杆原理闭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避免切开,减少创伤和出血。技术要点如下:① 患者健侧卧位下,术者手掌按压大转子,助手牵引患肢复位,透视了解骨折复位情况。这时往往会出现头颈骨折块向前、向内旋转,并向远端移位,术者平行于骨折线距骨折端1~2 cm由股骨颈外上斜向内下钻入1枚ø 3.5 mm斯氏针并将其向外、向后撬拨并向近端提拉,纠正骨折块向前、向内旋转移位。文献报道[10]仰卧位辅以牵引床进行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愈合,但牵引床操作复杂、时间长,部分肥胖患者术中主钉置入困难,增加了麻醉风险和手术时间。为规避此类弊端,我科以健侧卧位撬拨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进行矫治,随访效果满意。② 部分患者经常规牵引下骨折复位满意,但近端开口、扩髓、插入主钉时均可出现头颈骨折块下沉,且伴有颈干角增大、复位丢失等问题,此时需拔除主钉再次复位,并用同样方法向股骨颈内打入斯氏针后,助手提拉、撬拨下维持复位,必要时亦可考虑辅助克氏针固定骨折端,再行开口、扩髓、插入主钉。③ 证实复位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尽量避开主钉和螺旋刀片的位置。④ 开口、扩髓、插钉均应动作轻柔,切忌暴力,以免复位再次丢失。
图1 患者,女,76 岁,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Ⅴ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PFNA治疗 A.术前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B.术中斯氏针撬拨复位;C.术中透视骨折复位及PFNA位置满意;D.术后20个月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 图2 患者,男,71岁,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 Ⅳ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PFNA治疗 A.术前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B.术中斯氏针撬拨复位;C.术中透视骨折复位及PFNA位置满意;D.术后18个月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 图3 患者,女,69岁,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Ⅴ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PFNA治疗 A. 术前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B.术中斯氏针撬拨复位、置主钉,骨折复位后未见明显移位;C.术中透视见PFNA位置佳;D. 术后24个月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
综上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创伤及相关并发症,降低了手术风险,临床效果肯定,更适宜在缺乏牵引床等医疗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