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年,孔祥男,赵君彦
(天津市津南区环境监测中心,天津 300350)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商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和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环境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危害,噪声污染已经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区域噪声质量评价依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字[2003]52号《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根据噪声监测结果,道路交通噪声按照平均声级分为“一级”至“五级”,可分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道路交通环境噪声级别划分见表1[1]。
2014~2019年津南区区域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与之相对应总体评价为“一般”,声环境质量连续二十二年低于城市定量考核60 dB(A)的限值水平。2014~2019年区域环境噪声呈现小幅波动,近两年出现了连续增长,区域噪声环境恶化(表2)。
2019年区域环境噪声环境未出现“五级”和“一级”,以“二级”、“三级”和“四级”为主,与往年相比“一级”和“二级”的网格数呈现下降趋势,“三级”的网格数增长较多(表3)。
表1 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级别划分 dB(A)
表2 2014~2019年津南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dB(A)
表3 2014~2019年津南区区域环境噪声声级分布情况 dB(A)
表4 2014~2019津南区区域环境噪声不同声级下的面积覆盖率
2019年津南区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声级主要集中在52.4~64.6 dB(A)的范围内,2014~2018年均有≤50.0 dB(A)的情况,其中2016年≤50.0 dB(A)的面积覆盖率最高达到了16.2%,但2019年未出现≤50.0 dB(A)的情况;2019年50.1~55.0 dB(A)的面积覆盖率为2014~2019年历年最低值,下降幅度较大;2019年55.1~60.0 dB(A)的面积覆盖率出现大幅度增长,为历年最高值59.5%,大部分网格处于该声级范围;2014~2019年60.1~65.0dB(A)的面积覆盖率呈现小幅波动,2019年的面积覆盖率达到最大值24.3%;2019年未出现>65.0 dB(A)的网格。2014年区域噪声达标率为91.8%,为历年最高值,2019年区域噪声达标率为75.7%,与上年相比下降8.0%,为2014~2019年最低值(表4)。总体而言,2019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中“好”和“较好”的面积覆盖率下降,“一般”和“较差”的面积覆盖率增加,未出现“差”的情况,以“较好”、“一般”和“较差”的级别为主,区域噪声环境恶化,区域噪声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与之相对应总体评价为“一般”。
2019年津南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7.4 dB(A),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达标率为75.7%,与上年相比下降8.0%,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与之相对应总体评价为“一般”,区域噪声环境恶化。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几年关闭了一些有噪声污染的企业,加大对建筑施工场地的监督,提倡文明施工,严格遵守作业时间,使施工噪声所占比例大幅下降;修缮道路,在道路中间加隔离带增加绿化面积,对提高声环境质量起到良好作用;围绕全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目标,以创建“安静小区”活动和“安静工程”相结合,对社会噪声污染加大管理力度,对噪声扰民的餐饮、文化娱乐业进行全面整顿,取缔无照经营,加强监督力度,确保达到噪声排放标准,对新建、扩建、改建的餐饮业和娱乐场所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审批制度。
为控制噪声污染,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2~5]。
科学统筹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明确土地使用功能,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布局,是防治噪声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城镇规划,合理划定建筑物和交通干线、工业区的防噪声距离,使居民楼、医院、学校等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实现“闹静分开”,减少噪声的污染。
减少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噪声最根本的措施,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载重汽车及公共汽车等大型车辆及一些老旧车辆,因而要适时更新老旧车辆,加强对报废车辆严格管理,要求车辆的使用单位及个人定期检查和检修车辆,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
在继续抓好固定声源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实施综合管理,加大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依法管理商业噪声的职能作用,排摸、确定重点噪声排放源,加大监管查处力度,通过罚款、没收相关设备、吊销营业执照等方式,及时制止、严厉打击噪声污染行为;对于占道搭台表演,搞宣传、推销活动的,要坚决依法取缔。
尽量利用正常时段施工,避免安排夜间连续作业,同时加强对夜间施工的监管力度,施工企业应积极更新施工设备,以现代化设备低噪音、高效率的特点,满足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需求;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在施工现场周边建立隔音板,对声环境敏感点设置临时性防护隔离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更新执法装备、监测仪器、应急设备,加强噪声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环境信息化水平[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生活环境是否安静已经成为了更多人在乎的一方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成了一项艰巨的环保任务,采取防治措施的同时应同步普及噪声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保噪声宣传体系,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切实落实环保宣传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扩大环保宣传范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让环保宣传落地生根,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