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不仅要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对口的本科院校,更要提升育人质量,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操行量化考核制度使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不断挖掘自身潜能。量化管理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客观性和全面性。量化管理将抽象的德育行为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评定,让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体现了这一制度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抓手。
【关键词】分段贯通培养;个人操行量化;制度
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2014年起,河北省教育厅与发改委共同发文,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有效地打通中职与本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道。中职学校不仅要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对口的本科院校,更要提升育人质量,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3+4”分段贯通培养生的特点
一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中考分数必须达到普通公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线分数,学生分数高于普通中专及3+2学生。二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与普高学生相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意识差,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自主学习能力差,不善于总结和归纳。
三是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认为自己以后能够顺利转段升入本科阶段学习,学生本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二、实行的个人操行量化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学生操行量化考核主要是指,依照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对学生出勤、卫生、纪律、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定量考核,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的一种管理制度。操行量化考核制度使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不断挖掘自身潜能。量化管理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客观性和全面性。量化管理将抽象的德育行为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评定,让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体现了这一制度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抓手。
个人操行量化考核制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形成竞争机制,个人名次在量化管理中获得的数据当中显示着。学生主动把校规校纪拿来约束自己,学生之间形成了竞争格局,并将竞争的态势延续到学习当中,形成更加良好的学风。
量化管理直接将以前单纯进行智育评价的做法予以改变,根本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道德修养都有很大的益处。在实行综合测评后,学习好的学生有了动力,学习差的学生有了压力,特别是测评结果与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挂钩,大大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成效也经由综合测评的结果得以反映。大大增强了教育和管理的实效性,提高了校、系规章制度的效能。校、系方面通过对测评结果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分析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促进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个人操行量化考核制度的具体方式
制定《学生个人操行量化》标准,从“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并结合信息化平台,多渠道采集学生基础数据,汇入学生发展中心,形成学生画像数据;实现学生成长监控大数据化,实时检测和预警,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八字螺旋顺利运行。
实行校领导指导、学工部制度设计、教学系日常监督落实、班主任具体实施的操行考核系统。各班级班主任为学生个人操行考核的组织者和责任人,各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班长、团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班委、团支部委员为组员的评定小组。教学系、学工部汇总学生个人操行考核分数,作为学生学期操行成绩。学校全体教职工有权向班主任提出增减分建议。
每人每学期基本分为75分,依据实际表现进行加减分处理。以月为一个考核周期,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加分减分,班主任對本班学生考核情况向全班、本人公布;各班级每月将本班学生考核成绩报学工部留存。
考核结果每学期进行一次总评,得出每位学生的学期综合考核分数,学期综合考核分数达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学期学生操行考核分数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凡个人操行考核分数达良好以上者,该学期才有资格参评所有荣誉称号。凡得分低于60分者,班主任必须通报其家长,并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凡得分低于50分者,教学系可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计入教学系毕业生不合格率统计。连续两学期操行分数不及格(1年制专业为1学期)的,做劝退处理。
四、小结
“3+4”分段式培养模式是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的大形势下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在管理中体现出职业特色,培养出具有职业特色、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诗文.大数据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2]杨建兵.大数据运用于学校德育的案例研究.
[3]李辉.对现代职业教育3+4分段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4]周旭华.浅谈中职德育课改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5]钱宏伟.中职学校3+4分段贯通培养生德育工作初探.
作者简介:
张桐(1984-),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本科,讲师,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研究方向:电气控制方向。